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過年吃喝年貨要量力而行

過春節,有很多事情早就悄悄發生改變了,比如全神貫注看春晚的人少了,鞭炮燃放少了,走街串巷拜年的少了;外出吃年夜飯的人很多了,外出旅遊過春節成風了......人們對吃吃喝喝的態度也要改變才行,這不但關係到經濟,更關係到健康。

1.年貨要少而精

過年需要豐盛,需要用“魚”、“羊”、“大饅頭”......等討個好彩頭,但不要買太多,廉價的年貨買一大堆,吃不完是浪費,勉強吃完身體遭罪。還不如少買一點,買好一點兒的,貴一點兒的,買高檔一點可能平時捨不得買的,這樣感受更好,不是靠多取勝,而是靠好取勝。

2.過猶不及

即使你買的都是高檔的,都是好的,都是精品,但如果買太多或者別人送太多,那也會成為負擔,冰箱放不下,或者塞得滿滿的。短時間吃不完,放很長時間之後食品品質降低,甚至發黴長毛,腐敗變質。就算能趕在變質之前,抓緊把它們吃掉,也常常讓吃年貨變成一項任務——“再不吃就壞掉啦”。所以不要買那麼多,如果家裡積累了很多年貨,建議你在過年之前就抓緊送給親友一些。

3.有時候吃掉不如扔掉

不論如何,很多家庭年貨都會過量,都很難正常地消費完,那怎麼辦呢?一種是使勁吃掉,上頓吃下頓吃,吃啊吃,甚至派任務,分指標,各自打掃;另一種吃乾脆把一些廉價的、品質不高、本來也沒什麼營養價值的年貨,比如飲料、零食、甜食、油炸食品等直接扔掉。第一種看起來更節儉,更富於美德,更加政治正確,但對健康勉為其難;第二種看起來有點浪費,敗家,不正確,但可以減輕身體健康負擔。如果條件允許,我建議選第二種做法。

4.別把吃喝當做主要的快樂源

我小時候之所以盼望過年,最主要的原因(沒有之一)就是過年有肉吃,有很多好吃的在平時是吃不到的,比如家裡可以殺一頭豬(也是一年當中唯一的一次),做一次豆腐,還有其他年貨若干。但現在情況發生極大變化,我們平時不缺吃的,想吃啥都吃得起吃得上,那過年為啥還要在吃上使勁挖掘呢?為啥不換一種快來源呢?比如出去遊玩,運動,甚至打遊戲,打麻將......咱別盯著吃行不行。

5.不要連續作戰

春節家庭團聚,還有長假,家人朋友同學聚會是免不了的,吃吃喝喝總是要有的,但為了避免吃壞身體吃壞胃,應該守住一個底限,就是不能中午大吃,接著晚上大吃;第一天大吃一頓,第二天又大吃一頓;這種“連續吃大法”會給胃腸消化和身體代謝帶來很大壓力和負擔,吃出毛病的不計其數。吃喝應該量力而行,不要太賣力,更不要賣命。
過年吃喝年貨要量力而行


過年吃喝年貨要量力而行
過年吃喝年貨要量力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