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領導幹部,謹慎交友!

領導幹部,謹慎交友!

|釋 義| 得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和他相交,那一定要交到激進的人和狷介的人吧。狂者敢作敢為,狷者對有些事是不肯幹的。狂者,進取於善道。狷者,守節無為。

|作品簡介|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戰國前期成書。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現實意義

這句話是孔子的交友之道。關於這一章,孟子有一個說法:“孔子豈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孔子主張為人做事持中庸之道,在孔子心中,“中庸”是標準,是目標。

但是他也知道,真正完全能恪守中庸之道的人並不多。所以他認為,選擇相處的人,即使不能和持守“中道”之人相處,至少也要和“狂者”和“狷者”相處。狂者積極進取,狷者有所不為。這是孔子對人的判斷標準,包含著做人做事的底線,一方面,從自己選擇相處之人而言,要有底線,如果找不到能做到“中道”的人,那至少應當和“狂”者或者“狷”相處。

其二,他認為“狷者”,有所不為,有底線的人雖不及中庸之人,但也有可取之處,一個人雖然進取心差一些,但是知道底線,有所不為,這樣的人還是可交的。

對於領導幹部來講,從政必須堅守底線。如果說創新擔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對領導幹部的高標準,那麼堅守道德規範、紀律規矩和法律法規就是做人為官做事的底線。

其中,清廉就是幹部從政的一個底線。今天,我們把廉潔看作是一種美德,但廉潔應是領導幹部的一個最基本的底線。

中國古人就非常重視做官從政的廉潔品德,不能有一點汙點。《容齋隨筆》中有一首名為《油汙衣》的詩,詩曰:“一點清油汙白衣,斑斑駁駁使人疑。縱饒洗遍千江水,爭似當初不汙時。”意思是說,白衣服要是被汙染了,不管怎麼洗都無法恢復到先前狀態。形象和人格就像一個白袍,要非常珍惜,如果不廉潔染上墨點則一生洗不乾淨,所以領導幹部要慎始慎終,恪守為官清正、清廉的道德底線。

底線是事物質變的分界線、做人做事的警戒線,不可踩、更不可越。黨員幹部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意識,時刻牢記越過底線的嚴重後果,始終警醒自己堅守底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只要能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就能守住黨和人民交給自己的政治責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線,守住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他反覆告誡黨員幹部,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

領導幹部,謹慎交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