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9 走訪“白色精靈”種植基地,沒想到背後藏著這樣的故事……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

在題目中提到的“白色精靈”

究竟是啥?

▼▼

走访“白色精灵”种植基地,没想到背后藏着这样的故事……

“白色精靈”就是最珍貴的食用菌之一——竹蓀。

走進種植地

走访“白色精灵”种植基地,没想到背后藏着这样的故事……

近日,封開君慕名前往封開縣江川鎮新興村新賢自然村竹蓀種植基地。

去到現場,我們見到一位剪著平頭裝、戴著眼鏡、皮膚略顯黝黑的年輕人與採摘人員正小心翼翼地將一朵朵的竹蓀採摘下來。

這位年輕人就是封開縣木素菌業有限公司經理——陳嘉龍,畢業於鄭州大學生物技術專業的90後大學生創業新星。曾就職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三項個人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封開縣第一屆青年創業大賽一等獎。

竹蓀與陳嘉龍之間有些什麼故事呢?

我們一起看看

↓↓

為什麼種植竹蓀

走访“白色精灵”种植基地,没想到背后藏着这样的故事……

“我回來種植竹蓀,主要看重竹蓀是最珍貴的食用菌之一,因其體態優美、營養豐富、口感爽脆而被譽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國宴名菜、一種名貴的食藥兼用型保健食品及我國傳統的高檔創匯商品,再加上大學讀的是生物技術,出來工作是在生物技術公司,這些都是激勵我種植竹蓀的最大動力!”陳嘉龍是這樣對封開君說起種植竹蓀的初衷。

走访“白色精灵”种植基地,没想到背后藏着这样的故事……

種植歷程不容易

2015年11月,陳嘉龍放棄了在大城市優越工作環境,毅然回到家鄉封開縣江川鎮新興村村委會新賢自然村。在西江江畔上的竹林下承包竹林,種植10畝竹蓀,併成立了封開縣木素菌業有限公司。

很多村民不理解,甚至也父母都不理解,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幹,偏要回家當農民,更何況種植又是何等的高風險!而他卻是信心滿滿的。因為這裡不僅土質肥沃、沒有工廠,可以為竹蓀種植提供優美的自然環境,尤其是西江江畔上繁茂的竹林,為栽培竹蓀所需腐乾竹、廢竹塊、竹圓下處於腐解或半腐解狀態下的竹葉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而且離封開縣城和鬱南縣城都很近,為竹蓀銷售渠道提供便利條件。

由於竹蓀屬於野生食用菌,經過人工馴化,野生變家種。如何實現這質的變化與飛躍,憑著對食用菌種植的執著追求與食品安全的關注,陳嘉龍與工人一起到竹林平整泥土、挖排水溝、搭建帳篷等諸多工作,並將在大學學到的知識與工作時掌握到技術發揮出來,他更注重於竹蓀的栽培料種類、栽培料處理及栽培技術。

500多個白晝的煎熬、無數次來回奔跑、竹林下陽光與風雨的見證,2017年5月初的一天,當陳嘉龍看到竹林下的基地一朵朵破殼而出,像一個個穿著蕾絲白裙欲翩翩起舞的“精靈”時,他興奮不已,並將把這個消息告訴父母,竹蓀終於在這裡“安家落戶”了!陳嘉龍還把竹蓀拍照下來,發到網上,得到了廣泛關注。

當陳嘉龍將第一筆款交到父母手中時,他們開始相信兒子走的是對的,在默默支持;當陳嘉龍將當天採摘竹蓀的工錢交給村民時,他們開始相信阿龍會帶領其脫貧致富的,無論再忙也會隨叫隨到。

面對2017年7月初20年一遇的洪水,淹沒了他的竹蓀種植基地。但是他的志向沒有被洪水摧毀,在洪水退後,立即投入災後恢復生產工作。如今,陳嘉龍的竹蓀基地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不經歷風雨何以見彩虹,

陳嘉龍種植竹蓀的成功之路,

為現在正在或者想創業的

大學生提供有益的借鑑。

轉自:封開發布

走访“白色精灵”种植基地,没想到背后藏着这样的故事……
走访“白色精灵”种植基地,没想到背后藏着这样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