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圖片故事:即將失傳“造紙術”


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時的苧麻造紙技藝,曾經被認為失傳。然而在定襄縣蔣村鄉最近卻發現了這種技藝的身影。這裡世代相傳的麻紙製作工藝,正是以苧麻為主要原料,沿襲了漢代以來的傳統技藝方法加工紙張,這在全國造紙行業已不多見。定襄蔣村麻紙具有三大特點,即薄、韌、耐,其功效神奇,是傳統的經濟實用民間用紙。在漫長的歲月裡,它對於人們的生產、生活功不可沒。|主編:劉昱|責編:張春穎 陰豪|山西新聞網特約攝影師:侯晉帥

根據考古發現和有關專家研究證實,純正的優質麻紙可保存1200年以上,可謂“千年壽紙”。

從原料到成品,它要經過以下工序:揀麻分紙、洗麻、餾麻、脫灰、碾漿、操紙、曬紙等。

“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時,主要就是使用苧麻和布頭等為原料改進工藝,麻紙製造才得以普及。”專家樊嘉祿教授這樣說。

隋唐五代時圖書多用麻紙,宋元時逐漸棄用,明清時更少使用,而在民間一些地方還少量生產麻紙,但以苧麻為原料者寥寥無幾。

蔣村的麻紙製作因其傳承了古老的苧麻造紙技藝,必然會逐漸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純正的優質麻紙可保存1200年以上。

清晰可見的造紙纖維。

製作好的苧麻紙。

除了傳統的製作技藝,蔣村世代因襲的行業習俗也佐證了其工藝的源流。

一位婦女正在屋外的牆上曬紙。

傳承人講述苧麻紙製作的傳承故事。

至今,各紙坊內都供奉著蔡倫的牌位,牌位上一般寫有“供奉蔡倫祖師爺之位”以及“漢朝科甲第,清封玉亭侯”等字樣。

相傳,陰曆三月十七是蔡倫的誕辰日。每年在這一天,全村的造紙業主都會籌資為之唱戲,帶著供品前往祭祀。而每年的十月初十是蔣村古會。因此時天氣漸冷,操紙停業,是造紙“合龍口”的日子,也要宰羊祭祀蔡倫。

現在蔣村堅持做麻紙的已不多,只有少數幾家還在夏季製作。

傳承人躺在作坊內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