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北洋水師魚雷為什麼沒有使用非觸發引信?

理論物理迷


很簡單,那個時代沒有,蔡廷幹看見你這個問題估計得淚流滿面: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在甲午戰爭的時候,魚雷的歷史並不長,還不到三十年,別說非觸發引信了,即使陀螺儀這種基本部件都不完善。當時的魚雷航速只有18節到20節左右,相比當時比較先進的軍艦根本就沒有航速上的優勢。例如吉野號巡洋艦航速22.5節,也就是說,魚雷連追都追不上。



魚雷非觸發引信要到二戰時期了,也就是磁感應引信,不過此時的引信仍然非常不可靠,德國U29號潛艇在攻擊英國航母時,就是因為發射的磁感應魚雷過於敏感提前引爆,反而暴露了潛艇方位,導致被擊沉。U47艇在潛入挪威某港內襲擊英國艦船,結果命中的磁感應魚雷無一爆炸。

美國的MK14型魚雷害苦了潛艇指揮官們

美國海軍的磁感應魚雷同樣也是問題多多。1941年12月一整月,美國亞洲艦隊潛艇部隊共發射了96枚魚雷,結果僅僅擊沉了三艘日本貨船。磁感應魚雷要麼提前爆炸,要麼根本不炸,甚至還會殺回馬槍射向自己的潛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