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廣元朝天:移山村的“移山”故事

川新聞網廣元6月19日訊(張敏)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入戶路硬化啦!”6月12日,炙人的熱浪中,廣元市朝天區大灘鎮移山村六組入戶路硬化工程施工現場,自發前來的十餘位村民與施工隊緊密配合、無縫作業,不到半天時間,王太平等五戶村民一百餘米長的入戶路就鋪設好了。

80歲的夏登富老人,年輕時右腿曾在修路中受過傷,如今只能勉力依靠柺杖行走。自從村道硬化施工開始,他天天都要到施工現場“報到”。他感慨地說,“我們幾代人靠鋤挖手刨,一點點把路拓寬、延長,但始終還是一條斷頭黃泥路,哪想得到還有今天!雖然我現在老了,莫法再修路了,但能看到他們修心裡也是說不出地高興。”

作為地處大山深處的深度貧困村移山村,路,曾是所有移山村人的心頭之痛。而更讓移山村人惱火的是,村裡一條環山河流,生生把通村路截成了六段,村民出入都必須涉水過溝,很多老年人因此都患有嚴重的風溼性關節炎。“突發山洪還曾把村裡一位老婆婆衝到了千米遠的元吉村,也曾有小孩上學過河差點被淹了。”

“路是移山村人的命脈,只有連通這條斷頭路,才能改變移山村貧窮落後的面貌。”自2015年對口幫扶移山村伊始,朝天區城管局就把道路通暢工程列在了重要議事日程的首要位置。

建立完備的作戰體系,選派駐村工作隊全程駐紮,實行“清單制”管理制(一旬一任務清單、一問題清單、一整改清單)……“從沒有一寸通組公路到100%通組路、95%以上入戶路硬化,到五處斷頭路全部架起便民橋。”城管局派駐移山村第一書記陳政君介紹,三年多來,僅道路暢通工程一項,該局就投入和爭取項目資金超過100萬元。

精神矍鑠的五組84歲老黨員夏步高,一提起幫扶幹部,就連連稱好。他說,“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移山村人的‘移山’精神!”

夏步高老人的話是有淵源的。移山村山高坡陡,耕地面積少、且90%都是60度以上的坡地。據介紹,在上個世紀60年代“農業學大寨”時期,為增加土地解決全村群眾的生活問題,村裡決定把河流改道,以便把平坦的河灘地帶填起來整理成良田。在用炸藥把百餘米高的石埡子大山從中間炸開後,400餘名村民靠鋤頭、撮箕、獨輪木板車,整整三個年頭才將十多萬方的山石運走,並填出了50多畝良田。“當時年可增產2萬多斤糧食,至今,都還是村裡最大面積的平整田地。”

“移山”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五十多年了,但那種不畏艱險、埋頭苦幹的“移山”精神卻被一代代傳承了下來。在幫扶部門的傾情幫扶下,移山村人秉承“移山”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描下了真實而生動的一筆。

四組53歲建卡貧困戶王德友就是這其中一員。1997年,王德友在務工中不慎脊椎骨折,並造成肺部穿孔,治療把家裡的錢花了個精光不說,還欠下不少外債。傷愈後,他還落下了不能幹重體力活的後遺症,再加之兩個小孩上學,家裡一度舉步維艱。

“光當貧困戶等著別人扶不行啊,得自己想法子找出路。”王德友和妻子一合計,決定發展仔豬產業,“雖然又累又苦,但自己掙錢自己花,心裡踏實!”今年,王德友家預計出欄仔豬100頭,產值達10萬元;此外,在幫扶部門的幫助下,王德友還養了10多箱土蜂,新開墾了近10畝撂荒地、種起了“核桃+魔芋”;眼下,他又正盤算著再買幾頭小牛犢,為家裡增收再添門路。

“今年種了2畝多天麻,賣個兩萬元應該沒問題。”同樣,妻子殘疾的五組貧困戶夏登海,在參加了幫扶單位組織的實用農技培訓後,發展起了天麻產業,並逐漸成長為該村天麻種植技術帶頭人。

據瞭解,自幫扶以來,按照“1+3+5”精準幫扶模式,根據移山村實際情況,城管局幫助移山村七個組組組落實了“一個主導項目”,戶戶落實了一個致富項目和一個明白人。並協助建立了“移山村榮德天麻專業合作社”,構建起了以黨支部為核心、合作組織為依託、農戶為支撐的“一核心、多元素”產業扶貧組織體系,確立了以天麻、核桃、生豬和勞務4大產業為重點的產業扶貧路徑。截至目前,該村164戶(其中貧困戶60戶),天麻種植93戶(其中貧困戶35戶),戶均天麻產量達1500斤,收益實現81.5萬元。

對於明年能否順利實現整村脫貧,王德友一句話道出了所有幫扶幹部和貧困戶的心聲,他說,“路通了,致富渠道也暢了,再加上我們的‘移山’志,不愁移除不了‘貧窮’大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