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在组织部来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参加今天上午的座谈会。我本人曾在乡镇工作将近20年,从一般干部到乡镇党委书记,之后又到过职能部门和综合部门工作,也参加过不少大大小小的思想作风建设活动,但主要是作为一名活动参与者。去年到担任组织部长,从今年年初开始由组织部门牵头开展“ ”主题实践活动,我本人既是活动参与的对象,又是具体活动的组织协调者。所以,对于这次主题实践活动,我体会更加直接,感触也特别深。

我想,这次主题实践活动与以往思想作风建设活动相比,有许多的不同之处,也有许多的新意,最大的不同就是目标更明、内容更实、形式更新、效果更好。

第一,从目标设定上看,这次主题实践活动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群众满意。以往的思想作风建设,活动的目标相对是单一的,主要通过群众提、自我找、领导点等方式,发现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落实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追求的是干部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比如通过思想作风建设,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实现干部素质的提高,达到增强班子团结和合力的目的,等等。而这次主题实践活动,不仅仅注重干部自身的完善和提高,尤其是加强对换届后新班子和新担任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而且更加关注群众的感受,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无论是蹲点调研中走访群众、了解民情,还是专项行动中走进矛盾、破解难题,自始至终都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群众说好了,才算是真正好,不是以领导干部的“自我感觉”为标准,从而较好地把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与实现群众满意有机结合起来。在专项行动中,破解难题的方案“实不实”,群众感受最直接,所以我们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窗等载体进行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破解难题的措施“灵不灵”,群众最有发言权,所以我们经常性组织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向群众及时通报难题破解情况,认真听取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等等。比如,针对当前土地资源紧张、规划控制带来的农民建房难问题,我市改变农民“有天有地”的传统建房观念,积极实施以“ ”为主要方向的效益型农村建房方式,目前已有N个镇(街道)的部分村开展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试点工作,其中镇农民集中居住区首期规划建造N幢N平方米,N幢公寓建设已开工建设,街道农民公寓规划面积N亩,已通过规划会审,一期N亩N套联建项目即将启动。村民郑建军说:“街道的规划控制已经很多年了,过去农民有了钞票,可是没地方造房子,儿子年纪慢慢大了要成家,对老百姓来说是个比天还大的现实问题。从报纸上看,今年各级领导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上至市委书记,下至一般干部,都纷纷搞调研、搞试点,提出要开展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现在我们街道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也要马上启动,像我们这种住房困难户不用再为没房子娶媳妇发愁了。”总之,我觉得,这次主题实践活动把实现群众满意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这是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具体体现,也充分体现了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

第二,从活动内容上看,这次主题实践活动更加务实,把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与推动发展、促进和谐较好地结合起来。在以往思想作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其中一些活动效果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是就思想作风抓思想作风,缺少实质性的活动内容,给人感觉比较虚,所以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有的甚至图形式、走过场。而这次主题实践活动是虚功实做,以实为主,领导干部既开展蹲点调研,又进行破解难题,特别是在“”专项行动中,每位领导干部都联系各自工作实际,找准破解难题和活动载体,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真正扑下了身子,想出了法子,做出了样子,在转变作风中促进了发展与和谐,在促进发展与和谐中巩固了转变作风的成效,较好地把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与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结合起来,达到了“双促进、双提高”的目的。比如,目前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有N多万,人员流动性很大,情况很难掌握,社会管理的压力很大。为此,书记专门把暂住人口信息难掌握作为破解的难题,及时总结、提炼街道实施的暂住人口信息采集责任制,召开全市性的现场会予以推广。

略。

欢迎大家转发、收藏和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