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林風眠的初戀,像一片白月光丨畫事

林風眠的初戀,像一片白月光丨畫事

畫事君說

淺 顯 有 趣 的 深 度 藝 術 美 學 幹 貨


@民國畫事所有原創內容版權已交由專業版權機構代理,嚴禁門戶網站、自媒體平臺、閱讀類App等未經授權複製、抄襲或抓取,違者必以法律手段起訴。

偉大的藝術家,往往都有一段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林風眠的人生,就足夠跌宕,這些傳奇而令人痛心的故事,讓他的藝術,都蒙上了一層浪漫主義的憂鬱色彩,就像常玉一樣,甚至連畫花,畫仕女這些美好的事物,都憂鬱地讓人心疼。

林風眠一生最大的憂鬱,都來自女性,首先,是他的母親。

年幼時,林風眠特別喜歡五顏六色的東西,他總求母親帶他去村裡新開的染坊看染料。後來母親受不了丈夫和婆婆的苛待,和染坊老闆私奔,未遂,被村裡人抓起來毒打。

母親被打的渾身是血,林風眠只有6歲,他哭喊著拿起菜刀,要保護媽媽。

人們把他抱走,從此,他再也沒有見過媽媽的面。後來,林風眠總覺得,是自己的錯,如果他不去染坊,母親就不會認識老闆,就不會被打。

原生家庭的陰影,讓林風眠愈發沉默寡言,只能在畫中尋找安慰。

他曾以為他不配擁有幸福,畫裡也盡是沉重的色調,可沒想到在法國留學,不僅觸摸到了西方繪畫的真諦,更遇到了自己的初戀羅達,擁有了一段浪漫、熱烈的愛情。

那段時間,他是幸福的,他的畫裡,也多了柔和明亮的色彩。

可就在他滿心期待未來時,現實的沉重一擊,又讓他跌回痛苦的深淵。


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林風眠中學畢業那年,收到同學林文錚的來信,問他,現在有機會到法國勤工儉學,你去不去?林風眠二話不說,收拾行李就去了法國。

真正到了巴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好,就有多貴。

要交學費,要買畫材,要吃飯,要租房,睜眼閉眼都要錢。

那時候,巴黎的中國留學生都挺窮,但窮也分層次。

像徐悲鴻,窮是窮,好歹有公費贊助。

但林風眠沒有獎學金,他要幹油漆工賺錢,不夠就要靠親戚接濟,但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接濟常常不能按時到位。

在巴黎三年,即便省吃儉用,也是壓力山大。為了省錢,林風眠就和同學們商量,要不就去隔壁德國吧。一戰德國戰敗,經濟差,什麼都便宜。在巴黎只能勉強餬口的生活費,在德國會寬裕很多,能租好房、好車,還能看歌劇。

就這樣,林風眠和鐵哥們林文錚,還有學雕塑的李金髮開始了德國的遊學生活。

愛情,也在街角等待著他。

林風眠的初戀,像一片白月光丨畫事

1923年,在法國學了三年繪畫的林風眠(中)遊學德國,與好友林文錚、李金髮去柏林

說起來,就像是偶像劇的橋段。

林風眠在柏林兌換錢幣時,遇到了一個德籍奧地利裔姑娘,叫艾麗絲·馮·羅達。

姑娘人美心善,熱情大方,畢業於柏林大學化學系,卻喜歡文學藝術,兩人聊了幾句,互生好感。

後來林風眠意識到,這大概就叫一見鍾情。

愛情來了,什麼都擋不住。林風眠德語差,但語言根本不是問題,倆人談戀愛,主要溝通手段是靠翻字典,最後,還閃婚了!

林風眠的初戀,像一片白月光丨畫事

林風眠與髮妻馮·羅達

1924年初,林風眠帶著羅達回到巴黎,夫妻二人在玫瑰別墅六號的一所公寓內,過起了幸福甜蜜的生活。

他們的愛情,像偶像劇一樣浪漫,卻總是在最好的時候,上演一幕反轉。

結婚一年後,羅達懷孕生產,卻不幸感染了產褥熱,那時候沒有抗生素,母子二人最後都不治身亡。

她,是林風眠心頭的白月光

羅達是林風眠人生中的一抹亮色,溫暖了他孤寂的內心。所以羅達的去世,相當於從幸福的頂峰,直接掉進生死離別的深淵,這對林風眠來講,實在殘忍。

林風眠幾夜幾夜睡不著,小時候,他看爺爺刻墓碑,如今他用學來的手藝,親手為妻子羅達刻了一塊石碑,將她葬在巴黎郊區。

回到家,空空蕩蕩,再也沒有歡聲笑語。思念和痛苦難以言喻,林風眠只能用畫來表達。

於是,他畫下這幅《思》。

畫裡有他優雅美麗的妻子,有他無盡的思念,和黯然的痛楚。

林風眠的初戀,像一片白月光丨畫事

林風眠《思》

1920年代·紙本坦培拉·109×78 cm

簽名:林風眠

出版:《人體美》上海光華書局 1929年增訂版

估價:RMB 15,000,000 - 25,000,000

是愛妻的畫像,也是林風眠心中女神的樣子

畫中的歐洲女性,五官立體,容顏美好,捲髮烏黑濃密,慵懶地散落肩頭。她彷彿剛進家門,踢掉腳上的白色高跟鞋,和束縛的外衣,想要靠在沙發上,小憩一會兒。

她單肘撐著靠墊,閉目養神,另一手隨意搭在膝上,雙腿盤疊在一起,豐腴的身材在白色衣裙下半隱半現。我彷彿聞到她周身散發出來的淡淡香氣,透著嫻靜、愜意。

如果不瞭解這幅畫背後的故事,光看這幅畫,我並不會感到悲痛,也沒有一絲情色意味,我只是覺得,她真的很優雅,很美麗。整幅畫,讓我感到很放鬆。

所以我想,畫這幅畫時,林風眠腦海中浮現的,或許不只是他日夜思念的現實中的羅達,而是他想象中的羅達——那是他理想中女性最美的樣子。

其實對於林風眠筆下的女性,我們更熟悉的是他後期的仕女。

這幅女性寫生作品,如此寫實,在他的早期創作中是非常罕見的。

當然這也不奇怪,畫這幅畫時,林風眠才剛剛接觸西方繪畫四五年,還處於早期的學習探索階段。

所以在這幅畫裡,你可以看到,林風眠早期在巴黎第戎美術學院受到的影響。

當時的院長是楊西斯,擅長女性雕塑。而楊西斯的老師是馬約爾,看一下馬約爾的雕塑《地中海》,不難發現,林風眠的《思》,正是傳承自兩位大師的自然主義雕塑風格。

林風眠的初戀,像一片白月光丨畫事

阿里斯蒂德· 馬約爾 《地中海》 1902-1905年作

《思》採用馬約爾雕塑中類似的三角形、對角線的構圖,非常穩定,所以畫面雖然靜謐,但力度卻沒有減少。

以大面積的暗色背景作為襯托,明亮的光線打在女子身上,輪廓簡練概括,細節少,更凸顯肌理的光潔渾圓,女性體態獨有的豐腴柔美,展露無遺。

林風眠的初戀,像一片白月光丨畫事

後來,林風眠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他從導師柯羅蒙那裡,加強了古典油畫寫實能力。所以他《思》中,對女性人體的造型和光影關係,都能把握得很準確。

林風眠的初戀,像一片白月光丨畫事

費爾南德·柯羅蒙 《期待》 1924年作

《思》的色彩,同樣細節少,明暗對比強烈,黑色作為大背景,突出主體膚色,白色的衣裙和高跟鞋相互呼應,藍色的靠墊作為點綴,空間層次分明。

林風眠的初戀,像一片白月光丨畫事

優美如一片白月光,照在觀者的心房。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於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更多精彩內容

這樣的老太太世間不會再有——張大千傳奇女弟子方召麐

畫出倫勃朗之後,人工智能會不會超越趙孟頫和王羲之?丨畫事

抽根菸冷靜一下,猜猜這幅達芬奇能賣多少億?丨畫事

看完這些不說人話的藝術評論,感覺說都不會話了丨畫事

他活了九十多歲,一心一意當了一輩子“花痴”|畫事

這兒有一片拍賣的藍海,最最適合撿漏!|畫事

魯迅筆下,阿Q打進尼姑庵沒搶到的宣德爐,有啥好?丨畫事

評論區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