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EA為什麼是最差公司?

用戶1606358007


EA之所以被稱為最差公司是因為2012年、2013年、2016年,三次奪得了美國消費者網站的年度評選的最差公司,要知道這個評選不是選遊戲界最差公司,是選全美國所有領域裡面最差公司,而其他競爭對手有2014、2015年獲勝的康卡斯特(美國一家主要有線電視,寬帶網絡及IP電話服務供應商),也就是美國的中國電信。


基本上大家對EA的不滿就兩條:搶錢和毀別人。


1、搶錢

一般來說EA沒有把自己當成遊戲開發商,而是一個企業,而且非常喜歡將玩家視為儲蓄銀行,雖然本身的遊戲的價格已經不便宜了。但是還是發佈許多不完整或者破碎的遊戲,例如你買個EA的搖錢樹遊戲,模擬人生20美金左右吧,摺合人民幣200左右吧,但是你不僅要買本體,還要買DLC,這就算了,EA還喜歡拆賣DLC,基本上一個一個DLC就能買的你身無分文,最後一個200塊錢的遊戲可以玩成2000塊錢的遊戲。


2、毀滅者

EA有的時候趕時間,所以遊戲有BUG就直接放出來,例如模擬人生髮布後,玩家無法訪問遊戲,因為遊戲需要連接到服務器,而服務器尚未準備好應付流量負載,擠不進去遊戲是正常的事。反正收到錢比較重要,錢現在必須賺,遊戲可以以後再做完。


還有EA收購的那些大神公司,1998年收購了Westwood Studios,2013年倒閉了,人家的作品有紅色警戒啊;2011年收購寶開PopCap,植物大戰殭屍1,火的不要不要的,EA拿回去後,2就爛的不要不要的,沒有錢就不要玩了,搞的我以為是什麼國內遊戲小作坊生產的冒牌貨。並且以後再也沒有毛毛球和祖瑪以及寶石迷陣這樣經典的小遊戲了,最後2017年寶開裁員了。更不要提惡意收購Take Two 的事情了,要不是失敗了,都不知道現在文明還能不能玩。

EA的獲得最差公司說明一點,糟糕的客戶服務是一種比毀滅生命更重大的罪過。即使這樣,EA獲獎以後還是在美國著名遊戲新聞網Joystiq發表了一份聲明:“我們確信銀行、石油、菸草和武器公司都放心了,他們今年不在名單上,我們將繼續製作獲獎遊戲以及全球超過3億人的服務。”不過最近EA也開始反思這些,並且開起了玩家至上的模式,股價貌似漲的也不錯。


這是一個最差的公司,這也是個最好的公司。我們對EA的熱愛是難以掩飾的,要不就不會一邊罵,一邊去把DLC補齊。那麼多遊戲公司,玩別的不行麼,非要自己找虐幹嘛。我們作為一個玩家衷心的希望EA能做出更多更好玩的遊戲,就是價格能便宜點麼?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歡迎大家來任玩堂和我一起討論有什麼好玩的EA家的遊戲。


PS:歡迎小可愛們微信搜索“任玩堂”或“appgamecom”關注任玩堂微信公眾號,更多新遊資訊盡在任玩堂!


任玩堂


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亮出這兩個logo.

熟悉遊戲的小夥伴們肯定都不陌生,上圖就是被評為最差的兩家遊戲公司“育碧”和“EA”

題主的問題來源,應該是2012年美國藝電(Electronic Arts ,簡稱EA)第一次在美國消費者網站的年度評選中被選為當年美國的最差公司,一年之後蟬聯桂冠,並在時隔三年之後的2016年達成了三冠王成就。

因此題目的細分應該是EA為什麼是全美最差的公司。

先來抖個機靈:因為育碧在法國...

EA和育碧兩家遊戲公司,都有一個讓廣大玩家都不滿的缺點:半成品遊戲。

這就像我們很多愛看小說的讀者們,認真的追一部連載小說,作者突然太監了一樣。

除此以外,渣優化,渣服務器,BUG冷不丁的突然出來等毛病都被玩家一直詬病。

EA想贏取更好的銷量,佔據遊戲市場,於是就要避免與其它優質的遊戲發生衝突,比如戰地系列就想趕在實名召喚前發售,FIFA系列就想趕在實況足球前發售,把許多半成品遊戲銷售,影響了許多玩家的遊戲體驗,辜負了許多玩家的期待。這些對於一個遊戲公司來說,都是不討玩家喜歡,使玩家厭惡的。

因此一個以競爭對手為目標只顧著衝刺銷量的遊戲公司,被評為最差實至名歸。

當然我們追溯根源來看,在80年代EA還可以看作是一家遊戲製作公司,但到了90年代,公司的風格就變成了買買買,關關關,瘋狂收購遊戲工作室,然後發行遊戲,然而收購來的工作室因為各種莫名其妙的原因關掉,國內玩家最熟悉的西木(westwood)就是典型代表,經典的《命令與征服》系列目前還是遊戲銷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但在EA手裡就是活不久,除此之外還有Bullfrog(開發《主題醫院》)的、Maxis(開發《模擬人生》)等等工作室都被EA玩死。

整個90年代EA靠著極強的發行能力和銷售渠道賺了不少錢,但是基本上沒什麼創新能力,靠著手上的老IP和體育遊戲,一年年的炒冷飯圈錢。

2007年裡奇蒂諾被任命為EA的CEO,這對於EA來說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裡奇首先意識到了傳統的光盤售賣模式必將被淘汰,未來的遊戲市場在互聯網,同時他也大刀闊斧的優化EA的人員,兩年內辭退了1500名“不適應變化”的員工,為EA在遊戲製作、銷售模式上進行了大換血,經典IP《質量效應》和《戰地》也是在那一時期推出。


從這點來看,EA還是個有良知有理想的好公司,適度圈錢,不忘提升品質。但玩家就是不買賬,“我會買EA的遊戲,但我覺得EA真的爛透了”,這種想法讓EA的高層頭疼不已,而“EA買DLC送遊戲,育碧買Bug送遊戲”幾乎是遊戲行業裡最古老的梗。

EA每次獲得“最差公司冠軍”的時候都會有高管出來訴一通苦,比如我們為了和玩家溝通真的組建了龐大的客服團隊,玩家的意見我們每一條都有看哦,並且採納了很多,我們的分析團隊也是業內最棒的,都是為了你們玩的爽,你們這樣對我們雖然很不公平但我們仍然會繼續滿足你們之類的。

農藥俠覺得雖然EA走過一段時間圈錢炒冷飯的彎路,但已經及時悔改並且態度誠懇,相比於大把只想著圈錢的國內遊戲公司,還是很良心的,“全美最差公司”的獎項多少有玩家戲虐EA的成分,你怎麼看呢?


能叔觀點


這裡是小鑫說遊戲,我是小鑫,一個專注遊戲領域的答題人。

在瞭解EA為什麼被罵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EA這個公司。



美國藝電公司(Electronic Arts,NASDAQ: ERTS,簡稱EA),是全球著名的互動娛樂軟件公司,主要經營方向是各種電子遊戲的開發、出版以及銷售業務。EA建於1982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城。截至2009年,EA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均設有分公司或子公司,世界各地的僱員總數達7320人。代表作有《戰地》、《極品飛車》、《FIFA》、《模擬人生》、《質量效應》等著名遊戲。

看完它的簡介後是不是有疑惑,為啥這麼好的一個公司被很多人痛罵呢?那接下來來看看第一個原因:坑錢。


上圖就是網上比較著名的一個調侃EA的梗,EA經常通過推出資料片來坑錢比較著名的就是《模擬人生3》那可是無窮無盡的資料片啊。用資料片坑錢,可以說是EA的獨門絕技了。

原因二:收購別人工作室之後把人家領導黃了。這是各位玩家比較痛恨EA的一點。EA曾經收購過很多具有潛力的工作室,如牛蛙、西木頭等。收購之後EA卻關閉工作室解僱僱員。emmm,搞不懂。

原因三:一切向錢看,一切遊戲方案都得是穩妥賺錢的,否則就是費案。

原因四:賺得盆滿缽滿還抱怨遊戲不賺錢,公司都快倒閉了。

原因五:炒冷飯,缺乏創新。去看看《瘋狂橄欖球》系列出了幾部就明白什麼意思了。

原因六:EAvs玩家——二手遊戲戰爭。

上面就是EA名聲不太好的原因,但是EA的《戰地》系列確實不錯,不過EA卻不怎麼在意中國玩家(貌似好多遊戲公司都如此)。想想他那全美最差遊戲公司三連冠的成就就不是一般公司能達到的。最最重要的一點:EA全美最垃圾,是因為育碧在法國(育碧:哎嘿?)。


小鑫說遊戲


國外媒體有過一句調侃,就是“為什麼EA是全美最差的遊戲公司?因為育碧是法國的。”其實EA並不差,只是EA的公司文化或者是戰略過於注重效益罷了。只要一看到能掙錢的遊戲IP,EA就會買過來,一旦這個遊戲IP不能掙錢了,就會被EA果斷拋棄,其中就有不少經典的遊戲IP被EA搞死了,EA才會被美國網友稱作“全美最差的遊戲公司。”


我書讀的少不會起名字


極品飛車 你看看! 模擬人生 你看看! 不要問 你自己去玩玩 細心體會每一作如何從弱雞進化到強壯再到弱雞再到想爬都爬不起來的殘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