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嬰兒多大能聽懂大人的話?

小魚玫瑰


根據科學研究,其實孩子一出生,就有跟身邊人溝通的意願,能“聽懂”身邊人的話。

首先,孩子的聽懂與大人的聽懂不一樣,我們很大程度依賴語言來聽懂對方的話語,而嬰兒其實出生就是社交大人,會通過他聽到的聲音來分辨人甚至人的情緒,剛出來的嬰兒看不清你的臉,到時他就是能分辨這個是媽媽。


其次,隨著嬰兒成長,嬰兒能捕捉大人的反應,孩子的哭聲代表很多意思,他會通過大人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表達,正如孩子想跟父母溝通,到時父母冷淡的反應或者不理睬,長期孩子就不願意再繼續尋求父母關注。


最後,等嬰兒會說話,會表達自己的意思,很多大人才覺得終於可以溝通,認為這時候聽得懂,其實就是誤區,其實只是大人太依賴語言,我們已經失去孩子這種能力,只能靠猜測,其實是我們不懂孩子,孩子從小聽懂我們。


職媽育筱娃


我感覺寶寶在肚子裡就能“聽懂吧”!我懷孕六個月的時候孩子用踢得我肚子痛,有一天我就說寶貝你消停下吧!你把媽媽的肚子踢痛了,你乖乖的在媽媽肚子裡成長,不能折騰媽媽喲!後來幾天就都不踢我,偶爾感覺到她在肚子裡翻身一樣,但是比之前溫柔多了,之前每次動的時候我的肚子就鼓起一個大包,疼死我了。


以後每次感覺到肚子裡在動我就和寶寶說話,感覺到好有趣,比如有一次我老公好幾天不在家,我一個人晚上就很怕,我就和寶寶說媽媽想爸爸了,寶寶想不想爸爸呀!寶寶想爸爸我們就打電話給他吧!寶寶就輕輕的動一下,表示她也想爸爸。

後來生下來一個月後爸爸就出去上班了,我一個人帶兩個孩子,那天兩個孩子一起哭都要我抱,我抱著一個再哄著嬰兒車裡那個,我就給寶寶們說,寶寶啊!你們一定要乖乖的喲!爸爸要出去掙錢,媽媽沒辦法同時抱你們兩個,你們要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從那以後我家孩子一個哭另一個就望著她,貌似再說你不乖,你沒看見媽媽都很忙了麼?然後就兩個寶貝坐在嬰兒車裡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嘴裡咿咿呀呀的不知道說些什麼?但是都不哭了。


涼山柒妹


我家也有一個還在吃奶的寶寶,現在還不到百天。

我很喜歡跟寶寶講話,也很早就開始了跟寶寶的碎碎念。

給他餵奶的時候,我會先跟他說,媽媽給你吃奶了啊,好好吃,吃飽飽。

哄他到床上睡覺的時候,我也會跟他說,媽媽愛你,好好睡一覺吧。

我老公問:你這麼跟他說,他能聽懂嗎?

可我想,他至少能看到我的嘴巴在動啊,他專注的看著我的時候,我就覺得很欣慰。就這樣,多跟他說話,跟他聊天,成了我的一種習慣。

慢慢地,我發現他能夠跟我有互動了:

一開始,是盯著我的嘴巴看;後來是追著我的聲音走;從兩個月左右,就開始嗯嗯啊啊的有回應;現在他已經主動能夠跟我“逗”了,我跟他說什麼話或者給他唱童謠,他都會咯咯的笑。

所以,在我看來,嬰兒從什麼時候開始能夠聽懂大人的話,跟大人有很大的關係。

大人越早開始跟他講話,每天跟他講話的次數越多,孩子“開竅”就越早,就越能夠對大人的話作出回應。

您同意我的觀點嗎?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頭條認證的育兒作者,在悟空問答和頭條號上持續分享原創走心的育兒經驗,曾獲得悟空問答優質問答獎,並兩度獲得頭條號原創文章禮遇獎金。

小公主變形計


導讀:嬰兒多大能理解大人說的話?什麼時候能接受簡單的指令?什麼時候開始說話?

一般生後8個月左右小寶寶就能理解大人說的話了,晚點的一歲左右。

生後八個月左右發育快的寶寶聽見爸爸媽媽叫自己的自己的名字就會回過頭來。說明到了這個時期,小寶寶已經慢慢了解爸爸媽媽說話的語感了。

現在我兒子也快八個月了,一聽到我叫他,就會回頭瞪著雙大眼睛撲閃撲閃地看著我。

這個時期聽到否定詞,如“不”字會有動作暫停的反應,會伸手求抱抱,能模仿家長的部分動作,如“飛吻😘”等。


但是這個時期即使叫了不同的名字,也會回頭看對方,所以在理解語言這一點上還是不確定的時期。

出生後9個月左右會模仿爸爸媽媽,會揮手說“拜拜”。即使沒有完全理解的意思,也知道在什麼時候使用。

記得一個動作會反覆做,當得到家長的表揚會開心賣力地重複表演。

會注意別人說話,對名字以外的簡單詞語有反應,如“拜拜”、“不要”、“可以”等。

能接受簡單指令,當我們叫他撿指定的玩具,“給我”,他也會做了。


出生後10個月左右,小寶寶能察言觀色,會叫爸爸媽媽,會說“不”,“拜拜”並能配合動作。

當家長說“把玩具拿給媽媽”,小寶寶能聽懂並拿玩具過來。

發育快的小寶寶,出生後9個月左右就開始說話了,但大約有一般的嬰兒在1歲左右才開始說話,在1歲半左右,幾乎所有的嬰兒都會說話了。

多說嬰兒用語,會促進小寶寶語言的發展。平常就配合一下小寶寶說嬰語,儘量多交流。

日常生活以實況轉播的方式多跟寶寶交流。比如,比如換尿片時,一邊做動作一邊說“B仔,我們換尿片咯”,又如爸爸要外出或上班了,揮手跟寶寶道別,並說“拜拜”或“再見”,慢慢地小寶寶就明白什麼意思了。

轉載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美媽很帥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一般來說,6個月左右的小寶寶就能聽懂大人的話了:

1、 在媽媽肚子裡時,寶寶就熟悉了爸媽的聲音。

2、 寶寶的聽力發育開始得很早,胎兒階段聽力就發育了,出生後聽力發育得最快。這是他聽懂大人說話的基礎。

3、 嬰兒期是兒童語言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只要是聽力正常的寶寶,其實每天都在聽大人說話,傳入大腦留下痕跡。

4、 建議爸媽從寶寶很小的時候(可以是出生後)就經常和他說說話,刺激寶寶的語言發展,6個月左右積極回應寶寶的咿咿呀呀,說什麼隨意。

5、 也可以買一些能播放兒歌、故事、詩歌等的電子玩具,適當播放給寶寶聽。

6、 天氣好的時候多帶寶寶出去走走,讓他多接觸外界的各種聲音,也能刺激寶寶大腦的發育。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由於母語的特點會影響嬰兒語言的發展,因而我們在這裡專門對漢語寶寶的情況做分析:

漢語有一定獨特性,比如:漢語以音節為主要分析單位,而不是音素。相對英語,漢語語音結構簡單,同種語音主要由聲調辨義(如吃、遲、尺、斥)等。

那麼,對漢語寶寶來說,怎麼樣才算是聽懂大人的話呢?

如果“聽懂“是指:能夠捕捉到大人的說話的聲音,做出一定反應,那麼寶寶一出生就可以;

如果“聽懂“是指:能夠理解大人的語氣(生氣、愉快等),那麼寶寶大多在4個月之後可以;

如果“聽懂“是指:能夠分辨出詞語的意義,理解大人講話的內容,那麼寶寶一般在10個月之後可以。(圖自Shutterstock)

具體來說,嬰兒的語言感知能力發展有三個階段:

1. 辨音(0-4個月):能夠感知、辨別單一的語音,如“啊”、“哈”等

出生12天左右,嬰兒能夠從各種環境音中,辨別出人聲;24天左右,嬰兒可以能感知不同人的聲音特點(語音的音高、音量、音色等),可以對父母和不熟悉的人做出不同反應;2-4個月,逐漸可以辨別出單一的語音。

2.\t辨調 (4-10個月):開始注意到語調,體會話語聲音的社會意義

這個時期的嬰兒,對成人說話時表現情緒態度的語調變得敏感,逐漸能夠區分“愉快的”、”冷淡的“、”憤怒的“的語氣。

這階段,嬰兒根據成人的語氣做反應,而不管語義。比如,成人用惱怒的語調說”寶寶,我們喜歡你“。寶寶就會因為“惱怒的“語調感到害怕。

3. 辨義(10-18個月):逐漸將語音和語義聯繫起來

隨著對父母所說的某些詞 , 如“牛奶”、“蘋果”、“ 花” 等作出正確反應之後 , 寶寶漸漸地在感知人們說話時,將語音和語義聯繫起來。0-1個月的嬰兒大約可以理解10個左右的表示人稱、 物體和動作的詞。

12個月之後的,嬰兒會對語調和語義的聯繫開始建立。比如,成人用惱怒的語調說“寶寶 , 我們喜歡你”,嬰兒會表現出詫異、 困惑的行為反應, 好象覺得“既然喜歡我, 幹嗎還對我這麼兇?”。

當寶寶能根據家長的語調錶現出微笑或是害怕,能夠發出類似“ma-ma“的時候,較多家長會認為孩子能聽懂大人說話了。其實,這時候寶寶大多隻能聽懂大人的語氣而已。如果想要寶寶能理解詞語的意義,那一般還需要再等幾個月。(圖自Shutterstock)

接下來,也簡單介紹下嬰兒口語的發展,相應的也分為三個階段:

1. 單音發聲(0-4個月):起初寶寶主要是哭叫,然後漸漸學會了調節哭叫聲(音長、音量、音高)來表達餓了、要抱抱等不同需求。從兩個月開始,嬰兒開始發出一些單音,開始“依依啊啊“。

2. 音節發聲(4-10個月):這階段寶寶開始能夠發出雙音節或多音節,發音也更像我們說話了。開始能發出“ma-ma”(類似“媽媽“)的聲音了。

3. 前詞語發聲(10-18個月):在這個階段,寶寶的發音開始有了漢語的味道。發音時開始有重音、開始有聲調了。

以上。


歡迎關注頭條號"家有寶寶學心理”——全網超過 400 萬用戶信賴,專業 的親子育兒心理社區,陪伴你和寶寶幸福成長。

參考文獻:

1.周兢. (1994). 漢語兒童的前語言現象. 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5-50.

2.宋新燕 & 孟祥芝. (2012). 嬰兒語音感知發展及其機制. 心理學進展. 20(6). 843-853.


家有寶寶學心理


嬰兒多大能聽懂大人的話?其實這是因人而異的,每個寶寶由於發育的快慢以及接受的環境及教育不同,因此,多多少少會表現出一些差距。

嬰兒多大能聽懂大人的話

其實嬰兒要聽懂大人的話,需要經歷幾個階段。



  1. 三個月左右意識到大人在說話:嬰兒大概3個月左右,可以意識到大人在張嘴說話,有時在大人說話的時候,寶寶還會咿呀咿呀得跟大人進行簡單“交流”。
  2. 六個月左右可以察言觀色:6個月左右的寶寶雖然聽不懂大人在說什麼,但是他們可以根據大人的表情來判斷其喜怒哀樂。我家二寶現在快6個月了,在這之前,我有時候逗她,故意做出生氣的表情,然後她哇的一聲就哭了,她一哭,我趕緊哄她,她看我在笑就又不哭了。

  3. 十一個月左右的寶寶能聽懂大人簡單的話:大概在寶寶11個月左右,就可以聽懂大人說的比較簡單的話。不過也有的寶寶會更早聽懂大人的指令。記得我家大寶好像9個月左右,我們拿給他一瓶飲料,說打開,然後他就會做出擰瓶蓋的動作,這說明,他已經能聽懂一點大人簡單的指令的。

其實想讓寶寶更早聽懂大人的話,家長應該跟寶寶多交流。具體方法為



  1. 跟寶寶多說話:寶寶小的時候,可以讓寶寶看著大人,然後大人溫柔得跟寶寶說一些簡單的話,比如叫媽媽,寶寶真乖之類的。而等寶寶再大一點的時候,大人可以拿幾本小書跟寶寶說這是什麼什麼,或者給寶寶講故事等等。
  2. 給寶寶一些簡單的指令:大人比如想要測試寶寶究竟能不能聽懂話,比如平時多給寶寶一些簡單的指令,比如伸手、拿著、吃吧、抓著等等。這些其實還可以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總之,多跟寶寶說話,交流,寶寶也能早一點聽懂大人的話。


學而時習之育兒


嬰兒聽懂大人的話需要經歷兩個過程,一個是動作期,一個是語言期。

每個寶寶都會經歷一個動作期。

在還是胎兒的時候,寶寶就會對媽媽的撫摸進行揮手動腳回應;他們還會通過拳打腳踢向媽媽表示抗議。

出生以後,前幾個月,寶寶主要還是在動作期。加上他們視力、聽力都還在完善發育的過程中,所以,通過動作去和寶寶交流,更有效。

6個月以後,寶寶開始進入語言期。

其實6個月並不是一個準確的分割線,因為寶寶出生開始,就在進行語言的學習。但是相比較前6個月,動作要比語言更有效,而且感官發育還不足支撐寶寶們進行語言訓練和理解。從6個月開始,寶寶們進入了語言訓練高速期。

這個時候,爸媽會發現,寶寶除了可以叫出爸爸媽媽以外,他們自己玩的開心的時候也會嘟嘟囔囔,一個人說話。爸媽可以把動作、顏色、遊戲、兒歌配合起來,讓寶寶更容易接受,語言發展能力也會更強!

1歲左右,寶寶就完全可以聽懂大人的話了,甚至有很多寶寶在10個月左右就可以聽懂大人的話了。

這個時候,他們的單詞量還很少。簡單的圖案、顏色、親人他們可以對號入座,再複雜的話寶寶還是理解不了。

爸媽可以簡單的和寶寶說一些單詞,但要說正規的普通話,而不要學著說“寶寶話”。如果一直和寶寶說“寶寶話”,那等寶寶真正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他們會面臨著語言二次學習,會增加困難。比如,吃飯,不要覺得可愛好玩,說吃飯飯。

寶寶發育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個階段好玩的地方。手舞足蹈的動作期,奶聲奶氣的語言期,和寶寶多交流,樂在其中!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帶娃的那些事


嬰兒多大能聽懂大人的話?

其實,當嬰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聽懂”大人的話了,他在孕4個月的時候聽覺開始發育,孕5個月的時候聽覺越來越發達,能夠“聽懂”大人的話,當聽到不喜歡的聲音的時候, 他會皺眉頭,嚴重時還會以頻繁的胎動來反抗難聽的聲音。



嬰兒在出生的那一刻,開始感知這個世界,尤其喜歡媽媽充滿愛的溫柔的聲音,每次鬧覺哭泣的時候,聽到媽媽的聲音會特別開心,停止哭泣,能夠在媽媽的歌聲裡安心的睡覺;而且此時他們特別喜歡聽聲音,尤其是小小的聊天的聲音(不要吵鬧噪音),記得叮麻坐月子的時候喜歡跟叮姥姥聊天,每次聊天的時候需要抱著哄睡的叮叮都會聽著聊天的聲音自己就睡著了,而且睡得特別安穩。

隨著時間增長,嬰兒雖然還不理解話的意思,但是他能夠分辨出大人的“語氣”,感覺出不同的情緒,比如高興、傷心、愛、關心、焦慮、生氣等等。當“聽”到媽媽累了,他會變得特別乖巧,當“聽”到媽媽很高興,他也會變得特別興奮,當“聽”到媽媽愛他,他會感覺特別的幸福,當“聽”到媽媽生氣,他會哭鬧會焦躁,所以說不要以為嬰兒小聽不懂,其實他能夠清晰的感覺到,媽媽們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用快樂的積極的態度面對嬰兒。



當嬰兒4個月大時,他能聽出自己的名字,聽懂“媽媽”等稱呼;當嬰兒6個月大時,他已經掌握了“只要你哭,有人在乎”的交互式要領;當嬰兒8個月大時,他能明白一些簡單的話,比如不行或別碰;當嬰兒9個月大時,他對詞彙會特別好奇,非常喜歡跟著媽媽一起“啊啊啊~”的說話;當嬰兒11個月大時,他會用簡單的“啊啊啊”來指使大人做事情,比如“啊啊”走這裡,“啊啊啊”去那裡;當嬰兒12個月大時,他記住了爸爸媽媽的名字,學會了喊“媽媽”。

所以說,嬰兒都是聰明的,他們的感知能力學習能力非常強,想要寶寶更聰明的家長,可以從嬰兒時期開始實施教育,用心多陪伴孩子,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孩子,陪他們一起長大。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我會繼續跟大家分享更多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๑>؂

叮麻育兒


嬰兒多大能聽懂大人的話?

胎寶寶四個月的時候聽力系統開始發育,那個時候她就具備了聽的能力了,當爸爸趴在肚子上說話,逗他的時候,明顯能看到寶寶的移動,說明寶寶確實接受到了這個消息,這時候就可以認為寶寶會聽的懂了。

一:正常情況下,寶寶在四~六個月時候會回應爸爸媽媽的呼喚了,也知道爸爸媽媽叫她名字的時候轉頭看著爸爸媽媽

二:到了7-8個月會理解爸爸媽媽簡單的話語,比如說吃奶,再見!換尿布。餓了。會用揮手說再見,會鼓掌做歡迎了。我家閨女說她好厲害哦!會自己鼓掌起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會的?一天到晚爸爸,爸爸,媽媽,媽媽!讓她去拿平時看的書,懂的找了。

二:到了9-10個月,有的寶寶就開始學說話了,我家閨女9個月會說的話有爸爸媽媽哥哥,再見,謝謝,姐姐!妹妹!cat蹦,bird bear b開頭的音能說好幾個了。一天到晚咿咿呀呀說個沒完。自己拿著書也學我們一樣用她自己的語言念著。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好玩了。會模仿爸爸媽媽說話了,非常認真的看著你的嘴巴發音。昨天教她用舌頭左右轉動,發出呃呃勒的聲音,一下子就學會了。這個月份聽的懂挺多爸爸媽媽的話了。所以這個階段給孩子看書是最好的語言輸入,畢竟我們平時用的語言不過就那麼幾句。

三:10~12個月,這時候寶寶的本領更強了,能說許多單個字。會看圖認圖了。會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了。會主動和爸爸媽媽玩捉迷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