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一架無人機10億美元 澳大利亞真不是對付中國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6月26日報道,澳大利亞購買6架美國MQ-4C“海神”無人機,總價70億澳元(約51億美元)。

一架無人機10億美元 澳大利亞真不是對付中國

美軍的MQ-4C“海神”

澳大利亞總理府的聲明也證實了這一點,稱將用14億澳元(約10億美元)採購第一架“海神”無人機。部分撥款將用於建設無人機應用相應基礎設施。聲明指出,無人機將用於“加強澳大利亞海上邊界安全”。該飛機“將顯著加強反潛和海上攻擊的能力”,並提高海軍在搜救行動中的效率。

預計,第一架無人機將於2023年列裝,其他幾架2025年年底前入列。無人機將被部署在澳大利亞愛丁堡軍事基地。

第一架八億美元,六架平均也得八億多美元,哪怕我們知道這不是大疆便宜貨,也覺得這個價格簡直是驚嚇。眾所周知美國飛機貴,一架戰鬥機一兩億美元不稀奇,但這6架無人機的售價差不多是20架F-22或是40架F-35,就算拿來造船,也能造十幾艘護衛艦了。不能載人的東西這麼貴,是鑲金還是鑲鑽了?

1

為什麼那麼貴?

編號中的MQ-4是“全球鷹”無人機系列的編號。或者說,“海神”就是“全球鷹”的海軍用型。美國自己公佈的採購價格是1.2億美元一架,算上開發成本也只有1.82億美元,為什麼澳大利亞要八億美元才能拿貨?之前德國也買了四架海神,總價格25億美元,雖然不便宜,但澳大利亞似乎還多花了好幾成?

這是因為軍火採購不僅僅是一線裝備本身的價格,還要包括附屬設施和訓練、後勤之類的打包成本。以德國這一單採購為例,25億美元包括以下設備和服務:

四架MQ-4C Triton無人機

一個主要作戰基地(MOB)(MD-3A)和一個前進作戰基地(FOB)組成的任務控制站(MCS)

10套Kearfott 慣導+GPS導航系統(8裝機2備份)

10套LN-251嵌入式GPS/光纖慣性導航系統(8裝機2備份)。

一臺勞斯萊斯發動機(備用)

通信設備

輔助設備

…………

數不清的支持設備

…………

聯合任務規劃系統(JMPS)

軟件,硬件,出版物和技術數據,維護設施和維護支持,工程師

澳大利亞國土和海域都比德國更大,所以設置了兩個主要基地,所以支持設備更多,平攤到每架飛機的費用更高。。

此外,海神無人機的長項是超強的信息獲取能力,可以持續輸出超高分辨率的照片、視頻和雷達圖像。海量的信息需要高速數據鏈傳遞迴基地,在廣袤的大洋上,只有衛星數據鏈靠得住,一架無人機往往就需要佔用一個衛星轉發器,帶寬超過1GBPS。德國有自己的通信衛星,澳大利亞很可能必須租借美國轉發器,這服務也值幾億美元。

一架無人機10億美元 澳大利亞真不是對付中國

美國用於全球鷹與海神通訊的“先進極高頻”衛星

最近幾年各國從美國採購F-15戰鬥機,也能說明武器價格和最終售價的關係——單機價格一億美元上下,但是總合同平攤到每架飛機卻往往要三億美元左右。兩億美元上下的海神無人機賣到8億美元雖然驚人,但還在可理解的範圍內。

2

這麼土豪?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澳大利亞遠在南太平洋,跟誰都不接壤,人口比上海還少,土地面積和中國差不多,算是個很低調內向的國家。就算戰略上澳大利亞算是美國親兒子,也沒有打出來爭霸的意圖。這樣的國家為啥忽然在軍購上搞個大新聞?

翻翻新聞,其實51億美元的海神無人機對澳軍來說也不算大項目,澳大利亞最近還訂購了72架F-35戰鬥機,要造霍巴特級宙斯盾驅逐艦、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輕型航母。儼然是一支世界大國都不可輕視的力量。其中光是三艘霍巴特級宙斯盾驅逐艦就要68億美元。

一架無人機10億美元 澳大利亞真不是對付中國

堪培拉級兩棲攻擊艦

而且澳大利亞軍隊並不是最近才想起買先進裝備的,中國拿到手的第一艘航母——墨爾本號,就是澳大利亞軍隊在冷戰期間的武器。連美國自己都嫌貴的F-111準戰略轟炸機也讓中國軍隊眼饞了好幾十年。

一架無人機10億美元 澳大利亞真不是對付中國

澳大利亞空軍的F111

所以,毫不意外,澳大利亞是個軍費投入很大的國家,去年軍費352億澳元,摺合258億美元,相當於日本的一半,臺灣地區的四倍。而澳大利亞軍隊規模才5.9萬人,在不打仗的情況下人均軍費44萬美元,是世界資金密集度最高的軍隊之一,是臺灣地區的10倍。

3

敵人是誰?

澳大利亞獨佔一個大陸,搞出來這麼大的國防開支要對付誰?

當然,跟著美國戰略,澳大利亞經常會在南海問題上和中國吵嘴,但真要讓澳大利亞插手中國事務,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賣給誰?難道真的讓澳大利亞海軍遠征,保衛中澳貿易航線?

一架無人機10億美元 澳大利亞真不是對付中國

澳洲鐵礦產區

在澳大利亞看來,真正的威脅是人口密集的東南亞諸國,尤其是是家門口的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的軍事力量非常孱弱,40多萬軍隊不斷打內戰,每年也只有幾十億美元軍費,連一艘驅逐艦都養不起,跟澳大利亞完全不是一個等級。澳大利亞怕的不是印度尼西亞的飛機坦克,而是怕它的2-3億人口,尤其怕爪哇島上的1.5億人口。東南亞各國內亂頻繁,政府脆弱,很容易因為社會秩序崩潰釋放出海量難民。而印尼和澳大利亞之間只隔著不到200公里的海峽,要是攔不住幾千萬難民千帆競渡,澳大利亞現有的社會怕是會瞬間崩潰。

4

孤島戰略

澳大利亞是一個非常強調種族隔離的國家,1901年正式立法開始執行白澳政策,只允許白人移民獲得公民權,直到1972年才廢止這條政策。現在雖然名義上澳大利亞不搞種族歧視,但政治的潛規則依然是嚴控亞洲移民,避免在戰亂到來時無法嚴密建立防線。所以美歐能接受一定程度的非法移民,澳大利亞則毫不容忍。

理解了澳大利亞的政治目標,就不難理解澳大利亞的攻勢防禦戰略——保有干預東南亞的能力,必須能隨時進入印度尼西亞海域控制局勢,退一步說也要能隨時在海上建立隔離線。所以,儘管只有5萬軍隊,澳大利亞卻長期保有100多架3代半戰機,11架預警機,10艘導彈護衛艦,1艘導彈驅逐艦,兩艘輕型航母(登陸艦)。未來還會增加72架F-35戰鬥機和兩艘導彈驅逐艦。海空力量放到歐亞大陸也能稱上列強。

兵少錢多,對信息控制能力要求高,澳大利亞購買海神無人機的的確有其合理性。

5

50億美元防偷渡利器

作為全球鷹家族的海上版本,海神無人機一般被認為是戰略級偵察武器,可以在國境線外偵察幾百公里範圍內的信息。最新版本的海神強化了海上搜索能力,配備了超高性能的紅外成像系統、AN/ZPY-3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翼展40米,重15噸,可以在1.8萬米高度持續飛行時間40小時以上,一次出動能控制7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與之相比,中國幾千萬一架的彩虹無人機也就是也就一兩噸重,任務高度六七千米。

一架無人機10億美元 澳大利亞真不是對付中國

海神探測範圍

1.8萬米米高度可以探測520公里距離的地面/海面目標,而6000米就只有280多公里視野,探測面積差了3倍。15噸的重量可以安裝廣域搜索雷達,全天候監測,彩虹這樣的無人機還只能攜帶光電吊艙,受氣象影響很大。配合紅外成像系統和雷達,六架海神無人機可以控制整個印尼到澳大利亞之間的全部海面,從印尼航向澳大利亞的船隻,大到貨輪小到舢板一覽無餘。如果換成幾十上百架廉價無人機,成本未必更低,所以澳大利亞寧可一次花幾十億美元,買高檔大型無人機。

一架無人機10億美元 澳大利亞真不是對付中國

金達利系統

如果採用有人飛機替代海神,飛行人員成本也同樣不低,一架海神的任務往往需要六架P-8海上巡邏機執行,每架飛機需要15名以上空勤人員,光是養這些機組人員,一年也需要幾千萬美元,退休後還得繼續掏錢,相對而言,海神無人機就顯得便宜了。

一架無人機10億美元 澳大利亞真不是對付中國

海神的主要用途

總之,在全球大變亂的威脅中,大多數國家害怕是核導彈,澳大利亞害怕是幾千萬划船而來的難民。之前幾十年,澳大利亞甚至還部署了世界第一套超視距雷達——金達利系統。中美搞超視距雷達是為了預警核導彈襲擊,澳大利亞用它防禦舢板。所以,澳大利亞花幾十億美元買無人機控制難民也不算離譜,我們就當澳大利亞在給大海這個隔離欄裝高級攝像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