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是什麼意思?

泰和道安


一直認為要理解古文意思一定要整篇來看,切不可斷章取義。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簡單意思可解釋為:世間萬物的生死輪迴,我在這裡反覆的看著。

原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什麼意思?先看“致虛極,守靜篤”,極、篤,意為極度、頂點。即虛和靜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寧靜狀態。但由於外界的干擾、誘惑,人的私慾開始活動。因此心靈蔽塞不安,所以必須注意"致虛"和"守靜",以期恢復心靈的清明。

作:生長、發展、活動。復:循環往復。芸芸:茂盛、紛雜、繁多。歸根:根指道,歸根即復歸於道。

靜曰:一本作"是謂"。覆命:復歸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意思就是:內心達到虛空的定點,宇宙萬物共同生長,才能得以觀察到它們的本源。無論萬物如何變化,終會迴歸根本。迴歸根本稱作靜,就是所謂的復歸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但人往往會被慾望所控制,因此觀察事物不得其正(即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因為觀察事物不得其正因而行事的時候會失其常。後面“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即要努力回到內心虛明、寧靜的狀態。這樣才能看清萬物蓬勃生長,發現往復循環的道理。

老子強調致虛守靜的功夫,主張用虛寂沉靜去面對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從生長到死亡、再生長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環往復以至於無窮。最後提出“歸根”、“覆命”的概念,主張迴歸到一切存在的根源,這裡是完全虛靜的狀態,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

我們知道,道家強調“清靜無為”,無論是治國還是個人修身都主張自然而然,此句也不例外。

馬未都先生即以此句命名自己的博物館為“觀復”。


趙燕雲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出自《道德經》第十六章。意思是,萬物由道而產生出來,不斷變化,這都是自然之道的表像,但我們會看到,它們都會復歸本根,我要看到的是它向道復歸的這個本質和規律。

完整地理解這句話,還要聯繫其它論述才可以明瞭。

老子緊接著補充道:“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實際是解釋了“復”的意思。這裡的“根”,就是道。

為什麼會“萬物並作”?就是這個“道”在表現它自己。道不是不幹事,而是天天在“玩”,它閒不住,不斷由它生出“有”,生出天地萬物,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章)。

萬物為什麼又要“復”?《道德經》的理論是:“反者道之動。”(四十章)道的運動變化規律是否定和自我否定,“反”向反面轉化, “復”就是“反”。萬物並作,遵循的規律就是先“遠道”,後“複道”這樣一個往復循環的過程。“萬物並作”,是“道之動”,是由“無”到“有”,這個“有”還是道本身,動而變化出的萬物則是“德”,是“道”在萬事萬物上的體現。“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二十五章)

由此看來, 萬物並作,就是“逝”和“遠”,“遠”而“反”的過程。

萬物並作,要表現為德,就會遠道。為什麼要“反”?這對理解“觀復”很關鍵。

在遠的過程中,又不能離道,事物是兼有道性,又表現出德性。這就是“逝”和“遠”的本質,沒有逝和遠,就沒有我們人類和人類的意識,也不會出現世界上可以感知的萬事萬物。事物和人都秉承了道的性質,這就是德性。

德性、道性是生命力的根本。在生的過程中,“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事物本身不能離道,離道就死,離道而行的,會立即死亡,立即迴歸,不離道而行的,才能活的久長。“萬物得一以生”(“一”就是指“道”)(三十九章),“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三十九章)。在《道德經》看來,這種遠道不離道,就是生和存在的秘訣。

《易經》的《復卦》之初爻說:“不遠復,無祇悔,元吉。” 意思是,不脫離道的“不遠而復,就不會有大的不當,大吉。”這和《道德經》的原理是一樣的。在《易傳》的《彖傳》裡還強調:“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可見“復”的重要地位,不僅是《道德經》的一家之言,值得深思。

“復”和“虛”、“靜”是什麼關係?“虛”和“靜”,就是道和道的性質。“復”就是要向“虛”和“靜”迴歸,守住“虛”和“靜”這個根本。我們認識到世界上有動有靜,有虛有實,而在這兩者之中,“虛”和“靜”是統管者、主宰者,“實”和“動”是表象,是被統管者,被主宰者。“歸根曰靜,是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

我們日常活動是“實”,是“動”,又怎麼能守住“虛”“靜”呢?我們初學《道德經》很難理解,要生活,要工作,要有所作為,怎麼能體現《道德經》所說的“致虛極,守靜篤”,在“動”與“靜”,“虛”與“實”,“有為”與“無為”,等等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概念和狀態之間,感到只能相反,怎麼會相成呢?

《道德經》給出的道路不是絕對的“虛”和“靜”,絕對的“虛”和“靜”,不合乎“德”,脫離實際,也是違反“道”的“反者道之動”的原理的。實際上“複道”的途徑應該是這樣的: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十五章)

“動之徐生”和“不欲盈”,就是通向“虛”和“靜”、“復”歸本根的訣竅。

這也正是《易經》中《謙卦》為什麼最受推崇,各個爻都表現出好的結果的原因。解釋《易經》各卦卦意的《彖傳》說道:“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可見謙的意義之大。 由“不欲盈”,可以更好地理解“弱者道之用”的道理,可以推出或者更好理解《道德經》所主張的一系列價值觀,守柔,取下,崇小,不執,知止,等等。“知小曰明,守柔曰強。”(五十二章)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三十章)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

老子為什麼要強調“吾以觀復”呢? 一方面,如前所述,“復”就是“命”,“復”是知命的關鍵;另一方面,也因為 我們日常見到的萬事萬物,是德,但是看不見背後的道。萬物並作,是我們能看到的,但是復歸於道的趨勢和規律和道本身,我們可能不一定看得到、認識得到,所以老子提醒我們,重點要掌握“觀復”的趨勢和規律。

老子在“吾以觀復”裡突出了“吾”的講道者的身份,這在《道德經》裡並不少見,其用意是強調要“知我”,要重視“吾”之苦心。和“知我者希,則我者貴。”(七十章)是一個意思,就是警示讀者,瞭解這些道理的很少,不信他的言論的也多,但是如果按照他的道理去做,一定是難能可貴,也會做出可貴之事。這就是老子循循善誘地勸說人們要下點“觀復”的功夫,做好“反覆”的功夫,使自己得道、合德的理由。


熱帶雨林的午後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是《道德經》第十六章的話。該章與之直接相關的內容如下: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

這一段文字的意思是:

努力做到清心寡慾,一心堅守清靜無為,萬物都在生長,我就看著它們循環往復。那事物紛紛成長著,各自又回到自己的根源;回到根源稱作靜寂,這就叫再生;再生叫做守常規。

本章提出了要以清靜無為的態度,把握萬物歸根覆命的常態規律而守常的主張。這裡所引的文字分兩層: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提出要清靜無為對待萬物循環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總結萬物歸根覆命的常態規律。

“致虛極,守靜篤”就是極力達到虛無,一心堅守清靜。“虛”即“空”,心無所欲為“空”;“靜”即清心之靜,是跳出紛亂之靜。“虛空”自然“清靜”。

“致虛極,守靜篤”是一種“境界”,達到這種境界,就能淡然地看著萬物各自紛紛成長生存;就能懂得客觀事物循環往復的規律。“觀”並不是單純地看,而是通過看總結經驗,把握規律。

“夫物芸芸”之“物”,非特指一物,乃紛紜之萬物;“各復歸其根”之“根”,實乃源頭,乃物之本,它既是歸宿又是源起。“歸根”就是回到生命的本源,《道德經》把回到生命的本源叫做“靜”,又轉了個彎說,這就叫“覆命”。“歸根”“靜”“覆命”實際都是“死”的替代詞。看到“覆命”,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回覆使命”,向造物之神報告“我完成了使命”。其實“覆命”等詞絕非“死”的簡單替代,因為“覆命”既是舊生命的終結,又是新生命的開始。“復”是“又”“往復”的意思。“命”是“生命”之“命”,即“生出命”。客觀事物循環往復是規律,是常態,舊事物的終結是新事物的開始。“覆命曰常”告訴我們,此“常”恰恰是生命的循環往復的過程和規律,很象明朝進士萬民英《三命通會》中說的五行寄生十二宮:“(絕)→胎→養→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


陳廣逵


《道德經》第十六章第一句: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這句話印證了老子是個修行者,他打坐“守靜篤”,入定“致虛極”。

”觀”不是用肉眼看,”觀”是修行者入定之後用“慧眼”在看。 把“觀”解釋為以肉眼看的人,已經理解偏了,也把老子看低了,老子如果只有肉眼凡胎的話是寫不出《道德經》的。

“觀”是佛教道教修行都必須使用的方法。沒有入定至極靜態,就不可能“觀”到宇宙實相。老子之所以能夠在《道德經》裡對宇宙有精闢的描述,是他“觀”出來,他只是把自己“觀”到的宇宙實相寫出來告訴世人。

摘一段古人純陽真人呂洞賓對這一句話的解釋: 虛從何來。從空裡來。何謂極。徹底清為極。何謂致虛極。身心放下為致。身心窈忘為致虛極。何謂靜。絲毫不掛。為靜。何謂篤也。純粹精一。為篤。何謂守。專一不雜。為守。何謂萬物。虛中實。無中有。為萬物。何謂並作。皆歸於一。為並作。何謂吾。靈中一點是吾也。何謂觀其復。內照本來。

上面呂洞賓的解釋已經完全超出了唯物主義範疇,到底有沒有真義在,請看者自辨。


霧都老徐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十六章)

新風堂堂主 2017-03-18 10:22:00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十六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致 虛 極 , 守 靜 篤。萬 物 並 作 , 吾 以 觀 復。夫 物 芸 芸 , 各 復 歸 其 根 。歸 根 曰 靜 , 是 謂 復 命 。復 命 曰 常 , 知 常 曰 明 。不 知 常 , 妄 作 兇 。知 常 容 , 容 乃 公 ,公 乃 王 , 王 乃 天 ,天 乃 道 , 道 乃 久 。 沒 身 不 殆 。

追求“清虛”必須要到極致,只有虛無到極致,才是真虛無,看的見的,不是虛無。如何做到“虛”極,就收篤定的守住“靜”。“致虛極,守靜篤”,乃是道家修道的六字真言。

“載營魄抱一”、“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第十章以講過。道家認為人的修道,最終是達到嬰兒的赤子狀態才是真“道”。

所以萬物生髮,我們要去觀察他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清虛”——“嬰兒的天門”。萬物都賴其根本而活,也將復歸其根。

歸根的修道方法就是“靜”,只有篤守“靜”,才可以復歸根本,才可以長生不老。“致續極……是謂覆命”,是道家的修行之道。不懂,所以帶過,不敢妄言。

復歸根本,叫做“常”。知道了這個道理,就是“明”,開明通達,懂得了歸於“清虛”才是對的,懂了這個道理,才能按照道的規律做事,才能學會做人做事。否則不知道“常”,便會胡作非為——“妄作,兇”——不依照道的規律去做人做事,肆意妄為、胡作非為,並有兇害。

知道“常”,懂得“道”,就能做到如“淵”、“谷”般虛懷若谷、包容萬物;

包容萬物,方能“後其身而身先”,天下為公;

公乃王,則可以“託天下”、“寄天下”,使百姓生活興旺。依道而行,天下萬物生生不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王乃天,以此道行之,則順應天道;

天道即順應自然法則,不生不滅,“以萬物為芻狗”,天乃道;

只有依從道,才能長長久久,“天地長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以經注經,更易理解)

得道,則哪怕最後身體死了,精神還在。(弱弱的說一句,這個“沒身不殆”,是不是說“致虛極”,修煉到了最高境界,身體消逝,如同真的迴歸孃胎一般,長生不老?)


新風堂堂主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先來讀讀這一章的全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那這一章的開篇:”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是什麼意思呢?,世間萬事萬物在各自的”地盤“上,按各自的節奏在生長,形態各異,氣象萬千,這種狀態,表述為”萬物並作“;萬物並作,雖然時間有長有短,過程紛繁蕪雜,但其總是週而復始的,也就是”吾以觀復“。

至此,突然想起唐劉禹錫大師的詩篇:“世間人事有何窮,過後思量盡是空,早晚同歸洛陽陌,卜鄰須近祝雞翁”,有這麼一種解讀:今人與古人,雖然所處時間點不同,經歷不同,但其對人生的感受,大體都是一樣的——“早晚同歸”。從這個角度上講,今天與昨天也算是“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溫故抱一


《道德經》第十六章,“萬物旁作,居以須復也”,是指天地間萬物廣泛興作,安坐以靜觀天地自然的循環往復之道。

春來生髮意盎然

本句,郭店楚簡本作“萬物旁作,居以須復也”,馬王堆帛書本作“萬物並作,吾以覌其復也”,河上公本、傅奕本作“萬物並作,吾以覌其復”,王弼本作“萬物並作,吾以覌復”。郭店楚簡本最古,且老子為楚國人(陳為楚所滅),郭店楚簡本理應最接近老子原始祖本原貌,因此本文從郭店楚簡本。理由如下:

萬:形容種類和數量極多。萬,形聲字,甲骨文呈蟲形,本義是蟲,後為數次,指十個一千,後極言其多,各不相同。《說文》:“萬,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眾多,動以萬計。”後引為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列子•湯問》:“高萬仞。”《漢書•律曆志》:“紀於一,協於十,長於百,大於千,衍於萬。”後喻為極言其多,極言各不相同。

夏日繁茂意炎炎

物:事物,天地之間的事物。物,形聲字,從牛,勿聲,“勿”是一種雜色旗,表示雜色,本義指萬物。《說文》:“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從牛,勿聲。”《玉篇》:“凡生天地之間皆為物也”,又,“事也”,“類也”。《易•乾》:“品物流形。”《禮記•樂記》:“物以群分。”《淮南子•天文》:“四時之散精為物。”《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周禮•太宰》:“九曰物貢。”此外,有物母(萬物之本源)、物祖(萬物之始祖)、物用(物之器用)等皆由此而來。

旁:廣泛地。旁,形聲字,從二闕,方聲,本義是在旁邊,後引申為大,廣。《說文》:“旁,溥也。”《廣雅》:“旁,大也,廣也。”《釋名》:“在邊曰旁。”《玉篇》:“猶側也,非一方也。”《易•乾坤》:“旁通情也。”《書•太甲上》:“旁求俊彥。傳:旁,非一方。”《爾雅•釋宮》:“二逹謂之岐旁。注:岐旁,岐道旁出。”

並:一起,一齊,同時。並,會意字,金文字形為二人並立之形,本義指並行、並列,這裡指一起、同時。《說文》:“並,併也。從二立,會意,今隸作並。”《儀禮•鄉射禮》:“並行。”《禮記•儒行》:“並立則樂。”《荀子•儒效》:“俄而並乎堯舜。”《禮記•玉藻》:“並紐約用組。”《詩•齊風•還》:“並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文心雕龍•附會》:“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韓非子•難勢》:“且夫堯、舜、桀、紂千世而一出,是比肩並踵而生也。”《史記•陳涉世家》:“陳勝佐之,並殺兩尉。”

作:興作。作,會意字,從人,從乍,本義是指人突然站起,這裡指產生、興作。《康熙字典》:“興起也,振也,造也,為也,始也。”《易•乾》:“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易•繫辭下》:“包犧氏作沒,神農氏作。”《論衡》:“周秦之際,諸子並作。”《孟子•公孫丑下》:“由湯至於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孟子》:“天油然作雲。”漢張衡《東京賦》:“堅冰作與履霜,尋木起於孽栽。”

秋來收穫意蕭瑟

居:安處,安坐。居,象形字,金文字形,是“踞”的本字,象人曲脛蹲踞形,本義是蹲著。《說文》:“居,蹲也。從屍,古者居從古,俗居從足。”《史記》:“不宜居見長者。”《左傳》:“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易•繫辭》:“則居可知也。”《呂氏春秋•離俗》:“仁者居之。”《呂氏春秋•逹鬱》:“卒不居趙地。”《淮南子•地形》:“寢居直夢。”《穀梁傳•僖公二十四年》:“天王出居於鄭。”《列子•湯問》:“面山而居。”《荀子•勸學》:“君子居必擇鄉。”

又,居原作“凥”。《說文》:“凥,處也,從屍得幾而止也。”《孝經》:“仲尼凥”,凥為閒凥,今文作居。《廣韻》:“安也。”《書•盤庚》:“奠厥攸居。”《禮•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參相得。”《書•舜典》:“五宅三居。注:三居謂周之夷服、鎮服、藩服也。”,又,坐也。《論語•陽貨》:“居,吾語汝。”

吾:我自稱。《說文》:“我自稱也。”《爾雅•釋詁》:“吾,我也。” 《儀禮•士冠禮》:“願吾子之教之也。”《道德經》:“吾將鎮之以無明之樸。”《楚辭•屈原•涉江》:“莫吾知兮。”《論語•先進》:“毋吾知也。”《莊子•齊物論》:“今者吾喪我。”《左傳•桓六年》:“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

以:用以,用來。象形字,本義是用,這裡指憑藉、利用。《說文》:“以,用也。”《小爾雅》:“以,用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公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注: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能以眾正。”《詩•周頌》:“侯強侯以。注:強,民以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左傳•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論語》:“如或知爾,則何以哉?”《韓非子》:“富國以農,拒敵恃卒。”

須:待也,本義是等待、停留,這裡指靜靜地觀察。《易•歸妹》:“歸妹以須。”《詩•邶風》:“人涉卬否,卬須我友。”《左傳•成公十二年》:“日雲莫矣,寡君須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吳起須故人而食。”《後漢書班超梁慬列傳》:“可須夜鼓聲而發。”

覌:觀察,觀照。觀,形聲字,從見,雚聲,本義是仔細看,這裡是指觀察、審察。《說文》:“觀,諦視也。”《博雅》:“視也。”《正韻》:“遠視、上視曰觀,近視、下視曰臨”。《韻會》:“所觀也,示也。”《易•觀》:“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朱注:觀者,有以中正示人,而為人所仰也。”《書•益稷》:“餘欲觀古人之象。傳:欲觀示法象之服制。”《廣雅•釋詁》:“觀,視也。”《莊子•人間世》:“觀者如市。”《莊子•秋水》:“觀於大海。”《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易•繫辭》:“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吳王從臺上觀,見且斬愛姬,大駭。”《史記•滑稽列傳》:“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戰國策•秦策》:“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

復:循環往復。復,形聲字,下為“攵/攴”,是“止”的變形,表示與腳或行有關;上為“畐”的省形,有“腹滿”之義,原意是返回、回來。《說文》:“復,往來也。”《易•復》:“反覆其道。”《詩•豳風•九罭》《廣韻》:“返也。”《詩•小雅》:“言歸思復。”《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易•泰》:“無往不復。”《書•舜典》:“卒乃復。”《公羊傳•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復生。”《書•大傳》:“旦復旦兮。”《論語》:“言不可復也”。

冬來飛雪常漫天

由此可知,所謂“萬物旁作,居以須復也”,是指天地間萬物廣泛興作,安坐以靜觀天地自然的循環往復之道。


泰和道安


《道德經》存在一個清晰的邏輯結構,全篇共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篇為《道經》,下篇為《德經》。

每篇開頭有導引內容,《道》篇和《德》篇分別有九章部分,每一部分內容又分若干個小節來詮釋,全文總共81個章節,5284個文字。

目前所有的《道德經》解讀版本,都是從逐字逐句來解讀,然後再努力的揣摩和分析每一句話以及每一個詞的意思。這一種解讀方法往往成為“盲人摸象”、“管中窺豹”,只能看到一部分,不能看到整體。

如果你一個字一字地扣,則永遠都不會看懂道德經。

這句話的全部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意思為:當修煉到“致虛極,守靜篤”的狀態後,你看到的將不再是事物的表象,而是會感受到周圍事物的生髮運行,會感受到萬物循環往復的狀態。

致虛極,守靜篤:道家的修煉法術之一,其要義為“篤靜歸心神守虛”,當達到“致虛極、守靜篤”的狀態後,便可感受到周圍事物的生髮運行,會感受到萬物的循環往復。

作:生長、發展、活動。

復:循環往復。

在這一章中,作者由自身的一種修煉體會講起,告訴世人,自己在修煉到“致虛極,守靜篤”的境界時,所感受到的大道運行,然後引出自己的感受,即,我們的世界,是一個萬物生生不息、不斷循環往復的狀態。

緊跟著,作者繼續分享自身的感受,即,當你瞭解萬物,哪怕是一隻羊或狼的本性規律後,你不會對任何一方有偏私之念,不會恨狼吃了羊,也不會認為羊就應該被狼吃,而是會認為,這世間,應容納萬物共生共存。這時,作者繼續分享自身的認知,那就是:萬物共存,生生不息,才是最重要的天道。並告訴世人,只有認識到這點,才會消解災難。

本章主講作者對自然之道的認知,併為下一章講解人應當怎樣做,即“實”,做好了鋪墊。


南山元本


《道德經》言:“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的意思其實不難理解,但這段話裡最重要的其實是前面兩句:“致虛極,守靜篤”。

因為題目是問後兩句,那我就簡單地說說後面兩句吧。

過去,一些修行人找不到師父,他就直接去感受宇宙世界萬物。他去看高山、看流水、看花鳥、看螞蟻、看雲朵、看日出日落、看潮起潮落……

他沒有任何雜念、一心一意地去感受這個世界,他觀察萬物的生長、變化、消亡,他觀察萬物週而復始、循環往復的變化。比如樹葉由小變大、由綠變黃,然後落到地上,乾枯腐爛,融入土壤,樹上又冒出新枝、抽出新芽……

他觀察到萬物的任何一點細微的變化,體會到自己與萬物之間的關聯性,知道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是變化的一部分,自己和世界、和萬物、和自然是渾然一體的……

他看著看著,然後,他就開悟了,他就覺醒了。

這樣的人,在佛家有個稱呼,叫做“辟支佛”。


無知先生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也是老子對養生的一些感悟和想法,簡單的意思就是說這世間生命一直都在悄無聲息的輪迴著,而我一直都在觀看著。

當然了,對於經典句子我們不能僅僅只從字面意思去看去理解,而是要從老子的思想以及寫作背景細細品味,而且還要理解老子的主要思想概念是“清靜無為”“寡慾”,只要理解了這些概念,就能夠從哲學角度去很好理解老子所說的這句話了。

在我看來,老子說的這句話是告訴我要學會以一顆寧靜的、淡然的心去看待這世間萬物的變化,去看待這世間的浮浮沉沉,因為當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這世間的一切問題,或許很多情緒就會豁然開朗,不會執念糾結。

以忘我的態度去看待生死,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喜怒哀樂,這樣,你的心會很淡然,不會泛起太多漣漪,因為你不會去執念物質的東西,你知道物質會有保質期,唯有精神的豁達才能讓自己無限快樂。

以上便是我的粗淺理解,不當之處多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