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信師老師的追憶——李芳的中專學生時代

信師老師的追憶——李芳的中專學生時代

  “李芳——桃李芬芳。這雖然是姓名與職業的巧合,卻註定是生命與師魂的永鑄。”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郭克明向記者感慨道,“李芳這個名字,將永遠銘刻在她母校的史冊上。”

信師老師的追憶——李芳的中專學生時代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的老校址位於溮河區申城大道,如今已成了信陽市第一高級中學所在地。走進校園,當年李芳他們上課的工字樓,如今被命名為“工志樓”。

信師老師的追憶——李芳的中專學生時代

信師的幾位老教師在工志樓前回憶

“那就是我們讀一年級時的教室。”86級2班輔導員袁守格,指著位於工志樓二樓一隅的教室告訴我。經過裝修加固,工志樓兩端的教室如今大多被用作信陽一高教師的辦公室。

信師老師的追憶——李芳的中專學生時代

在我和《中國教育報》張利軍記者邀請後,李芳在上中師時的化學老師陶滿慶,政治和輔導員袁守格老師,班主任趙煥德老師,語文基礎知識課老師熊可書一起聚到原信師,追憶李芳老師。

信師老師的追憶——李芳的中專學生時代

“這棟工志樓,我們又叫它木樓,因為它的樓梯、地板,過去走廊的欄杆都是木質的。“現在它已經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了,這就是以前李芳上課的教室。”幾位已退休的老師領著我們來到教室門前。

信師老師的追憶——李芳的中專學生時代

李芳曾經上課的教室

1986年9月1日,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農村孩子相聚在信陽師範學校86級2班,相聚在這間普通的教室。“31個男生,15個女生。”“正值青春瘋長的花季,他們天真、稚氣、羞澀,還帶有離開家鄉和親人的那種寂寞與愁緒。”

“這就是當年所用的黑板,現在上面又加了一層新的黑板,但仍從側邊上看到。”“教室木門,頂層沒變,地板加了一層複合板”幾位老師一眼就看出教室的原樣。

信師老師的追憶——李芳的中專學生時代

熊可書,李芳二年級時的語文基礎知識課老師,至今還保存著他們當年的成績冊。1987年,熊可書從河南大學畢業後到信陽師範學校任教,第一年就接的李芳這個班,當時他也就比學生大5歲。

拿出這本保存完好的成績冊,熊可書翻到其中一頁告訴記者,李芳上學時就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這張已經發黃的成績單顯示:李芳的學號為9號,平時成績考核為18分(最高分20分),期中考試為91分,期末考試為92分,排在全班第4名。

信師老師的追憶——李芳的中專學生時代

李芳中師三年的輔導員、現已退休多年的袁守格說:“當時能考上我們學校的學生,都是在各鄉成績非常出色的。而從李芳的成績來看,說她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也不為過。”

李芳熱情大方,集體榮譽感很強。剛入校後不久,班主任王沂宏老師就指定她擔任班級文藝委員和推廣普通話小組組長。李芳在黑板上抄寫歌詞歌譜、指揮大家唱歌的情形,至今同學們仍歷歷在目。

信師老師的追憶——李芳的中專學生時代

李芳參加班級籃球隊訓練後與教練的合影

  李芳教大家唱歌,學講普通話。在她和其他“推普”小組成員的共同幫助下,不到一學期的時間大部分同學都能講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了。李芳對工作認真負責,不計較分內分外。正是由於李芳和班幹部們的協助,當時我這個沒有經驗的班主任才能順利開展工作。”班主任王沂洪在李芳去世後寫的一篇回憶文章中的這句話,在同學們的追思中也得到了證實。

信師老師的追憶——李芳的中專學生時代

“在李芳的影響和帶動下,86級2班學風好、班風正,同學們的心是最齊的,是全級段公認的最團結、最溫馨、最有凝聚力的文明班集體。”

信師老師的追憶——李芳的中專學生時代

李芳在危急的一瞬間把學生推開,是她的善良和天性使然,也與讀書時學校的教育薰陶、做老師後長期的實踐歷練有很大關係。李芳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的驕傲!

信師老師的追憶——李芳的中專學生時代

這輩子師生沒做夠,來生我們還要做你的老師……”

李芳老師

您,聽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