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日本學者:中國要對自由貿易體制的變化做好準備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產業政策和產品競爭力引起了歐美國家的反感和不安,此後由於國力衰退和“追趕、超越”歐美的國家目標逐漸淡化等多種原因,日本不再製定產業政策。當前中國的“新經濟”和80年代的日本經濟存在異同。相同點在於,中國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方面的快速發展以及“中國製造2025”引起美國不安和警惕。但不同點在於,中國國力沒有衰退、也尚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目標,仍會繼續實施產業政策。發達國家為了保衛自己信奉的價值觀和遊戲規則可能會採取應對行動,結局可能是現行自由貿易體制的終結。目前,我們已經在高科技產業看到了這一變化,美國對中興的制裁可能將逆轉“IT自由貿易”趨勢。中國應該對接下來世界秩序的變化做出準備。

本文為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津上俊哉在2018年6月9日CF40-NRI第八屆“中日金融圓桌內部研討會”上所做的主題演講,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秘書處整理,經作者審核。

日本学者:中国要对自由贸易体制的变化做好准备

日美貿易摩擦教訓及日本產業政策變遷

BY 津上俊哉

我是1980年進入當時的通商產業省,我們這一代可能是親自經歷過日美貿易摩擦、參與過產業政策的最後一代人。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當時的經驗。

80年代日美貿易摩擦的教訓

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經濟和現在完全不同。當時日本從鋼鐵到家電、汽車、半導體等一系列產品都緊追歐美同行,這引起歐美國家的不安和反感,甚至曾經提出“日本異質論”。同時,日本當時採取的“產業政策”也引起了歐美國家的反感。當時日本貿易政策的首要工作就是對貿易摩擦比較突出的汽車等產品實施自願性的出口限制(VER)。

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日本不再製定產業政策,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日本陷入所謂的“失去的20年”期,國力開始衰退,因此被歐美特別是美國取笑說從警戒雷達上已經看不到日本了;其次,從宏觀經濟來看,戰後日本政府和國民的共識是集中精力追趕、超越歐美,當時除了美國之外,大家認為日本已經趕上並超越了歐洲國家。因而此後,作為國家目標的“追趕、超越”的想法逐漸開始淡化;再次,產業政策的內容也有所變化,即從目標性產業政策(targeting policy)改變為經合組織(OECD)提倡的“積極性產業調整政策(PAP)”。這樣,我們就不再實施所謂目標性產業政策。

試想,如果日本的國力沒有衰退,並繼續搞產業政策式的追趕模式,之後將會是什麼情形?日本經濟在世界上一定會被孤立。因為人類社會的潛規則便是如此,終究不能使一人一直處於獨贏狀態。比如打麻將時,一直“獨獲全勝”是不允許的。如果是這樣,那麼遊戲規則就會改變。

中國要對自由貿易體制終結做好準備

當前中國的“新經濟”和80年代的日本經濟很相似,尤其是中國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方面的快速發展,開始使美國陷入不安,“蘇聯發射的‘伴侶號衝擊(Sputnik shock)’的重演”說法也隨之而來。外國對“中國製造2025”的警惕性也大大提升。

然而,與30年前的日本不同的是,中國仍會繼續實施產業政策。因為中國成為“社會主義強國”並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家目標尚未實現,所以中國從現在開始走的是和30年前的日本不同的道路。

按照當前中國經濟的規模和影響力,即使中國的產業政策再繼續30年,世界也不能將中國孤立,或者將中國從世界貿易體制中排除出去。然而,人類社會的潛規則依然存在。發達國家為了保衛自己信奉的價值觀和遊戲規則,會採取應對行動,繼而可能帶來的是世界的變化,即現行自由貿易體制的告終。如果是這樣的話,接下來將有哪些秩序(或無秩序)在等著世界,中國是否有所準備?我對此抱有疑問。

中興式制裁或逆轉“IT自由貿易”趨勢

當前自由貿易體制正面臨危機。美國總統特朗普所說的“美國第一”式保護貿易主義只是危機的一個局面而已。我想,今天出席的中方專家們在與美國交流的時候也已經感覺到了,特朗普政權以外的政策集團或在過去制定美國政策的精英分子們對中國的看法也已有很大的變化。他們無法接受中國的“重商主義”和“產業政策”,不允許中國獨贏。在這些潛規則之下,自由貿易體制開始變質。然而很不幸的,這些變化先從高科技、IT領域開始了。

出於對“中國製造2025”的高度警惕,美國對外貿易投資政策正在改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在高科技領域方面,美國會對外國投資進行審查,但近兩年來自中國的高科技直接投資幾乎都被拒絕;第二,對ZTE的制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可擴散到全球供給鏈;第三,美國議會正在討論限制研究機構僱傭中國籍研發人員。

關於ZTE,美國之前下了等於死刑的嚴厲制裁,雖然最近的制裁力度可能有所減輕,但這並非只是針對ZTE一家企業的單次制裁。今後,美國也會實施同樣的措施或者進行威脅,第二個目標有可能就是華為。

這對於IT領域而言是非常壞的消息。1996年的ITA信息技術協定實現了IT產品零關稅,IT自由貿易得到迅速發展。然而,我很擔心ZTE式制裁措施會逆轉“IT自由貿易”趨勢,對當前的“IT自由貿易體制”造成嚴重打擊,這主要體現在:第一,ZTE企業本身會受到打擊;第二,對無辜的配件供應商的打擊,這不限於被禁止交易的美籍公司,由於訂單消失,日韓臺的供應商也同樣受害,進而影響全球貿易;第三,受到衝擊的中國開始邁進核心技術國產化,這對自由貿易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規範IT產業及其貿易的政策理念將從“自由貿易”和理念變成“安全保障”和“地緣政治”的理念,這將逆轉IT產業的發展趨勢,未來的技術創新也會因此變得困難。日本學者:中國要對自由貿易體制的變化做好準備

近期文章精選: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立於2008年4月12日,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非官方、非營利性金融專業智庫平臺,專注於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與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兩大實體型智庫系列,分別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與國家開發銀行、清華大學、絲路基金、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共同發起成立了“絲路規劃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開雙週圓桌會議、金融四十人年會、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等百餘場閉門研討會,開展課題研究近30項,出版週報、月報、要報、《新金融評論》以及經濟、金融類專著共計100餘冊,受到決策層領導重視和經濟金融界人士高度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