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靈感來自鸚鵡螺和動植物的細胞結構!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設計賞析


萬眾期待的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已經於2015年在上海正式開放,它由Perkins+Will建築設計事務所全球設計總監拉爾夫•約翰遜設計。博物館面積44517平方米,通過展示一萬多件來自所有七大洲史前古器物,為遊客提供了探索自然世界的機會。

博物館包括展廳、4D影院、室外展覽花園和一個30米高的中庭來歡迎遊客,大量的自然光線透過一個引人注目的玻璃牆投射入室內,該牆的靈感來自動植物的細胞結構。

這個國際競賽的參與者包括了很多世界上著名建築師,Perkins+Will建築設計事務所從競賽中脫穎而出。整體形狀和建築組織的靈感來自鸚鵡螺,它是自然界中發現的最純粹的幾何形式之一。

自然元素通過建築的牆面得到描述,包括中間的代表動植物細胞結構的細胞牆,代表地球植被的東方生命之牆,北部的暗示移動地殼板塊的岩石牆以及表現河流侵蝕的峽谷牆。













這是一個生物氣候建築,因為它通過使用智能建築表面來應對陽光,最大程度獲得陽光和減少太陽輻射。橢圓形院落水池提供蒸發冷卻的功能,同時使用地熱系統來調節建築的溫度,該系統使用來自地球的能源來加熱和冷卻。

雨水從植被屋頂收集,和可回收中水一起存儲在水池裡。博物館所有的能源特徵是展示的一部分,同時也解釋了博物館自身。



博物館位於上海市中心靜安區靜安雕塑公園內。它取代了原來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展覽空間是原來的20多倍,提高了博物館展覽收藏品的能力。







建築師:Perkins+Will 地址:中國上海市黃浦區延安東路260 建築面積:44517.0 m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