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濟寧擒獲麒麟、掉下青龍的地方,你去過嗎?

"獲麟晚渡"這一歷史景觀,是指位於濟寧市城北四十華里有"二濟寧"之盛譽的長溝"獲麟晚渡"(今任城區長溝鎮獲麟今諧音回林村)晚上的繁華景象。

濟寧擒獲麒麟、掉下青龍的地方,你去過嗎?

獲麟晚渡的由來,是因為這樣一個傳說。

濟寧擒獲麒麟、掉下青龍的地方,你去過嗎?

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孔子當時七十一歲,時任中都宰。魯國的貴族叔孫氏的僕人捕獲了兩隻奇怪的野獸,身上帶著火,像牛像馬又像龍,叔孫氏看到這樣的怪獸,認為是不祥之兆,便把這對怪獸賜給了“虞人”。孔子聽說後,掩面痛哭:這是麒麟啊,它們為什麼會來啊!

當時孔子正在寫《春秋》,認為麒麟是一種瑞獸,只會出現在太平盛世,而當時不是太平盛世,麒麟卻出現了並且還被捕獲,特別的傷感,就在《春秋》最後一篇留下了一句“西狩獲麟”,便再也不寫了,這就是孔子寫春秋“絕筆於獲麟”的故事。該地因此得名“獲麟村”,現今名為“回林村”。

濟寧擒獲麒麟、掉下青龍的地方,你去過嗎?

元代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兵部尚書李奧魯赤主持開挖濟州運河,長溝便成為有名的重鎮。到了明朝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白英“南旺分水”借水濟運,使汶水“三分下江南,七分朝天子”,又在南旺南北建節水制閘,十里一閘,共38道。長溝獲麟村亦建了節制水閘,名為“獲麟閘”,也稱“獲麟古渡”。

濟寧擒獲麒麟、掉下青龍的地方,你去過嗎?

由於百英修“水櫃”蓄水調節水運,開挖南旺湖、蜀山湖以濟春運。其中蜀山湖就壓在回林薛海一帶。

由於長溝地勢比濟寧古城牆還要高,因此,蜀山湖就像掛在濟寧州肩頭的一袋水,一旦水大堤決,順流而下,就會出現“一瓢湖水覆濟州,數萬生靈漂水中”的災難,因此蜀山湖堤壩建設和“獲麟閘”的維護就至關重要了,明、清兩朝均在此設閘官衙門,修河護堤,經營水運,從而使長溝成為水旱兩路繁華的商埠碼頭,河內百舸爭流,檣桅如林,漿聲紛紛。南言北語之聲不絕,東聲西音連綿不斷,岸上車水馬龍,商賈雲集,市喧人囂;茶坊酒肆,燈光流轉;街中夜半更深,行人不斷。當時文人憑藉這一歷史典故,名曰“獲麟晚渡”。

濟寧擒獲麒麟、掉下青龍的地方,你去過嗎?

後來“獲麟晚渡”還因“兩山夾一廟”、“黑風口”、“掉龍碑”而名聲大噪。

兩山夾一廟

“兩山”指的是獲麟村內兩個古老破屋的殘垣斷壁的山牆,中間野草叢生,槐樹柳樹已經成精,相互爭奪地盤。狐狸和兔子因為一個洞穴大打出手,各種鳥兒穿梭在樹林中,自有一番天然野趣。

濟寧擒獲麒麟、掉下青龍的地方,你去過嗎?

“一廟”是指在兩堵山牆間的“獲麟觀音廟”,明代興建,清代重修,正殿三楹,硬山式建築,殿內壁畫輝煌,彩繪斑斕,外牆有明清石刻四塊。(現在此廟還存在,但已破爛不堪,殘垣斷壁,殿內的壁畫依稀可辨)。廟前有明代獲麟修河碑和掉龍碑斜矗(現殘存在村內)。當年“獲麟觀音廟”香火熾盛,四方商賈叩神焚香以求發財;善男信女雲集拜佛以求平安;達官貴人捐資香火以求富貴。據說,明清皇帝路過這裡時,也都來參拜觀音娘娘。

掉龍碑

濟寧擒獲麒麟、掉下青龍的地方,你去過嗎?

相傳西天的一條青龍要去別的地方施法降雨,途徑蜀山湖,突然有道亮光從地面射上來,它低頭一看,蜀山湖碧波萬頃,荷菱爭豔,青葦浩蕩,波光粼粼,湖面美得就像鏡子上灑滿了碧玉,美麗至極。它看的目瞪口呆,一時間忘記了飛行,突然從天空墜下,落到地面瞬間變成了一座碑,這就是“掉龍碑”。

黑風口

黑風口不是我們印象中梁山的“黑風口”,而是一條南北走向狹長的喇叭狀衚衕,在“獲麟古渡”東側,站在北口,放眼便是水波盪漾的蜀山湖。

濟寧擒獲麒麟、掉下青龍的地方,你去過嗎?

據說這個衚衕裡狂風陣陣,風速極大,衚衕北頭,蜀山湖岸邊,不敢站人。對著衚衕的蜀山湖水面,菱荷不生,蘆葦不存,晝夜水驚浪慌,飛鳥不向北來。夜半時分更是陰風嗖嗖,向南舉腳難放,向北風拉衣拽,物流風轉,兩側住戶門窗吱呀咣噹。衚衕北頭湖邊,草鷺驚飛,野狐悲鳴,水哭葦嚎,綠光幽幽,鬼影重重。身處奇境,不寒而慄。

濟寧擒獲麒麟、掉下青龍的地方,你去過嗎?

由此,黑風口傳遍南北。據說,清末年間,有一濟寧人在南方做官,有一個長溝商人在他轄地犯了法,被捕入獄。堂審時,聽犯人說家在濟寧長溝,原來是老鄉,不覺動了惻隱之心,於是提筆判道:“流放到兩山夾一廟,掉龍碑,黑風口,永不赦免”。別人以為判得不輕,其實是放他回家。

濟寧擒獲麒麟、掉下青龍的地方,你去過嗎?

如今“獲麟晚渡”的景象已經無法看到了,但當年的繁榮盛景和美妙神奇的傳說依然流傳至今。

你聽過這些傳說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