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他們修復的是一部影片的“魂”

    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上,一個致敬幕後英雄的環節成為最暖人心的片段。在大劇院的舞臺上,來自上海電影技術廠的胡玉娥作為代表,講述了他們修復謝晉《芙蓉鎮》等影片的經歷和過程。今年3月開始,廠裡負責修復的團隊便開始了高強度的工作。記者曾兩次前往廠內探訪,就在電影節開幕的前一天深夜,包括謝晉的六部修復拷貝以及黃蜀芹執導、鞏俐等主演的《畫魂》終於全部成功交付。負責拷貝鑑定的鮑沁頗為感慨:“最後幾天,真的不分白天黑夜了,72個小時了吧,大家都沒怎麼閤眼。”

    他們給予電影新生命

    修復的是一部膠片的魂

    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宣佈,今年的電影節上將會修復上映《畫魂》。這是著名導演黃蜀芹的作品,鞏俐等主演,攝影師呂樂也是電影圈內最為資深的攝影之一。

    熟悉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觀眾都知道,過去多年,組委會都和意大利博洛尼亞電影修復工作室進行合作,修復了很多經典的老電影。但今年,組委會將這一修復工作全部交給了上海電影技術廠。這也是上影節自2011年開始主導修復經典老片至今,第一次沒有選擇與國外修復機構合作。

    交給技術廠的拷貝包括謝晉的六部影片,其中《芙蓉鎮》、《舞臺姐妹》(該片曾交給博洛尼亞修復過一段)是4K修復,而《天雲山傳奇》、《牧馬人》、《紅色娘子軍》、《大李小李和老李》是2K修復。此外,《畫魂》也是4K修復。

    由於完全是自主修復,技術廠這個約20人的團隊可謂加足馬力,卯足了勁。值得一提的是,技術廠這次不僅僅有自己的團隊成員,更是請來了各方面的電影專家保駕護航。多次參與修復討論的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石川便表示,4年多的時間裡,他親眼見證技術廠的修復團隊從無到有,並逐漸走向成熟。石川認為,技術廠已經是國內在修復領域最為頂尖的團隊了。

    對於為何能獲得這樣的讚許,技術廠修復團隊的負責人胡??說,修復一部電影,是修復它們的“魂”,給予它們新的電影生命,“大家都會說,我們的工作無非就是物理修復和數字修復,但有時候更多的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敬畏的態度。”

    第一次和主創一起溝通

    這是難得的體驗和機會

    今年《畫魂》的4K修復尤其讓技術廠的團隊印象深刻。對他們中的很多人來說,這是第一次,有電影的主創來到現場親自指導、給出建議。

    負責為影片調色的黃麗潔是第一次和主創坐在一起溝通,一起去修復一部影片。回憶起修復的整個過程,黃麗潔一開始的工作模式其實和以往一樣,按照自己看過的原始拷貝,憑經驗來進行修復。她當時完全沒有想過,其實調色也可以進行二度創作。

    黃麗潔當時用了5天的時間調了第一版的《畫魂》,緊接著,該片的攝影師呂樂來了。在她最熟悉的巨大工作臺旁,呂樂也拿了一把椅子坐了下來,靜靜地看了一遍。那個上午,黃麗潔印象極為深刻,“呂老師,幾乎每過一個鏡頭,就要喊我停下來。他向我指出,哪個地方需要改,怎麼改。”黃麗潔記下了滿滿幾頁的意見。令其難忘的是,呂樂很坦誠地告訴她,當年由於攝影的硬件條件所限,很多地方是留有缺憾的,尤其是室內的布光、人物的輪廓,他都希望在修復版裡有所改進。

    於是,在最新4K修復版的《畫魂》裡,雪地裡的鏡頭原本是暖色調,如今被改成了冷色調,和以往的風格截然不同。而在法國的那幾場戲,呂樂甚至非常大膽地要求把紅色抽掉,讓畫面失去一部分色彩。這在以往黃麗潔的調色過程中從來不會發生,她也絕不會這麼去做。 黃麗潔告訴記者,這是一次太過難得的機會,能夠和修復影片的主創一起商量怎麼修復一部影片。在她最終調色完成給呂樂觀看後,呂樂非常滿意,他甚至表示,很多當時拍攝時的遺憾,通過這次的4K修復得以彌補了。“這真的是最讓我感到欣慰和滿意的地方了。”黃麗潔說。

    據悉,上技廠對《畫魂》進行數字修復的拷貝,有130分鐘片長,修復2萬幀畫面。而在修復前,整個團隊會蒐集當年電影拍攝時的文獻、主創闡述、回憶錄甚至是膠片攝影機參數等資料,詳盡瞭解與影片相關的各類信息,以求忠實還原膠片本來的面目。

    筆記書寫密密麻麻

    不能漏幀不能跳幀

    而在黃麗潔調色辦公室的隔壁,整個拷貝修復的最後一個環節上,負責鑑定檢測的鮑沁是一位“守門員”。所有的拷貝最後都要經過她的火眼金睛,不能有一絲跳幀漏幀或者其他影響觀感的畫面出現。而為了保證效果,他們的工作量就變得非常大。今年又有兩部4K修復的拷貝,對於鮑沁來說,工作量呈幾何倍數增長。

    “說實話,2K修復的版本,我可以在我的監視器上,一部完整看下來。但4K的,由於分辨率高,對於畫質的要求也更高,我只能採用笨辦法:第一遍,先觀察監視器左面。第二遍,再觀察監視器右面。這麼一來,工作量瞬間就翻倍了,但也能更好地發現畫面可能存在的錯誤。”鮑沁說,一般人可能根本看不出拷貝中的白點、紅點、漏幀和跳幀。只有那種非常誇張的劃道和噪點,才會容易被發現。從事這一行十餘年,從膠片拷貝的檢測一路走到如今的數字拷貝檢測,她早已練就火眼金睛。她特意給記者演示了一個畫面,一幢著火的房子裡,一個白點一閃而過,她特意發問,“你看到了什麼不對嗎?”當她把這一幀的畫面暫停下來,記者才發現了畫面上的這一瑕疵。

    “每秒24幀,比一眨眼更快的功夫。”鮑沁說,她和另外一位同事在這3個月裡,每人12小時,輪番上陣。接近開幕的那幾天裡,他倆更是有72小時沒有閤眼的經歷,對他們來說,在開幕前一晚拷貝全部交付的那一刻,心裡是異常感慨的,“覺得有些虧欠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但心裡也有一點小驕傲,覺得做了一件還算了不起的事情。”

    記者在鮑沁的工作臺上發現了兩本厚厚的筆記,隨便翻開其中一頁,上面用黑色的水筆寫道:“《芙蓉鎮》、DCP、2.39、加密、4K。第22分鐘,字幕:‘我’抓階級鬥爭,說‘不’。”這段標註的意思是,影片字幕出現了音畫不一致的情況,字幕是“我”,其實說的是“不”。就是這樣非常細小的錯誤,鮑沁記錄了滿滿兩本,而這些錯誤都是這次電影節的展映影片裡出現的,如今都得到了改正。

    要做最頂尖的修復團隊

    技術之外要有藝術感知

    技術廠修復團隊的負責人胡??是一位“80後”,和他一起工作的有更年輕的“90後”也有“60後”。在這3個月的時間裡,這個團隊迸發出了最為強勁的戰鬥力。交出一份滿意答卷的同時,胡??也很心疼這個團隊,“電影節開幕後,我就給連上幾天夜班的同事放了假,讓他們好好地睡一覺,不用來單位了。”甚至在《畫魂》修復版的首映禮現場,技術廠的職工也沒有機會看到和聽到觀眾們映後滿意的笑容和對他們的讚許。

    對幕後英雄來說,這些可能都不算什麼。胡??表示,他們的目標已經設定好,希望成為最為頂尖的電影修復團隊。他曾經和日本以及意大利方面的團隊進行過交流和溝通,很深的體會就是,他們真的可以花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只對一部影片進行徹徹底底地修復。“日本一個團隊已經在研究如何把黑白的影片進行著色修復,這是非常考驗團隊藝術創造力的,可不是一般修修補補的工作。”胡??說:“技術之外的事情,我們仍然需要學習和進步,意大利的團隊曾經有過刻意保留一些劃道和印痕的做法,在我看來是十分大膽的,但真的在放映的時候,你又會發現,這其實就是老電影的一部分,我們也需要在修復上考慮更多的藝術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