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古人如何過端午?採藥、鬥草、養八哥,比現在豐富得多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據說這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而形成的節日,當然,關於端午節還有其他來源,只不過沒有屈原這個傳播得廣。那麼,古人是怎麼過端午這個節日的呢?

古人如何過端午?採藥、鬥草、養八哥,比現在豐富得多

一、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並沒有所謂的端午節,五月初五日並不是普適的節日,但已經出現了一些針對這個日子的普遍行為,浴蘭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浴蘭也被稱為是端午節的來源,端午節也被稱為浴蘭節。

浴蘭的內容比較單一,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因為五月是氣候轉換的月份,氣候慢慢變得溼熱,蚊蟲也都開始滋生,導致人在這個月份比較容易生病。古人認為蘭草避不祥,所以在五月初五用蘭湯祭祀以及沐浴。

除了沐浴蘭草以外,古人還會在這一天去採藥,拿回來曬乾製備,在家裡存著。所以這時候的端午節不算是全民歡度的節日,而是大家預防疾病的日子,該洗澡洗澡,該製藥製藥,偏要算節日的話,估計是衛生節最合適。

古人如何過端午?採藥、鬥草、養八哥,比現在豐富得多

浴蘭作為端午節最早的習俗,是遠在屈原之前的,在屈原的《九歌·雲中君》中就有“浴蘭湯兮沐芳華”的句子,從屈原詩作中的香草出現頻率來看,他絕對沒少洗。

二、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從秦到南北朝,這七八百年的時間實在太過漫長,期間中華大地上發生了很多事,其中也包括了節日的演變,端午節也是在這期間大有發展,許多習俗都是此時出現的。

1、吃粽子。

古人對於季節氣候的變化認知不可能有我們今天這麼詳盡,雖然他們知道五月容易生病,但卻難以解釋。到了漢朝,陰陽五行之說盛行,對五月惡月的解釋又多了一種,而且還說的頭頭是道,在《禮記》中有記載:“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處必掩身”。

隨著這種解釋的流傳,漸漸出現了與之相應的節俗,那就是吃粽子。據《風土記》記載:“又以菰葉裹黏米,以慄棗灰汁煮令熟,節日啖。黏米一名粳,一曰角黍(即粽子),蓋取陰陽包裹末分之象也。”

古人如何過端午?採藥、鬥草、養八哥,比現在豐富得多

粽子這東西應該不是陰陽家們的發明,應該是某位陰陽家看到粽子,忽然靈光一閃,用陰陽之說來解釋粽子,說粽子的“菰葉裹黏米”,是取陰陽未分之象來表示,再聯繫五月“陰陽爭,死生分”之說,吃粽子就成了人們陰陽調和的一種方法,所以此習俗很快就流傳開來,並延續至今。

2、系五彩絲帶。

陰陽之說既然盛行,鬼神之說自然也順勢而出,搞得大家迷信不已。有些清醒的學者就著書立說,向人們解釋鬼神之說的虛無,如東漢的王充就在其著作《論衡》之中批判鬼神之說,強調唯物主義。然而這類學者只是少數,絕大多數人還是迷信。

在社會整體的迷信氛圍下,身為惡月的五月又背上了鬼神的鍋,被認為五月不祥,而五月初五更慘,甚至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說法。

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既然認定五月跟邪氣鬼神有關,那就想辦法辟邪唄。

古人如何過端午?採藥、鬥草、養八哥,比現在豐富得多

古人辟邪的法子可多得很,過年穿紅衣服就是一種,放到端午節,那就跟五月初五相適應,大家扎五彩絲帶辟邪,把五彩絲帶往手臂上一紮,就可以祛除百病、辟邪求服。久而久之,這也成了端午節的節俗,不過現在並不普適,有些地方有,有些地方沒有。

3、採艾和鬥百草。

採艾這個節俗是採藥的發展,在先秦時期大家是採眾藥蓄之,後來人們對艾情有獨鍾艾,艾也是眾藥之一,估計是人們發現它效果好而且容易採摘吧。當然,這時候採回來的艾並不是製成以後保存,而是掛在門上,以驅除毒氣,雖然這和端午最初的意思相符,但顯然也受到了鬼神之說的影響。

除了艾以外,其他常見的藥草自然也會被採回來,這些花草很多,自然而然就有不少會被閒置。後來人們覺得丟在一旁浪費了,乾脆給孩子們玩吧,於是這些花花草草就被當作孩童的玩具,這個以花草為比賽對象的遊戲就是鬥百草。

古人如何過端午?採藥、鬥草、養八哥,比現在豐富得多

鬥百草的習俗在南北朝時就已形成,此後更是衍生出不用實物,而以花草名相對的遊戲。

4、賽龍舟。

龍舟競渡這個習俗跟端午節原本是沒什麼關係的,跟屈原也沒什麼關係,但當端午節被認為是紀念屈原以後,賽龍舟就成了端午節的習俗。

龍舟競渡,有人說是跟祭祀水神有關,有人說跟龍圖騰崇拜有關,但總之這是在戰國時代前就已有的習俗,並不是屈原投江以後才形成的,之所以跟屈原搭上關係,是因為屈原投江而死,跟水有關,正好屈原是五月初五投江的,賽龍舟因此跟端午節搭上了線。

人們選擇用龍舟紀念屈原與端午節結合在一起,所以端午節就有了一個紀念屈原的意義和賽龍舟的習俗。

5、賜梟羹。

古人如何過端午?採藥、鬥草、養八哥,比現在豐富得多

梟羮是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出現於西漢,比粽子成為時食還要早,不過它卻沒有普及,因為手段過於殘忍。

所謂梟羮,就是以梟肉製作的羮湯,其主料為梟肉,就是貓頭鷹的肉。貓頭鷹在古代的名聲很不好,被認為是不孝的鳥,偏偏漢朝以忠孝立國,貓頭鷹慘了,被人喊打喊殺。更慘的是這並不是平民百姓自發的小規模行動,而是大規模捕殺。

“賜”字說明這種習俗已經被官方承認,成為制度,每年五月初五,皇帝要賜百官梟羮,以警示臣子不要像梟那樣不忠不孝。皇帝一出馬,上行下效,一時間端午節做梟羮、送梟羮、吃梟羮成為風尚。

以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的吃貨基因,時間一長,貓頭鷹絕對會被吃絕,不過後來人們覺得這樣做過於殘忍,貓頭鷹可是益鳥啊。而且這個除絕邪惡的寓意好像沒什麼用,不孝子還是有,根本不可能達到掃除邪惡的目的,最後這一習俗慢慢消失了,並未流傳下來,貓頭鷹躲過一劫。

6、喝雄黃酒。

古人如何過端午?採藥、鬥草、養八哥,比現在豐富得多

雄黃酒是由菖蒲和雄黃等物泡製而成的,五月的時候蛇蟲滋生,經常跑出來,咬人也是常見的。雖然古人明知雄黃有毒,但他們認為喝了雄黃酒可以驅妖避邪,這是以毒攻毒。在《白蛇傳》中,白素貞就是喝了雄黃酒而現出了原形,嚇死了許仙。

7、養鴝鵒(qú yù)。

鴝鵒,就是我們俗稱的八哥兒,它還有很多別名,如鸚鵡等。眾所周知八哥很善於模仿,雖然它自己的聲音比較雜噪且毫無韻律,但是它卻很聰明,善於模仿其他鳥類的聲音。

八哥的這種能力被人們發現了,於是將其捕來有意地調教馴化,讓它們學人說話,據說調教的最佳時間就在每年的端午節前後,所以這一天成了養八哥的好日子。

三、隋唐時期。

經過前面的發展,到隋唐時期端午節已經變成一個很歡樂的節日了,再加上盛唐的繁華加成,這個節日更增幾分喜慶,不少節俗有了新的發展。在端午節當天,皇帝往往會大宴群臣,賞賜扇子、衣帶、粽子之類的物品,以示皇恩浩蕩。

古人如何過端午?採藥、鬥草、養八哥,比現在豐富得多

這一天,全國上下吃粽子、賽龍舟之類的規模更加宏大,花樣也更多。還有鬥百草,也逐漸從孩童遊戲擴大到專屬婦女的鬥花比賽,上至宮廷貴婦,下到鄉野村婦,都熱衷參與其中。凡女生多的場景,男生也隨之而來,一來二去,鬥花竟成為民間男女自由交往的機會,他們往往會在當日挑選心目中的情人,畢竟這種大家一起出門的節日並不多。

唐朝也有新出現的節俗,如五時圖和射粉團。

五時圖跟五彩絲帶相類似,就是將蛇、蠍子、蟾蜍等五種毒蟲畫在一張圖上,掛起來驅避毒蟲,以求安康。五彩絲帶則演變出長命縷,是將五彩絲帶,宛結成各種形狀,或帶在身上,或掛在某處,用來避邪。

射粉團是一種流行於唐朝都城和宮廷的遊戲。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行此戲。”角黍就是粽子,粉團則是一種點心,用糯米制成。從記載來看,這種遊戲的參與者多為女性或者兒童。

四、宋元時期。

古人如何過端午?採藥、鬥草、養八哥,比現在豐富得多

宋元端午節的習俗,跟之前沒有什麼差別,元朝統治者雖然標榜要保持民族特色,但他們也過端午節,宮廷中有擊球射柳等活動,民間則沿襲之前的習俗,吃粽子,採艾,賽龍舟之類的。

不過從宋朝開始賽龍舟更為流行,參與人數和觀看人數飆升,到了元初,出事了。在1293年,福州路在賽龍舟時出現嚴重事故,淹死了不少人,元世祖因此下令禁止在端午節進行賽龍舟。

禁令撲滅不了人們對龍舟的渴望,各地百姓依舊私賽,官府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五、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的端午節也跟之前沒什麼分別,在明朝曾一度流入宮廷,不過後來朝廷認為賽龍舟一來浪費錢,二來容易引發矛盾導致訴訟官司,三來翻船會死人,所以下令禁止,效果跟元朝差不多,屢禁不止。

明清時期的端午節還出現了一個新的習俗,那就是專門為女兒去病消災的習俗。端午節的本意就是去病消災,但專門為女兒去病消災,卻是在明清時期才有的。

古人如何過端午?採藥、鬥草、養八哥,比現在豐富得多

在這一天,人們要好好打扮女兒,給女兒帶上石榴花以及各種辟邪祛災的吉祥物。並且已出嫁的女兒也要回孃家過節,孃家要備好糕點酒菜,迎接女兒回來,因此端午節又被稱為女兒節,不過女兒節不止這一家,還有七月初七等好幾個節日。

端午節的本意是為了減少得病幾率,一開始主要是避毒蟲、避病毒,由此衍生出採艾、喝雄黃酒等種種習俗。另一方面,鬼神之說的流行給端午節戴上了辟邪的意義,出現了吃粽子,帶五彩絲帶,貼各種符咒以及避災活動。還有一個就是賽龍舟這種跟紀念名人相混合的活動以及梟羹這種跟當時文化有關的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