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抗战时期赵县的一次农民暴动

抗战时期赵县的一次农民暴动

1934年冬天,中共赵、藁、栾中心县委书记朱诚在中共河北省委负责军事工作的干部刘xx的指导下,为配合直南、灵寿、阜平一带的的农民暴动、印发传单,建立了秘密联络站。接着又在藁城东刘村召开了秘密会议,讨论研究了具体暴动计划,会议决定:1935年1月13日(农历1934年腊月初九)晚上11点准时行动,计划组织2000多名党员为骨干的农民队伍,首先消灭藁城县、东刘村、北刘村、木连城、赵县固德村、四德村,双庙等村的保卫团,夺取武器,然后会师攻打县城,胜利后组织一支人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如果行动失败,就带领参加暴动的农民到山区进行活动。会后,中心县委领导成员分别到负责的乡村布置任务。朱诚为了夺取暴动的胜利,到驻赵县的东北军六十三军九连、十一连冯占海的内部组织哗变,策动这两个连倒戈哗变,支授农民暴动。1934年1月13日,朱诚、马云海和省委通刘×X等驻在藁城南刘村刘老根家北屋里指挥这次暴动。他们首先切断了保卫团与县装的联系电线。指示驻在藁城南营村的中共赵、藁、栾中心县委第三中队负责人杨春华,负责监视保卫团的动静。太阳刚刚下山,赵县北朱家庄庄、马冯家庄、四德等村庄200多名农民,由共产党员魏风来、朱克难带队,手持土枪、铁锨等武器,到达指定地点四德村待命,等待暴动时刻的到来。13日晚上8点,暴动提前行动。参加暴动的各村农民突然冲进保卫团团部,将灯打碎,在黑睛中与敌人展开搏斗。保卫团的团丁们抓起枪支扫射,突击队员持刀猛砍、在激烈的战斗中,团丁由于地理情况熟悉,乘机夺路抢占了高房,疯狂地向突击队员猛烈射击。在这千钧一发时刻,未诚等负责同志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果断地决定:立即暂时撤退,减少损失。并派员通知其它暴动队伍返回原地,中止暴动计划。

抗战时期赵县的一次农民暴动

集结在四德、大马的农民赤卫队,因为大马村贾三在太阳刚落山时,打出大旗,引起了保卫团的警觉,使赵县城内的保安队很决开往四德,包围了村庄,并沿途途设卡、布岗放哨,使驻在赵县的东北军计划倒戈哗变的连队受到影响,没有采取策应行动。农民暴动的失败,暴露了党的组织和力量,使革命一度处于被动。失败中,中共赵藁栾案中心县委总结了三条教训:一是受当时党内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影响;二是地方党组织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加之暴动声势大、地域广,保密不严;三是敌对势力过强、力量对比悬殊过大。

抗战时期赵县的一次农民暴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