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為什麼只造了三艘?

谷火平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先進?嗯,在紙面上,在美帝自己的宣傳理念上,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確是非常非常先進的,只不過,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在宣傳冊上想要實現的先進理念一個都沒實現,自己只能安裝落後的裝備湊合,甚至還淪落到落後的裝備都沒法湊合的地步,再加上這玩意兒又太貴,美帝海軍能造三艘不全部砍了大概還是海軍給了軍火商一個面子。否則以國會山那種摳門性格,海軍肯定會把這筆經費砍乾淨。

在美軍的計劃書上,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主要是為了執行由海到陸戰略的一款隱身先進驅逐艦。這款驅逐艦以只有漁船的雷達反射面積,偽裝成漁船混到近岸,以先進的電磁炮攻擊岸上縱深目標和水面目標,為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提供支援。由雙波段雷達,更大的防空導彈和激光防禦炮保護自身安全,從而確保美軍能夠在全球任何地區都保持高強度高烈度作戰能力。

因此,從理念上講,美軍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除了偽裝成漁船混到近岸為登陸部隊提供支援這個理念實在是過於智障之外,其他的理念都是十分先進的。然而呢,美軍的電磁炮實驗了十多年,依然沒能裝艦實驗。至於激光炮,目前也只能攔截無人機和炮彈這種小型目標,對反艦導彈這樣的大型目標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至於專門為大型防空導彈設計的MK57型垂髮系統,嗯,垂髮系統設計的很成功,就是導彈計劃被砍了。雖然MK57垂髮系統依然能夠發射戰斧,標準3這種防空導彈,但是,這些導彈MK41也能發射。而MK57和MK41的價格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最後,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可靠性和綜合作戰實力實在是太差。兩門巨大的AGS型155毫米的先進艦炮,彈藥價格達到80萬美元一發,射程雖然在117千米左右,可是,這樣的炮彈卻沒有反艦能力,宛如智障。至於MK57垂髮,14000噸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總共就塞了80單元,還不如伯克3。所以,美國能造3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已經是很給軍火商面子了,換成別的國家這種工程早就被砍的渣都不剩了。


區域拒止


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美軍新一代驅逐艦,滿載14500噸,首艦於2009年開始建造,2015年才建造完畢並進行測試,並於次年開始服役。由於採用全封閉艦體設計,所以隱形能力突出,近1.5萬噸的艦體雷達反射截面積(RCS)僅相當於一艘幾十噸的漁船。另外採用重甲結構、多層船殼的設計,使其防禦力遠強於其他驅逐艦。
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圖片來自網絡,下同)

說到朱母的數量,其實這是美軍的一個戰略失誤。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武庫艦,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各型反艦導彈技術的突破,使得水面艦艇的生存能力受到質疑,連帶著航母的存在都被認為已經過時。在部分美國海軍人士看來,航母龐大的體積和緩慢的移動速度,使其在各類反艦/巡航導彈面前猶如靶子,再加上自身幾乎毫無防禦力使得大型航母在面對飽和攻擊時生存幾率遠不如驅逐艦。武庫艦其實就是驅逐艦的終極強化版,按照預想它可以攜帶高達500枚各式導彈,擁有數量驚人的火力通道和打擊能力。武庫艦的支持者認為,武庫艦必將取代航母,成為美國海軍的核心力量。朱姆沃爾特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研製。
武庫艦構想


但美國軍方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反覆評估,最終認為武庫艦的戰力還是無法跟航母相提並論,更別說取代航母。於是,最終美國海軍否定了武庫艦的計劃。但這時候DDG-1000項目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旦徹底廢除損失將是驚人的。於是,美國國防部決定調整計劃,保留該項目,但大幅削減採購數量,由最初的32艘砍到只剩3艘,並且將朱母沃爾特驅逐艦的定位由“全能艦”改為“火力支援艦”,主要以對岸和對海打擊為主,協同濱海戰鬥艦作戰。

由於前期投入的研發費用過於巨大,再加上數量的銳減和指標的大幅改變,導致了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建造成本堪稱恐怖。據悉,首艦造價高達44億美金,相當3艘伯樂llA。中國前後改造遼寧艦花了數百億人民幣,這在大部分人看來已經是天文數字,想不到美國一艘驅逐艦的造價就達到這個數,實在是令人咋舌。這價格,即使是家大業大的美國海軍也有些難以承受。


朱母的艦體比055更加龐大


兵者詭道也


應該說,單從“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科幻的隱身外形、過萬噸的排水量和採用各種先進技術和裝備來看,的確不愧是一款先進的戰艦,但是武器不光是先進就夠了,還得好用。對於美軍而言,“朱姆沃爾特”用通俗點的話說就是“點錯了科技樹的產物”,並不能滿足美軍對於新型驅逐艦的期望和作戰需求,這是美軍當初打算大規模量產該型戰艦,但最終卻僅保留了三艘訂單的主要原因。

那麼,“朱姆沃爾特”具體都有哪些科技樹點錯了呢?

首先,由海向陸的設計思想,使得“朱姆沃爾特”具備很強的對陸攻擊能力,但美國海軍現在的指導思想,已經從由海向陸作戰轉為更傳統的追求制海權,與潛在假想敵的海軍艦隊進行常規對抗,這樣一來,“朱姆沃爾特”的存在就有些尷尬了。舉個例子,DDG1000上使用的 “先進艦炮系統” AGS火炮,一座炮塔空重就有87.5噸之多,滿載時含炮塔全重達300噸。“朱姆沃爾特”DDG1000,一艘艦上就有兩座這樣的炮塔,佔用了大量的甲板面積和空間。但是專門為AGS先進艦炮準備的LRLAP增程精確制導炮彈,卻因為價格昂貴、技術不夠成熟而下馬,使得AGS有炮無彈,只能使用傳統炮彈,射程和精度都下降,艦炮對陸打擊威力大降。AGS艦炮的存在,以及可撤收式隱身設計,佔用了大量艦體空間,使得垂直導彈發射系統不得不佈置在周邊,而且發射單元數量大降,僅有80個,這不但比“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少得多,DDG1000空有超萬噸排水量,但火力容量可以說不達標。對於美軍而言,無論防空作戰還是反艦、對陸攻擊,都難以滿足需求。甚至還不如繼續生產“阿利·伯克”級。所以美國海軍寧可繼續升級建造“阿利伯克”3級驅逐艦。

其次,“朱姆沃爾特”另一個非常厲害的高技術裝備,雙波段雷達,該系統包括X波段的AN/SPY-3型多功能雷達和S波段的AN/SPY-4搜索雷達兩個組成部分。由於X波段和S波段所具有的不同探測特性,兩部雷達還有自己獨特的用途,其中X波段雷達可以更精確地跟蹤空中和水面目標,為武器提供目標指示火控信息,而S波段雷達搜索距離相對更遠。兩部雷達既共同合作,也有所分工。但現實是,AN/SPY-4雷達最終被砍掉,雙波段雷達成了紙上空談,“朱姆沃爾特”原本相比現役一代驅逐艦的探測系統的明顯優勢也蕩然無存。

最後,DDG1000“朱姆沃爾特”還有一項先進技術,就是綜合全電推進系統,是非常先進的一項艦船動力技術,然而在使用中,卻暴露出不少問題,致使“朱姆沃爾特”號發生動力系統故障。包括9月海水侵入主軸潤滑系統,以及10月在梅波特軍港遭遇的多起技術問題。隨後一年中,美國海軍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改進。如海水侵入主軸潤滑系統問題,據分析是由於艦上潤滑油冷卻器故障,導致海水多次滲入推進系統,其中一次導致在通過巴拿馬運河時動力系統停止工作。為解決這一問題,巴斯造船廠的技術人員們重新設計了使用淡水進行冷卻的淡水冷卻器,並開展了兩次在航測試,試驗證明該設計可行。隨後,淡水冷卻器方案被用於在建的DDG-1001和DDG-1002艦。

雖然美軍不打算大規模量產“朱姆沃爾特”,但它畢竟集下一代驅逐艦的部分先進技術於一身,具備很強的作戰能力,美軍對其還是非常重視的,其綜合技戰術性能不容小覷。


張氏觀察


朱姆沃爾特是個好艦艇,科幻,先進,隱形,厲害,只是好貴呀!據說達到75億美元。那是一艘驅逐艦,貴的有點離譜了!美國也受不了了,好面子的美國海軍,只要了三艘,實在不用,做驗證艦也好。

其實只是一種說法,真正原因是,美國覺得國際變天了。美國是世界霸主,要求武器比其他國家要至少領先一代,尤其是在航空母艦方面,美國退役10年的航母,也比其他國家先進的多。美國在大洋上覺得孤單,他要獨孤求敗了,於是想用水面艦艇攻擊陸地,並全面取勝,朱姆沃爾特級就是這個產物。


朱姆沃爾特首先要隱形,做的很科幻,想來無影去無蹤,真正高手的風範。其次有威力,帶80枚導彈對地攻擊,讓對手進入一片火海。看得遠看得清,用雙波段雷達,讓對手無處讓對手無處遁形。全電力,全自動,全面解放人的體力,美軍用腦子就好。排量大,人住著舒服,真的好先進的,朱姆沃爾特。

美軍突然發現,平靜的大洋上,出現了對手,雖然是虛幻的。又提出了大洋決戰的理念,他要讓對手明白,大洋上只有美國。美國要建阿利伯克3,提康德羅加級的換代艦,感覺不是在打仗做準備,而是在武器比賽,就像上世紀提出的武器競賽一樣,一定要找出結果來。

美國想幹什麼幹什麼去吧,誰也不想攔著,想攔也攔不住,各國都有自己的目標,如果發生互懟,懟完之後還是朋友。有人說,為什麼不提中國呢?我要說,為什麼要提中國呢?中國又不想做世界警察,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大志遠思想空間


DDG1000的主要武器是初期宣傳屌炸天的兩座155MM炮。這兩門炮的火力頂得上一個炮兵營,射程更是高達185公里,在火炮裡肯定是王者之劍,但是跟射程2000公里的巡航導彈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它的這個炮也不是說不好,而是不適合對付像中俄這樣的大國。DDG1000潛伏到中小國家的沿海,然後用炮一頓轟,還是有殺傷力的,但是把它開進具備完備反艦能力的大國海邊,那估計得需要點想象力。

而去年又爆出成本問題,無法為155炮購買最先進的炮彈,只能使用普通的制導炮彈,射程只剩下個零頭,這就沒啥意思了。可以說DDG1000最大的亮點目前已經癱瘓。

在導彈方面,DDG1000的垂髮是80個坑,作為一個1萬5千噸的戰艦很明顯太少了。去掉防空導彈,它能裝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不會超過40枚。它總共3艘艦能裝120枚,如果攻擊大國,去掉髮射失敗和被攔截的,咱們高點算,就算它有80枚擊中目標,再算上中國這樣的修復能力,這對於大國這能起到什麼作用?打個伊拉克一波導彈也得1百枚起吧。

DDG1000不適合開到大國海邊,本身太危險,殺傷力還太低。但是打小國,航母的艦載機,伯克的巡航導彈都可以替代它的作用。

如果把DDG1000編進航母編隊,它的所有為隱身付出的成本都打了水漂。在航母編隊中,它只能起到伯克驅逐艦的作用:攔截反艦導彈。問題是它是40億的身價,伯克是18億的身價,它的裝備的導彈數量還少於伯克。

目前DDG1000面對的局面就是:打大國,不敢用,打小國,不划算,編進艦隊,浪費。就這麼尷尬。

奇葩的是DDG1000的導彈是安置在艦艇的外側一圈的,這次我是真佩服了老美的膽量。不要說打仗被導彈擊中,即便是跟別的客輪撞一下這也要命啊。回到上面說的,如果老美把DDG1000開到伊朗海域,被探測到,捱上一發,管他是炮彈,還是導彈,趕上點背,轉角遇見愛,遭遇個巡邏艇、魚雷艇,就算是被RPG擼上,也都是有殉爆全艦被炸成渣的風險。

我在這裡簡單的衡量一下DDG1000的性價比,至於它的故障不斷,經常趴窩的報導網上有的是,我就不粘貼了。

DDG1000只裝備了3艘,應該是美國人也知道這次是走死衚衕裡去了。


銳度何老師


這些年美軍裝備真是玩嗨了呀,有多少裝備稱科幻,如圖中的二者同框,鹹稱登峰造極,無與倫比,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正是其中之一,美軍由海向陸的神器。要問為何只造了3艘,魂舞大漠聽到的聲音,電磁炮技術因為太前衛,玩砸了,換上AGS後,DDG1000仍是重器,就那麼不堪嗎?話音未落,美國國會2018年決定,正式將其從戰鬥艦艇開除出去。海軍投入的重資,每艘75億美元,有點心疼,支開架子,拉開道道豁口,密佈天線,再也不管隱身怎樣,還是要用起來,在可見的未來,這東西還會出現在世上。多年示人潑天富貴的美國,DDG1000雖說不怎麼隱身了,能用還是要用起來。科技從來第一,沒有比美國更強大,造一艘戰艦怎麼費勁,讓人多有不解。今天,且讓魂舞大漠來給解釋一下。

▲玩砸的電磁炮。滿排水1.45萬噸,滑不溜秋,滿眼高大尚,使用了90%以上先進技術,要在一門炮威風無邊。能打500公里,威力還大,這東西要是造成了開出去,那是什麼陣勢呀,天下無敵。話是這麼說,事卻偏就不能如了山姆的意,在技術上不能解決電力等問題,經過多次多年試驗,終於偃旗息鼓,承認了研發失敗。有意思的是,有人卻在中國大武漢發現了這玩意,一艘登陸艦上有著這樣一門炮,美國預判,中國電磁炮,裝備大致會在2025年,哎喲喲,我的撥浪蓋喲,我的衣巴梢,嗖嗖地正在冒起一股沖天的涼氣來,與碰瓷無涉,可見其海軍仍是痴心不改。不改沒有用,改為兩門155,起名AGS,可發射LRLAP精確制導增程彈,能打180公里呢,這也忒牛叉了不是?可是造出來每枚80萬枚美元,不比“戰斧”更便宜,論其性能和火力,遠遜於中國普通的艦炮。得,玩砸了吧?

▲玩砸了雙波段。要說雙波段還可以,已在我國大麴055上實現了,遠有遠,近有近,分得開,各管一行,X波段可精確地跟蹤空中和水面目標,S波段搜索距離更遠,然而技術上不成熟,S波段被幹掉,這樣防空能力就不成,不能防禦導彈來襲,這要開到人家家門口,不啻是自殺。怎麼鬧得這事?麼麼不濟,樣樣稀鬆,從高大尚,變得樁樁件件笨伯到家。造來造去沒心思,有點變得三心二意。從電磁炮不頂事開始,又發現了艦體耐波能力太差,恨不得有點小風小浪就能被掀翻,接著又出現了全電推故障,出門不遠就趴窩,嘿嘿,正趕上為其提供複合材料的企業破產,有人提出,中國可以提供,只是拉不下面子,改為鋼製好了,鋼製的不隱身呀,怎麼辦?可見已經死了這份心,不再把它當神器,嘻嘻,又是有始無終的一個。

▲玩砸了新概念。美國科技強,沒人不承認,只是不能隨心所欲,提出一個新概念,就以為沒有問題,自己也不是什麼神人,對不對?我們可以來做這樣的假定,假如成功的話,是不是就可以?裝備了電磁炮的DDG1000,單打獨鬥,以一艘或數艘這樣的戰艦,發起對陸攻擊,是否一切可搞定,真能搞得掂嗎?從空中到水下,以及近岸的岸基導彈,無不密佈著危險,所謂制陸一說,根本就站不住腳。沒有經過科學的論證,倉促上馬,結果自己搞砸了,怨不得別人。當其時,美國就這個脾氣,就這樣造的,何止一個DDG1000呢?


魂舞大漠


因為這款叫做DDG1000型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爛的就剩下科幻了,這樣的外觀騙一騙軍事新人也就罷了,要是真拿他當回事才是不正常了。這款驅逐艦排水量很大14000噸級,而且價格奇高,一艘頂伯克2A三艘的價格,但是,這裡我要轉折了:他的作戰能力.....對地很強,其他很水。


但是,誰要花這麼多錢整一艘專門用來對地面打擊的軍艦啊,美國海軍又不是能夠穩穩的拿到主要對手,比如俄羅斯和東亞的某大國家近海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這麼玩不是找死嘛。DDG1000驅逐艦,武備強大,兩門155毫米艦炮有沒有,在二戰中,這就是巡洋艦的口徑啊,但是現代戰爭誰看火炮口徑呀!又不是電磁的......


垂髮是不少,能夠攜帶幾十枚巡航導彈,都是戰斧,但是除了對地打擊,這些戰斧還能幹嘛?打小國嫌他浪費,打大國他去不了別人家近海啊。防空能力多少?答案是不如日本的秋月級,DDG1000驅逐艦隻能使用ESSM先進北約海麻雀防空導彈,對空搜索雷達VSR被砍掉了,只能使用MFR這個火控雷達來兼任對空搜索的重任了。


反艦也沒啥可用的,魚叉能垂髮倒是個優勢,但是隻能數量取勝,誰發射不一樣?非得要花大錢搞一個密集刺蝟艦嘛?DDG1000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作戰能力了,反潛還沒有伯克級好使呢,反導也不能用,美國能造3艘實在是因為首批是3艘,如果首批是1艘,美國寧願只要1艘就夠了,現在美國重啟了伯克2A驅逐艦的生產,這算是腦子轉過彎了。


DDG1000何以至此?還不是因為冷戰結束後,沒有強大對手給鬧得,美國認為自己無敵了唄,就像著打人了,結果中俄這一波崛起讓美國亂了陣腳,用了20年研發的先進軍艦就剩下個科幻唬人的外皮了,其實也不科幻,比比055,055比他可科幻多了。


海事先鋒


DDG1000級戰艦一直被視為這個地球上戰力最強大,造型最科幻的戰艦。而且最早美國海軍也是希望能建造32艘的,但是最終被削減到只建造3艘,而這3艘目前也要更換作戰任務了,原來玩得是對陸打擊,而現在則要變成制海型戰艦。


確實DDG1000級戰艦每艘的造價高昂,全部加起來的總成本達70億美元,讓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也是吃不消,不得不削減了大部分的建造量。但實際上成本並不是DDG1000被砍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還是DDG1000戰艦面臨的對手實力有了大幅度的增長,想用DDG1000來玩近海對岸作戰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條件,不得不改行變為制海作戰艦。


當DDG1000級戰艦還在設計時,亞太地區的對手海軍力量還弱小的可憐,而冷戰時美軍的主要對手蘇聯又剛剛解體沒多久,戰力已經崩潰到根本不是美軍對手的地步。在這種環境下,世界第一強大的美軍當然孤獨求敗,海上作戰無敵手,那麼主要作戰環境美軍認為就是要由海上變為陸地,因此我們看到DDG1000最初是作為對陸攻擊使用的戰艦,其配備的155毫米主炮射程超過100公里,配備先進的遠程對陸打擊彈藥。(現在這彈藥一發就70萬美元,美軍也用不起目前已經被放棄),其意圖就是把DDG1000送到對方的近海進行陸攻作戰。


結果沒成想,亞太地區的海軍力量近20年來發展迅速,連航母都有了。再加上各種遠程反艦彈道導彈及遠程轟炸機的列裝,讓美軍想玩近海陸攻戰術的想法破滅了。不可能冒著這麼大的威脅幹LCS的活。因此考慮到投入成本太高,美軍最終把DDG1000的原定32艘建造計劃給廢了,直接裁減到只建3艘。畢竟採用了大量新技術,哪怕是造實驗艦也要弄出來試用試用嘛~~ 隨後,遠程陸攻制導彈藥也因為成本太貴原因也被廢了。到現在美軍已經在考慮為DDG1000更換武器,加裝導彈武器,變成妥妥的制海型戰艦。而對於本來都要停工的伯克級戰艦來說,DDG1000被砍,讓伯克級重新煥發了青春,最新的伯克III型戰艦也正式登場,未來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還將繼續由伯克級來擔當~~~

未來DDG1000的希望只能是放在美軍的下一代巡洋艦方案上,因為有種說法是未來巡洋艦可能會以DDG1000級戰艦為藍本進行升級。


鼎盛成寧


美國的科幻級別戰艦——“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她於2009年開始建造,排水量接近1.5萬噸,造價高達43億美元,是美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驅逐艦,目前計劃建造3艘。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是美國研製的王牌驅逐艦,也是一款隱身性能“逆天”的驅逐艦。其隱身性能“逆天”到什麼程度呢?據媒體報道,美國投入巨資新研製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以“隱身能力由於“太好”了,不得不加裝反射材料,以便其他船隻能夠識別、及時避讓。這一研發進展令不少人大跌眼鏡。此前,這款驅逐艦為提升它的隱身性能,曾犧牲了部分穩定性。

這讓人想起一個笑話:蘋果創始人喬布斯拍著桌子讓公司實驗室的主管把手機重新設計,因為他認為手機比他想象中的厚了0.5公分。經過一系列的艱苦實驗,花費了2億美金的代價,新手機終於薄了0.5公分。喬布斯舒了一口氣,將手機投入中國市場。結果,中國的消費者認為手機太“薄”,感覺不安全,又去買了一個手機套裝上。。。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有不少外號,例如“科幻戰艦”、“未來戰艦”、“隱形的銀色子彈”等。雖然它是一個龐然大物,但斜角式船舷設計使它的雷達截面積只有傳統驅逐艦的五十分之一,從雷達上看,不比一艘小漁船大多少。美國的漁夫勞倫斯·派伊最近就經歷了一次“驚魂”事件。他告訴美聯社記者,他從捕蝦船雷達上注意到一艘“12米至15米長的小漁船”靠近,就沒當回事兒,不料隨後看見一艘約180米長的驅逐艦逼近,“距離如此之近,看上去就像一個龐然大物”。該驅逐艦項目負責人詹姆斯·唐尼介紹,“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眼下處於測試階段,如果把驅逐艦上的測試裝置移除,其隱形性能將更好。。。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海軍已經注意到“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的這個“缺點”,著手研製反射裝置,以便在必要情況下降低這艘驅逐艦的“隱形性能”。美國研究人員表示,“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加裝反射材料,主要是為了不會突然冒出來而嚇壞“民用船隻”。

身為全球頭號超級大國——美國的新世代主力水面艦艇,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從艦體設計、電機動力、指管通情、網路通信、偵測導航、武器系統等,裡裡外外無一不是全新的頂尖科技結晶,強悍的展現了美國海軍無與倫比的強悍實力。

當然,也有不服氣的。局座張召忠表示:對付這樣的艦艇你一定要換個思路,就是不要用那種,這種常規的思路,就是說對付朱姆沃爾特這個艦,你就是發揮這種笨辦法。我估計它從這來,我弄幾十艘小漁船,晃悠晃悠,它就完了。我小漁船到那上邊裝一些炸藥包,它就貼著,給你把炸藥包給你吸附到上頭去,到處炸得都是洞,你不就完了嗎,它這個不行。這船是漂亮,但我用十幾艘小船就能幹掉。。。

為什麼美軍只打算造三艘?是因為怕被被局座的小漁船炸了嗎?其實是因為費用太高了。一艘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價格,就已經相當於13.6艘中國最新建造的055驅逐艦,這代價即使是老美也是要皺眉頭的。加上美國現在的海軍實力已經在全世界範圍內是第一,遠遠的把其他國家拋下至少20-30年以上,所以也缺乏加大投入的慾望。美蘇冷戰結束後,美國的主要對手科技層次都十分低落,這讓許多先進高科技軍事技術重要性陡降,美國國會也沒有太多興趣給美國海軍鉅額的投入。不是美軍只打算造三艘,造三十艘他們也願意,而是國會不感興趣,不感興趣就少撥款,自然影響了項目。


懷疑探索者


本質上,無論濱海戰鬥艦還是朱姆沃爾特有多科幻,都改變不了它們實質上是“殖民地炮艦”的實質。

當然,在蘇聯崩潰,中國用著基林級現代化改進型水準的051型的時代,濱海戰鬥艦和朱姆沃爾特也只需要達到“殖民地炮艦”的水平就好,畢竟對於當時美國海軍各艦隊而言,當時海上能拉出來一打的,除了美國海軍其他艦隊就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了。

但是,隨著濱海戰鬥艦和朱姆沃爾特從繪圖板到建成,情況出現了根本性變化。變化源自我兔。

我兔以遠超美國海軍規劃變更速度的程度進行現代化,並迅速在遠東公海上具備挑戰美國海軍的能力。但是美國海軍不怕啊,畢竟當年日本海軍,蘇聯海軍也曾經這樣過,美國海軍無論在規模上還是技術上,都不怕。美國海軍怕什麼?怕國會。

中國跟日本,蘇聯深刻的區別在於,中國通過經濟利益捆綁,在美國國會有一票同盟軍。美國海軍無法讓國會在對抗中國上達成共識,而沒有對抗共識,就別怪陸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挖海軍的預算牆角。

無論是入侵阿富汗還是入侵伊拉克,在預算爭奪上,都是海軍一敗塗地。而這種一敗塗地反應在裝備,技術和戰略上,就讓本著“堵著人家門口往死裡砸”量身定做的朱姆沃爾特,在迴歸海空艦隊決戰時無所適從,而項目延宕導致的成本暴漲,也讓其無法形成規模優勢。

這就導致為了止損,美國只造了三艘,還把主攻武器的制導炮彈砍了,讓高端的海軍隱身155艦炮跟登陸艇上架門M109沒有本質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