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32)德國最有勝利希望的幾個月

到1917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打了兩年多,幾個主要參戰國都是筋疲力盡。國內男人戰死的,傷殘的,被俘的不是幾萬幾十萬,而是上百萬起。工業農業生產出來的東西也是無底洞一樣填進去。大家都在咬緊牙關苦撐,誰能撐到對方頂不住,誰就贏了。

這時候,德國大權落到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手中,主要是魯登道夫手中。德國首相被迫辭職,政府成為軍隊的附庸,甚至皇帝威廉二世都變成了傀儡。魯登道夫手握全國軍政大權,實行絕對的軍事專制。敢集會、罷工或者談論改革的,一律抓起來。也禁止任何人“和談”。在這個軍人的鐵腕下,德國人繼續被緊緊綁在戰車上,氣喘吁吁向前奔命。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32)德國最有勝利希望的幾個月

魯登道夫的頑固堅持,在1917年似乎看到了一些希望。敵對國家中,東線的沙皇俄國率先頂不住了。在戰爭中生不如死的士兵和工人起來造反,先後發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皇被槍斃。新生的蘇俄接受了屈辱的佈列斯特條約,退出了戰爭。德國在東線不戰而勝。羅馬尼亞失去靠山,也和同盟國和談,退出了戰爭。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32)德國最有勝利希望的幾個月

沙皇俄國垮臺,使德國和奧匈帝國得以把東線的部隊掉到南線,狠狠教訓“二五仔”意大利。意大利原本就不是奧匈帝國對手,哪裡招架得住東線調來的精兵?1917年10月,25萬德奧軍發動卡波雷託戰役,短短一個多月,殺得100多萬意大利軍屁滾尿流,單被俘的就有將近30萬人,丟失領土1萬多平方公里。若不是英法趕緊調來10多萬軍隊增援,廢材意大利差點就投降了。

閒話德意志第二帝國(32)德國最有勝利希望的幾個月

(潰敗的意大利軍隊)

這一年在西線,德軍也接連挫敗法軍和英軍的幾次大規模進攻。在海上,魯登道夫發動了無限制潛艇戰,對一切接近英國附近的船隻不經警告就直接發射魚雷擊沉。短短4個月,擊沉200多萬噸船隻,嚴重打擊英國的物資運輸。整個英國一度只剩下6周的糧食。

各方面情況看起來都對德國有利,只有一個方面例外。那就是美國。

與歐洲遠隔大西洋的美國,擁有龐大的領土,1億多人口,以及在戰前就世界第一的工業水平。戰爭之初,美國利用“中立”身份做生意,大發戰爭財。不幸的是,美國主要是和協約國做生意。協約國的英法欠了美國很多債,如果他們打輸了,美國找誰還去?

現在,到了美國收割的時候。

當然,對美國政府來說,雖然資本家利益決定了他們要幫助協約國,但要說服國內民眾,還需要有力的藉口。

對德國不幸的是,美國這種藉口信手拈來,他們還給送上了許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