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柏林馬拉松賽記

原文@馬拉松Sean 載於中讀App

柏林馬拉松賽記

但凡跑馬拉松的人,都會有兩個大目標。第一個是全馬跑夠100個,塑得“百馬王子”金身;第二個就是跑完“六大”。身為世界馬拉松大滿貫(World Marathon Major ,縮寫WMM,即圈內所稱的六大)聯盟創始成員之一,柏林馬拉松素以海外選手中籤率高、冠軍成績優異而聞名於世。我跑的第一個六大,就是柏林。

2016年,我還擔任過柏林馬拉松的官方解說員。鏈接在此

http://t.cn/RcmizN8

柏林馬拉松賽記

同屬六大,倫敦中籤率只有2-3%,柏林則是慷慨的兩位數。與國內比賽200元人民幣上下的報名費相比,柏林馬拉松的107.21歐元不可謂不高,但仍讓幸運中籤的跑友們趨之若鶩(這是基礎價格,存包、刻字等服務也有打包價)。假使沒有中籤、又非常想參加的話,可以選擇慈善捐款獲得名額或者合作方付費購買名額+住宿的套餐,如跑者之旅、中國馬拉松網、萬達旅遊、來跑吧、炎爾體育等。萬一臨時有事去不了,柏林馬拉松也有人性化安排,可以申請保留名額至第二年,不用再抽籤。

柏林馬拉松賽記

柏林馬拉松每年的舉辦時間都是9月的最後一個週日,我在參加完悉尼馬拉松之後,馬不停蹄地經停香港、北京、阿布扎比,接力轉機趕往柏林。北京適逢雷暴,航班延誤,阿布扎比只得改簽次日。到了柏林已是開賽前一天,安頓好住宿抓緊出門去領裝備。在酒店大堂門口遇到了同來參賽的歌手許飛,她正忙著吃冰激凌呢。

柏林有好幾個機場,賽前領物品的展會就安排在其中的一個,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馬拉松展會之一。穿過彎彎繞繞的上百家贊助商、裝備生產商的展臺,一次次被琳琅滿目的打折商品所誘惑,能堅持到最後不松錢袋子的實屬少數。在展臺的最裡面,才是領取參賽物資的區域,所有的號碼布都是隨用隨打,免去了志願者翻箱倒櫃之虞。在這裡,還要在手腕熱壓上一次性手環防作弊。檢錄的時候,只有手環完整的選手才能參賽。

柏林馬拉松賽記

賽道起點和終點位置很接近,加之柏林的交通非常發達,住在地鐵沿線就很方便往返起終點。地鐵票最好提前購買,有單次、一日通票、多日通票等。雖然一般無人查驗地鐵票,但如果被抓住是要罰款並在出入境系統中留下記錄的。

近幾年參賽人數眾多,接近6萬人之巨),需要按照報名時填寫的個人最好成績和預估完賽成績分區起跑。關門時間為6小時15分或6小時30分,分A-H,8個組。最慢的H區的選手通過起點時,距離發槍往往已經過去了半個多小時。不過不用擔心,更不用跨區提前出發,比賽是按照芯片通過起點的淨時間計時的。遙想1974年的首屆比賽只有286人參賽,1985年才首次過萬,2008年突破3萬大關,2012年突破4萬。

柏林馬拉松賽記

魚貫通過起點後,左近就是著名的國會大廈,之後穿過大蒂爾加滕公園。賽道約800米處是著名的勝利紀念柱,這是紀念1864年普法戰爭勝利所建。柱頂的維多利亞青銅雕像高8.3米,重350噸,為繳獲的戰利品大炮熔化後所鑄。柱總高67米,是賽道途徑的第一個地標建築。高大的紀念柱讓不少選手在此駐足拍照。

柏林馬拉松賽記

轉過街角,就跑上了六月十七日大街。1953年6月7日東柏林工人在此地大遊行,遭到了鎮壓,因此得名。11到12公里處為卡爾·馬克思大道。路過柏林牆遺址和馬克思、恩格斯雕像的時候,我不禁哼唱起蠍子樂隊的《The Wind of Change》和《國際歌》。

柏林馬拉松賽記

選帝侯路堤位於33到34公里。“選帝侯”這個詞既高貴又陌生,它跟1356年的紐倫堡“金璽詔書”有關,分世俗和教會兩種,共7人,地位相當於當時的政治局常委。再往前跑一段,會看到非常好認的地標性建築威廉皇帝紀念教堂。這座教堂的綠色尖頂是殘破的,且向一側歪斜,記錄了二戰的歷史殘留。38公里經過波茨坦廣場,望文生義,其得名也是為了紀念二戰末期的波茨坦公告。

柏林馬拉松賽記

39到40公里處,會經過萊比錫大街、法蘭西大街和菩提樹下大街,這裡被譽為“德國的香榭麗舍”。接近42公里處,從勃蘭登堡門下跑過,再跑幾百米就到達終點了。2003年後,比賽終點才固定在此處。勃蘭登堡是德皇威廉二世1788年到1791年修建的,目的是紀念普魯士七年戰爭的勝利,是德國統一的象徵。它通高26米,寬65.5米,深11米,由12根15米高的石柱拱衛而成。頂部勝利女神維多利亞像高5米,乘坐四馬雙輪戰車,面向東,手持花環,花環上站立一隻鷹。絕大部分參賽選手都會在這裡拍照留念。我拍照後脫下了鞋襪,準備例行光腳衝線,旁邊的工作人員以為我錯誤領會了終點位置,大聲喊道:“這裡不是終點,前面才是!”

柏林馬拉松賽記

一提到柏林馬拉松的終點,大家都會想到世界紀錄。男子世界紀錄曾7次在柏林寫就,女子世界紀錄也有3次是在柏林創造的。參加柏林馬拉松的選手之所以會創造這麼多好成績,是由於幾方面原因:線路平坦、天氣適宜、獎金高、高手雲集、領跑員給力。

2006年至2009年,處於職業生涯巔峰期的埃塞俄比亞“路跑之王”格佈雷西拉西耶連續4屆蟬聯冠軍,中間兩屆還創造了世界紀錄,風頭一時無二。在他逐步隱退之後,2010至2015肯尼亞選手創造出輝煌燦爛的壓制性統治時代。2011、2013、2014三年間,馬考、基普桑和基梅託連續創造出三次世界紀錄,將其從格佈雷西拉西耶2:03:59秒的Sub204時代三級跳,縮短到2:02:57的Sub203。

柏林馬拉松賽記

2015年,因贊助商鞋墊膠水抹少了,基普喬格大部分時間都是以一種“腳踩祥雲”的姿勢比賽,欣賞直播的段子手們因此冠以他“鞋墊哥”的綽號。2016年,保持著五公里和十公里兩項世界紀錄的埃塞俄比亞“刷屏王”貝克勒憑藉超強的後程衝刺能力和十公里專項優勢,在最後階段發力,追出離世界紀錄僅差5秒的世界第二好成績2:03:03。2017年,“鞋墊哥”基普喬格強勢迴歸,雖然2:03:32秒的奪冠成績離世界紀錄還有36秒的差距,但這已經是全年的最好成績了。還有,這次他的鞋墊沒有淘氣。

柏林馬拉松賽記

女子方面,屬於亞洲選手的高光時刻出現在2000年到2005年,松尾和美、高橋尚子、橋本康子、渋井陽子、野口水木等5位選手連續拿下6屆女子冠軍,野口水木的賽會紀錄保持至今,已塵封12年。女子冠軍自2010年起一直有一個小魔咒,即雙數年女子冠軍為埃塞俄比亞選手、單數年為肯尼亞選手。按照這個趨勢,2018年應該是埃塞俄比亞奪冠!

完賽後第一件大事,就是以自己的方式拿著或咬著獎牌拍合照。因為去年男子冠軍頭像會出現在今年的獎牌上,所以柏林馬拉松每年的獎牌都是獨一無二的。第二件事就是解鞋帶拆芯片,因為芯片需要回收!在每個運動員出口都有一個大桶,把芯片扔進去就可以了。忘記回收要罰款25歐元,土豪請隨意。獎牌的刻字要單獨付費(事先買會便宜一點),完賽T要自己掏錢買,雖然很貴,但是可以穿出去顯擺啊。賽後晚宴憑手冊最後一頁的門票免費入場,但都是冷餐,且人較多,去的話要有心理準備。

柏林馬拉松賽記

跑完柏林可以南下去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那裡正好有每年一度的啤酒節。柏林馬拉松的主贊助商寶馬的總部就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場館的附近,既有厚重的歷史、也有新的黑科技,也值得一看。順便友情提醒一下,德國申根簽證相對嚴格,初次申請一般只給十天以內,因此想多玩幾天的跑友,可以考慮審核更寬鬆的西班牙或者法國。

柏林馬拉松賽記

柏林回北京的飛機上,在影片庫中翻出一部2013年的《迴歸》(又名《他的最後一次賽跑》),是一個空巢老年人參加柏林馬拉松,最終逆襲的故事。上一次看德國電影,還要追溯到《疾走羅拉》。住進了養老院的男主人公忍受不了等死空忍的氣氛,決意和擔任自己教練的妻子再度出山,訓練參加柏林馬拉松。期間各種被鄙視、各種反抗、各種勢力暗流湧動,當然,也有各種溫情和熱淚。影片最霸氣的一幕發生在老夫妻倆去報名柏林馬拉松的時候。接待他們的工作人員公事公辦的告訴他們,報名兩週前就截止了。老伴不甘心,追問了一句還有沒有可能特事特辦,對方說除非你跑進過2小時40分。已經轉身走開了的老漢應聲回答‘跑進過’,用手指著大廳裡海報上年輕時的自己說:“親愛的,我這次柏林馬拉松的冠軍是哪年得的來著?”老伴在工作人員驚愕的表情中朗聲答道:“1953年。”

回到北京後,打開箱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柏林馬拉松的獎牌放到獎牌櫃裡最顯眼的地方,背景的其他一百多塊牌都是陪襯。將來我孫子要是拿著它問我:“爺爺,這是您那年跑的來著?”我可以用深藏功與名的口吻回答:“2015年,那年你爸還沒上小學呢。”

柏林馬拉松賽記

攝影:馬拉松Sean等

本文部分內容發表於《中國之翼》2018年4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