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四百年前東北亞多種政治力量展開激烈角逐,明朝應對失敗國運悲催

17 世紀初期,在東北亞這塊廣袤的土地上,

多種政治力量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傳統的政治格局面臨著重大的變動。

四百年前東北亞多種政治力量展開激烈角逐,明朝應對失敗國運悲催

明末遼東局勢

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 年),在中國東北地區,已經稱為“建州汗王”的努爾哈赤通過十幾年的征伐,統一了東北所有的女真部落,離公開發動對明朝的叛亂只有一步之遙

日本在 17 世紀前處於割據戰國時代,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豐臣秀吉統一了日本,成為關白。豐臣秀吉制定了野心勃勃的侵略計劃,意圖假道朝鮮,進攻明朝,從而達到一統東亞的目的

歷史上,朝鮮與明朝有著密切的藩屬關係,因而明朝兩度派兵援朝,明、朝軍隊配合作戰,經過七年的戰爭,終於取得了戰事上的勝利,將日本侵略軍趕出了朝鮮半島,豐臣秀吉憂病而死。朝鮮李氏王朝

通過不斷派出朝貢與通報消息“燕行使”與明朝保持著戰略上的聯繫。

而在明帝國內部,也在醞釀著猶如“地火”一樣的社會力量,一旦出現突發事件的誘導,就將會出現巨大的社會動亂,對原有的統治秩序給予毀滅性的打擊。

四百年前東北亞多種政治力量展開激烈角逐,明朝應對失敗國運悲催

明末東亞和西太平洋局勢

16 世紀初的地理大發現,使得歐洲國家的勢力在刀與火的伴隨下得以在世界各地延伸。人類歷史進入了聯繫更為緊密、相互影響更為直接的時代。這樣,明帝國作為當時亞洲最為龐大的帝國之一,也成為歐洲殖民者覬覦的重要目標

早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 年),在明代文獻中被稱為“佛郎機”的葡萄牙人就盤踞在我國澳門。明天啟二年(1622 年),荷蘭則侵佔了澎湖以及附近的島嶼,兩年後又侵佔了臺灣。而明天啟六年(1626 年),西班牙則侵佔了臺灣南部的基隆和淡水兩個地區。明崇禎十六年(1643 年),沙俄第一次侵入我國東北黑龍江流域。這些殖民者搶奪財貨、侵佔資源、掠賣人口

中國沿海一帶有眾多人民被販運到南洋和歐洲做奴隸,歐洲開始了其近代化的歷程。

同時,西方傳教士也來到中國,既有傳教的目的,又帶來了當時正在西方興起的各種科學知識,在工程、機械、天文、火炮等方面對中國產生了重要影響。這是東西方文明發生了第一次比較大規模的接觸

當時明朝在與後金的戰爭中漸處下風。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 年),大學士徐光啟受命練兵,開始考慮招募葡萄牙火炮手和購買西式火炮赴遼東抵禦後金。明朝由此先後三次派人赴澳門招募葡萄牙士兵和傳教士作為教官進入明朝軍隊,以公沙的西勞為代表的一批火炮教官,先後戰死在

遼東防禦戰中。明朝政府曾多次下詔撫卹與褒獎這些葡萄牙士兵的家屬。葡萄牙因此與明、清兩朝產生了長遠的聯繫

四百年前東北亞多種政治力量展開激烈角逐,明朝應對失敗國運悲催

崇禎帝命徐光啟負責督造西洋火器之任,令澳門葡商留京製造、教演大炮

自 16 世紀晚期開始,明王朝周邊特別是

東北地區,各民族政權和國家都緊鑼密鼓地構建自己的政治實體或勢力範圍

努爾哈赤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 年)建立了大金政權(史稱“後金”),開始積極拓展其對外關係一方面不停地嚮明朝的遼東地區挺進,劫掠人口與財物,消耗明朝的軍力、財力;另一方面對蒙古採取聯合措施,對明朝的重要藩屬國朝鮮進行征討,禁止其配合明朝對後金的軍事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後金基本上達到了穩定後方放手對明朝進行劫掠的目標。

兩年後,努爾哈赤聲稱與明朝有“七大恨”,公開與明朝決裂,攻陷撫順。萬曆四十七年(1619 年),明朝徵集十萬大軍,分四路討伐後金,在薩爾滸一帶決戰。結果明軍被各個擊破。

四百年前東北亞多種政治力量展開激烈角逐,明朝應對失敗國運悲催

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之戰,是明清更迭的關鍵性戰役。經過這一戰,明、金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改變。《清史稿》稱:“薩爾滸一役,翦商業定。”誠如明朝御史袁化中所言,朝廷原本“計餉八百萬以剿,始欲保一隅以安天下”,結果卻“

疲天下以奉一隅”,從此“中原有財竭盜起之憂”,明王朝陷入內憂外患的雙重夾擊之中。

明朝御史楊鶴在上疏分析薩爾滸之戰失敗的根本原因時,尖銳地指出:“遼事之失,不料彼己,喪師辱國,誤在經略;不諳機宜,馬上催戰,誤在輔臣;調度不聞,束手無策,誤在樞部;至尊優柔不斷,又至尊自誤。”戰爭失敗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預示著大明王朝暗淡的未來。明朝在遼東地區長期建立的防禦體系完全解體,從此再無力組織大規模進攻,轉入了防禦。

薩爾滸一戰,天下震動明朝在蒙古、滿洲、朝鮮諸藩屬國家中的聲望一落千丈。之後,努爾哈赤率大軍攻打明朝關外重鎮瀋陽、遼陽。遼東半島上,

遼河以東的全部地區都納入了後金統治之下,僅旅順和沿海部分島嶼為明朝所守。遼東地區的整體態勢,日益對明不利

四百年前東北亞多種政治力量展開激烈角逐,明朝應對失敗國運悲催

而明朝中央,則由於宦官魏忠賢把持朝政,還在無休止地爭論著是戰還是守的問題,

朝廷陷於黨派鬥爭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明廷先後兩次起用遼東經略熊廷弼,熊廷弼提出“三方佈置策”,試圖重建明朝協同蒙古、朝鮮以及海道的制夷方針,採取“穩紮穩打、徐圖恢復”的防守策略。

這一在當時看來最可行的戰略意見,竟然在朝廷權力鬥爭的互相傾軋下不能得到實施。而熊廷弼本人則由於宦官魏忠賢的陷害而被冤殺並傳首九邊。這種自毀長城的行為,使得大臣將帥為之膽寒,明廷從此很難選出一個能擔當大任的統帥。

四百年前東北亞多種政治力量展開激烈角逐,明朝應對失敗國運悲催

熊廷弼(1569—1625年),字飛白,號芝岡,湖北江夏人

17 世紀,蒙古分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處於分裂的狀態。其中以漠南蒙古的察哈爾部勢力最為強大,成為明朝與後金軍事結盟的主要對象。明朝政府長期大力支持察哈爾部林丹汗,增加每年賞賜的歲幣,並把賜給蒙古其他各部的歲幣剝奪,轉而賜予林丹汗,達到雙方共同抵禦後金的政治目標。

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後金政權、大力征伐明朝遼東地區的各防禦城市之際,林丹汗還致書努爾哈赤,警告其不要攻打明朝,否則“四十萬蒙古”將向他“問安”。但是,林丹汗為人殘暴

,對蒙古其他各部進行掠奪欺壓,導致蒙古其他各部逐漸倒向後金

後金的皇太極繼位後,先後發動了幾次對林丹汗的西征。逃亡到青海林丹汗於明崇禎七年、後金天聰八年(1634 年)病死。第二年,皇太極派遣多爾袞再次西征,進入河套地區,消滅察哈爾部的殘部,俘虜了林丹汗的正妃和兒子,得到了蒙古各部垂涎三尺的元朝傳國玉璽

兩年後,漠南蒙古各部在後金的盛京參加大會,尊奉皇太極為可汗,漠南蒙古成為後金的附庸。此後,皇太極繼續聯絡蒙古各部,並建立了臣屬關係。這樣,

蒙古與明朝脫離關係,蒙古騎兵成為清朝攻擊明朝的先導

四百年前東北亞多種政治力量展開激烈角逐,明朝應對失敗國運悲催

林丹汗(1592—1634年),孛兒只斤氏,蒙古帝國第35任大汗,1604年-1634年在位

朝鮮李氏王朝是明朝的藩屬,長時期與明朝保持著戰略上的聯繫。在明、金對峙時期,明朝毛文龍部駐紮在靠近朝鮮半島的

皮島給予後金以很大的牽制。但隨著政治力量的變化,明、朝之間“互為掎角”的關係也難以維繫後金於1627 年發兵攻破朝鮮,通過《江都合約》約為兄弟之國,迫使朝鮮斷絕與明朝的關係

而在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 年),已經改元為“清”的滿洲政權,再次發兵攻入朝鮮,將朝鮮變成自己的臣屬國,徹底改變了明、朝的戰略關係。

明朝經過二三百年苦心經營,建立了以察哈爾蒙古、朝鮮為屏藩,對東北地區女真各個部落“分而治之”決不允許互相兼併造成一家獨大

北部邊防策略至此完全崩潰。

四百年前東北亞多種政治力量展開激烈角逐,明朝應對失敗國運悲催

明亡之際聞名天下的秦淮八豔

而以努爾哈赤為首的女真上層貴族,則制定了“伐大木”的戰略,在與明朝展開直接對抗前,對明朝的藩屬國蒙古、朝鮮步步蠶食,在內部堅定地實行部落統一與兼併戰爭

。這樣,使得明朝的遼東政策喪失基礎

在這場角逐中,明、金的內政起著主導作用後金在草創政權的過程中展現出的勇猛、活力以及高效率的動員、執行能力,使得它在各種緊要關頭都能夠迅速選擇最為正確的應對措施。相比之下,明朝則在皇帝無能、宦官專權、權臣鬥爭的內耗之中,走向了毀滅的深淵。

17 世紀初的明王朝周邊烽煙四起,各種力量也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發生著急劇的變化。但是由於明朝中央政府的腐敗無能,在後金勢力迅速崛起的過程中,東北亞地區的局勢顯示出對明朝非常不利的變化。正是缺乏對這種變動中的挑戰的有效應對策略,導致了明朝的最後失敗和清朝鐵騎的入主中原。

四百年前東北亞多種政治力量展開激烈角逐,明朝應對失敗國運悲催

卜憲群 總撰稿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撰稿

華夏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