06.01 高考復讀生的魔咒

有一個學生高考考了3年

年年不服氣

年年分數只差1分

不能突破,已成為復讀生的魔咒

我的老家過去在農村,學生都是貧苦人家,為了改變命運,過去就有學生高考“死纏”好幾年,有的考上了,有的最後還是放棄了。我村就有一個女孩考了八年,最後考了個大專走了,人們都說她“八年抗戰勝利了”,聽著真心酸。不過要說的是那時候只有本科和大專,不像現在的一本二本三本,只要考上了,都分配工作的。這樣看來,那時候的大專至少相當於現在的二本。

那個時代,早聽慣了復讀生,但是復讀生本人省很自卑的,抬不起頭的,家裡人也一樣,但都是暗暗鼓勁,至誠祝願。

現在的復讀生也不少,好多學生是想考好一點的學校,二本衝一本,一本衝名校,名校衝北大清華,而大量三本的學生反而不復讀,直接報個三本,或者高職就走了,復讀的都是些學習好的學生。

但好多學生並沒有打破復讀生的魔咒,實現突破。有的學生復讀幾年,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但高考揭榜成績下來,都是考不過新生,復讀一年似乎長進不大,有的只漲幾分,有的還跌幾分。

不能突破,復讀生的魔咒!

怎麼辦?
高考復讀生的魔咒

心理突破

復讀生的心理負擔重,今年一定要一本線,或者上名校,沒有新生的單純,不能輕裝上陣,給自己太大的心理重擔。

過去農村的孩子高考復讀,都還“皮實”,問話還是回答的,“復讀一年進步大不大”,“今年有希望嗎”……現在的孩子復讀就不敢“撞”,問不得學習情況,心“脆”的很。

有一次,我在一個家長家裡,來了一個親戚問孩子的復讀成績如何,家長就擠眉弄眼擋都擋不住,孩子當時就哇哇哭了,成績問不得,親戚當時就很尷尬,說自己不長眼……

這只是一個心理脆弱的案例,其實每到第二學期,考前百天時段,我接待過太多的復讀生,有的復讀生考試失眠,焦慮,不能自我調節;有的復讀生抑鬱,心情不爽;有的復讀生出現自我強迫,反覆檢查……

吃飯,睡眠,認知,情緒,行為……復讀生的生活及自身表現,反映出其心理素質何其低下。

復讀生必須實現心理上的突破!

一是必須把認識自己的層次提高。認識自己,known yourself,開發自己內部積極資源,無條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這樣才能真正愛自己,悅納自己,有點自戀,但不過分!

二是在壓抑的高考奮鬥歷程中時時鍛鍊自己。王陽明的心學裡有一句話超喜歡,那就是“在事中練心”,不能脫離現實啊。好多人都是逃避,或者試圖迴避,這樣的心是不會強大的。

所以珍惜每一次的苦,每一次的笑,每一次的淚水,每一次的榮耀……

這都是成長的歷練——未來的“親切的懷戀”!

三是調整積極的心態。在高考的日子裡,我們還是有空抬頭看看天的,我們會昂起頭的……周圍的一切是那麼美好,雪白的卷子透著墨香,可愛的同學們你追我趕,老師的粉筆點出我們的難點……

積極的心理暗示,人人都需要。

皮格馬利翁效應的故事,在心理學上成為經典,多讀讀。

學習突破

這點最重要了,好多復讀生都是第一學期還行,遙遙領先,但到了第二學期,一路下滑。人就納悶了,開始還“強”,後來就“痿”。

這就是學習上沒有突破!

突破是一個重要話題。一個小縣城的棋手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他原來很普通,連周圍普通的人都殺不過,後來他在網上練了半年,5000盤,他就在單位秀棋藝了。後來,他又下了2萬盤,在小縣城出了名。但這幾年,無論他再下幾萬盤,始終打不出小縣城走向外地,突破不了阿,棋手很悲催!

復讀生必須在學習上實現突破!

一是要抬頭思考,不要只顧埋頭做題,復讀生經常都是把船開進“題海”,自己出不來了,糊里糊塗。

二是沒有真正搞懂,吃透,這是復讀生的大忌。我認識的一個學生,愛做題,但是高中人滬科版的物理課本上的基本題,他做的很差。這就是抓了“副食”,忘了“主食”。

三是學習的層次上定的很低。復讀生只是滿足於這些題見慣了,就會做,沒見過,不會做。而且學習層次很低,不能舉一反三。我見過一個學霸,她是一名復讀生,人家能把一道題做出水平來——給我講的淺顯易懂,闡述物理公式,分析題,行雲流水。可貴的是,評價了這道題的意義,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的實際意義。更可貴的是她還分享了她的情感價值觀,真學霸!學習層次就是高!

四是學習也要創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復讀生最大問題就是思維定勢,而學習不能滿足於普通模式。一個理科狀元,就是復讀生,作文寫的那麼好,逃出以往的“窠臼”。當人們問他成功經驗,他說了“創新”兩個字。

2018高考在即,祝莘莘學子們馬到成功,考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高考復讀生的魔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