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蘇北裡下河地區九龍口溼地之神奇龍珠島

蘇北裡下河地區九龍口溼地之神奇龍珠島

九龍口溼地

從鹽城驅車向西北方向一個小時的車程,便會來到建湖縣蔣營鎮,蔣營鎮就是聞名於世的裡下河地區溼地之鄉,溼地腹部有一個非常寬闊的地帶,碧波萬頃,水深草茂,九條大河始於中心的不到一千平方米大的土墩子,土墩子也被稱之為龍珠島,九條大河分別由龍珠島向四周蜿蜒伸展,分別為通往建湖、寶應、淮安、阜寧的蜆河、林上河、錢家溝河、新舍河、祁河、莫河、幹河和城河,這一帶就是著名的鹽城九龍口風景區。

龍珠島是九龍口的中心地段,關於九龍口龍珠島的神奇軼事很多,這裡就列舉幾則,以饗讀者。

永不淹沒的龍珠島

九龍口龍珠島雖然不大,四周也沒有石頭護坡,但是很神奇,第一,龍珠島大小保持相對穩定,龍珠島長期經受洪水大浪的沖刷,始終保持形狀和大小的基本不變,不可思議。第二,就是永不沉沒,再大的洪水,能淹沒河堤,確龍珠永遠在水上屹立,歷史上幾次的大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1年都是百年未遇的突大洪水,上游射陽湖高郵湖等水系直瀉而下,九龍口成汪洋大海,白浪滔天,河堤淹沒,唯獨龍珠島均安然無恙,被人們稱為不沉的“龍珠島”。據說,龍珠島現象還引來了多位專家前來考察過,均以無果而離開。

蘇北裡下河地區九龍口溼地之神奇龍珠島

九龍口溼地

龍珠島夜晚綠光閃爍

九龍口溼地蘆葦叢生,水深流急,河流蜿蜒伸展,河面浮草覆蓋,飛禽拍水,魚蝦跳躍,每當你身臨其境時,就會感到這是一片充滿神奇的地方!龍珠島作為九條大河交點,更像是九龍戲珠的珠子,當地人關於龍珠島的見聞很多!

漁民張大爺,以前常年在九龍口地段捕魚撈蝦,他向我們講述了一個親眼所見的事情,大約是十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張大爺下午三點多撐小漁船到龍珠島西邊下了網,因為那是月末,沒有月亮,夜晚很黑,擬定晚上六點收網,但後來家裡來了一個親戚,於是,他就多喝了點酒,睡上了一覺,夜裡十點左右,他一個人撐著小船,前往龍珠島西側準備收網,船快到龍珠島時,他突然發現島上有幾條綠色光線射向河裡,而且不停的一眨一眨,張大爺以為眼花了,用手揉揉眼睛再定睛一看,確實有綠光的眨動,後來,他定下心來,鼓起勇氣把一船撐向小島,快到島邊就只見幾隻有水牛大小的動物,撲在地上,頭向前伸著,眼睛不停的發著綠光,且一眨一眨的,還伴隨著一種低沉的吼聲,張大爺當時也就不害怕了,他想起了老人說的,一種叫老黿的水下怪物,經常出現的裡下河地區,但是老黿不傷人,後來他就收完網回家了。

蘇北裡下河地區九龍口溼地之神奇龍珠島

溼地標誌牌

龍珠島上現巨蛇

那也是洪水季節,九龍口水位不斷上漲,河堤幾乎淹沒了,唯有龍珠島還屹立在水中央,有人說,那個小島就是神島,大水怎麼也淹沒不了,水漲“島”高,有一年洪水持續多日不退,有一天傍晚時分,附近村民護堤巡邏時,突然有人看到龍珠島上增加了一個寶塔形草垛,微黃色的,大家的眼光一齊集中看過去,仔細觀看以後,發現是一條巨蛇盤在島上,頭向上豎立著,蛇舌頭不斷伸向空中,下體盤起來象草垛,遠看那隻黃蛇身體起碼有瓷盆口粗,後來村長看了看說,可能是條上游順流而下的巨蛇,為了保護我們當地平安,不許驚動它,後來村裡好多人都站在岸上看到過,直到第二天,有人看到那條大蛇下水順流向東而去,蛇遊走後,水也退下去了。

龍珠島坡上發現大黃鱔

九龍口溼地除九條河床以外,大部分是沼澤地,沼澤地水草叢生,淤泥肥沃,滋養著大量的魚蝦水草,九龍口的河魚河蝦很有名氣,不僅野生綠色,還味美肉鮮,上海南京蘇州無錫等大城市遊客,一般都喜歡到九龍口能吃上河水煮的鮮魚鮮蝦,叫河水燒河魚,味道純正地道。九龍口還有純野生的黃鱔,現在野生黃鱔很珍貴,紅燒黃鱔段子也是名菜。當年專職捕黃鱔的吳大爺,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他年輕時候經常到九龍口溼地裡捕黃鱔,有一日,他一人游泳到龍珠島上,稍微休息一下,又準備下水捕黃鱔時,突然眼前一亮,在龍珠島南側河坡上,看到一條巨大的黃鱔,據吳大爺說,那條大黃鱔有碗口粗,他發現後用十三齒魚釵,猛烈刺下去,刺中了,可剎那間,手握魚釵的吳大爺被摔得老遠,也跌得不輕,魚釵竹柄子被滾動的黃鱔碾成竹篾子,最終大黃鱔帶走了魚釵,跑得無影無蹤,他也因此受到了驚嚇,回家以後,多日不舒服,並以後發誓不再捕黃鱔了,自從那次驚嚇以後,吳大爺真的不到九龍口捕魚了,安心在家種地至今。

九龍口是片神奇的溼地和河流,關於九龍口的事情不一而足!

蘇北裡下河地區九龍口溼地之神奇龍珠島

九龍口溼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