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嘉興史上最大的房屋徵收項目正式啟動

昨天,市區東塔路片區房屋徵收最後一隻靴子落地,南湖區政府正式發佈關於這一片區的房屋徵收決定,此後將進入推選評估公司、入戶評估、簽約等各徵收流程。

東塔路片區位於市區甪里街北側,雜亂分佈著民豐廠和當年冶金廠的職工宿舍,房屋建築年代久遠,基礎設施落後,隨著嘉興城市有機更新步伐的加快,這一片區的房屋徵收改造被提上日程。

近年來,當地居民遷出意願強烈,在此前進行的房屋改造意願徵詢中,居民同意率達到99%。此次房屋徵收涉及居民及部分企業共1499戶,是嘉興史上最大的房屋徵收項目,若順利實施,這些居民將有望藉此改善居住環境。

政府發佈房屋徵收決定

東塔路片區是民豐廠和當年冶金廠的所在地,見證了改革開放之後嘉興工業發展的一段歷史。如今,這裡多為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建造的老樓,由於建造年代不一,缺乏整體規劃,很多地方牆體破損嚴重,加上蛛網般的電線、電纜橫七豎八地盤亙在頭頂,一切顯得雜亂無章。

據瞭解,東塔路片區房屋徵收工作自去年啟動以來,順利完成了調查摸底、改造意願徵詢、未經登記產權建築調查認定、補償方案徵求意見、風險評估等一系列工作,目前,開展房屋徵收時機成熟。

昨天一早,東塔路片區各個居民區的公告欄裡,都貼上了《嘉興市南湖區人民政府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決定》,以及各地塊的範圍紅線圖和房屋徵收補償方案。

東塔路片區徵收範圍東至中環東路,南至甪里街,西、北至原嘉冶集團廠區,被劃分為東塔路、民豐新村、民豐四村、冶金新村、許安村5個地塊,共涉及居民及部分企業1499戶,是嘉興開展房屋徵收工作以來最大的一個項目。

政府發佈徵收決定的消息傳得很快,昨天上午,不少居民走進了設在民豐醫院東側的房屋徵收現場辦公點,向工作人員諮詢相關事宜。

74歲的雷朝陽從工作人員手中領到了《房地產評估機構選擇意見書》和《告知書》。他和老伴住在民豐四村,這是他們1991年分的房子,一晃20多年過去了,新房子住成了老房子,自己也熬白了頭。當得知自己的房子被列入了徵收範圍後,老雷很高興,“政府徵收房屋,順帶也能把我家的居住條件改善了,我絕對不拖後腿。”

房產評估機構推選工作鋪開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像雷朝陽這樣希望改善居住條件的居民還有不少。但是,他們的願望若要達成,必須滿足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所在地塊的簽約率必須達到95%以上。

根據《嘉興市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辦法》規定,房屋徵收部門和被徵收人簽訂補償協議時會附帶一個生效條件,即:在簽約期限內簽約比例達到95%(含)以上的,補償協議生效,如果達不到95%,補償協議不生效,而政府發佈的徵收決定效力也會終止。

“所以,無論是從政府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民生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意願角度出發,達到95%的簽約率是關鍵中的關鍵。”市房屋徵收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房屋徵收終止已有先例,比如在此前杉青閘片區房屋徵收項目中,就有一個地塊由於兩戶居民沒有簽約,導致簽約率未能達到95%,項目被迫終止,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意願落空。

當然,事情要一步一步來,接下來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推選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由推選出的評估機構對各家各戶進行入戶勘查評估,出具評估結果,然後再進入簽訂補償協議流程。

目前,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參選名單已經確定,市房屋徵收服務中心正在向每戶被徵收戶送達《房地產評估機構選擇意見書》和《告知書》,被徵收戶要從中選擇一家。7月2日上午9點,該中心將邀請公證機關、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代表,現場見證評估機構選票的開箱計票工作。

此外,簽訂補償協議的期限從評估機構確定的那一天算起,根據徵收地塊居民戶數的多寡,各地塊簽約時間為45天或65天,簽約截止日為2018年8月16日和9月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