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太多傳奇孤獨前行,霍金卻是例外

葉克飛 | 太多傳奇孤獨前行,霍金卻是例外

葉克飛 | 太多傳奇孤獨前行,霍金卻是例外

今天離開殘破軀體的靈魂大概是人類最有趣的那幾個靈魂之一,他來自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即便不做我們這個時代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他也一定是位家喻戶曉的妙人。

生於伽利略忌日的霍金,於愛因斯坦誕辰去世,留下一干理論和不朽傳奇。

懷緬逝者時,難免談及生前身後事,也難免有爭議。有人認為霍金的科普地位遠大於科學地位,他的最大功勞是喚起民眾對科學的興趣;也有人認為在理論物理領域,假設無比重要,不能將霍金簡單視為預言家。

我倒是沒來由想起自己最愛的港片《千言萬語》,片中那位高大全的甘神父絕食抗爭,小康問“你這樣做有用嗎”,神父的回答是“有些事有沒有用,今天是看不到的,可能到我死那天也看不到。”

在歷史長河裡,人生不過一瞬,有太多事我們無法看到。政治如此,情感如此,科學也如此。21歲那年就被醫生判定最多隻能再活兩年的霍金,頑強地將自己的人生又拉長了五十多年,但他無法勘透宇宙的奧秘,我們也不能。至於他晚年的種種預言,比如2600年地球將變為火球,不管你信與不信,都無法驗證。

葉克飛 | 太多傳奇孤獨前行,霍金卻是例外

霍金

這是人類無法逃脫的桎梏,除非時光穿越成真,除非長生不老成真。可這遺憾又分明是浪漫的,它為所有基於科學的想象提供了浩瀚空間。當渺小的人類在自己短暫的人生中凝望宇宙時,唯一能與之對話的,也許只有自由的思想。

在科學史上,霍金幾乎是這種對話的最佳代言人。被禁錮於輪椅的他,只有三個手指能動,只能依靠語音發聲器與人溝通,可就是在這種極致受限的人生中,他選擇了物理學,選擇了浩瀚宇宙的奧秘。這幾乎也是浪漫主義美學的極致,在霍金之前,你很難想象這種浪漫主義美學會在被禁錮如斯的軀體上呈現,你只能感慨思想的力量可以超越一切。

最浪漫的一幕,也許是他在2009年刊登的那個長期有效的廣告,邀請未來的時間旅行者穿越回來參加他的聚會。

葉克飛 | 太多傳奇孤獨前行,霍金卻是例外

時間旅行者聚會 來自:Discovery 《Into the Universe with Steph

也正因此,霍金從不僅僅屬於科學,他還屬於人文。在他身上,你可以看到堅強與勇氣。在他剛剛得知自己患病時,也曾自困,但他挺了過來。在醫院裡,他對面床是一個患有白血病、沒多久就去世的男孩。他後來曾說過:“有些人的命運比我還糟,至少我的情況還沒使我感到自己有病,當我為自己而難過時,我就想起了那個男孩。”

當然,我們也能看到大時代對霍金的庇護。這位先畢業於牛津,然後轉至劍橋的天才,在21歲那年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可就在23歲時,也就是醫生宣判的死刑時間,他拿到了劍橋的博士學位並得以留校工作。

回望這發生在1965年的一刻,你甚至會豔羨霍金的幸運。如果不是在英國,如果不是在劍橋,如果沒有那一以貫之的人文關懷,霍金會不會被拋棄?要知道,在有些國家,殘疾人連基本出行都無法保證,人行道上的盲道都亂七八糟。還有他那張價值驚人的高科技輪椅,簡直集人類科技之大成。當然,還有為失語後的霍金提供交流系統的英特爾。從1997年開始,英特爾以每兩年更新換代一次的速度研發那個著名的臉頰開關。他們給霍金錄製了成千上百小時的視頻,觀察他輸入時的每一個動作,研發了屬於霍金自己的輸入系統。

葉克飛 | 太多傳奇孤獨前行,霍金卻是例外

坐在專屬輪椅上的霍金,2006

霍金曾說:“我是一個樂觀的、浪漫的,並且頑固不化的人。”其實,不管是樂觀、浪漫還是頑固不化,都需要一個包容的社會。

值得慶幸的是,這個社會不但包容了霍金,還包容了他的小怪癖,比如用輪椅輾軋討厭的人的腳趾。1976年,在一次英國皇家宴會上,霍金就開著輪椅碾過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隨後還興奮地原地轉圈。在自傳裡,霍金也曾寫道,人生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沒有碾過撒切爾夫人的腳趾。對此,無論是查爾斯王子還是撒切爾夫人,都以微笑回應。

沒錯,包容的社會註定由這些具有包容性的人組成。許多人都津津樂道於霍金的精彩人生,可若沒有那些配角,這人生難免失色。

他在一個開放的家庭中長大,父母雖然出生貧寒,但都是牛津大學畢業生。他住在一個沒怎麼裝修但堆滿了書籍和標本的房子裡,父母並不在意房子的陳舊,只會為孩子提供當時還很少有的自駕汽車度假,還有源源不斷的書籍。最常見的家庭娛樂就是一起讀書、各自思考。那些科學的種子,對世界保持好奇的種子,自由思想的種子,當時便已埋下。

他的第一任妻子簡曾說道:“我想尋找自己生存的意義,我想在照料史蒂芬這件事上,我找到了。在我們第一次相識時,他已發病,所以我從不知道有一個體格健全的史蒂芬。”

簡的父母當然反對這場戀情,這是不應該被批評的世俗觀念,是換成任何人都難免會有的顧慮。但簡說:“我看起來不像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人,但是我愛他,他也愛我,我要和他一起與這個病戰鬥。”

簡陪伴了患病的霍金三十年之久,帶給他三個孩子。即使後來離婚,即使打了五年多的離婚官司,即使當中有第三者的介入,但我們更願意相信,這場婚姻的終結更多源於信仰的不同——畢竟,作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簡無法接受轉向堅定無神論的霍金。

葉克飛 | 太多傳奇孤獨前行,霍金卻是例外

前妻簡與霍金在以他們為原型的電影《萬有理論》首映禮上

霍金的質疑者總會說,他的科普價值大於科學成就。沒錯,可是致力於科普的霍金分明帶著幾分市儈的可愛。那本全球銷售千萬冊的《時間簡史》,初衷也是為了賺錢,為了改變有了三個孩子之後的拮据生活。

這讓霍金擺脫了我們對科學家慣有的冰冷呆板印象,以至於在人們的認知中,霍金首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他會調侃自己的語音合成器:“可惜這玩意兒是美式口音的。”他還樂意讓自己的形象頻頻出現在《辛普森一家》裡並自行配音,也樂於客串《生活大爆炸》。即使他只能靠臉部傳感器感應臉頰肌肉運動打字,再依靠電腦聲音合成器發聲,仍可兩次與Pink Floyd樂隊合作。這位“最會混娛樂圈”的科學家,並不介意自己的娛樂化。也許在他看來,這也是科普的一部分。

葉克飛 | 太多傳奇孤獨前行,霍金卻是例外

“最會混娛樂圈 ”的霍金與其在《辛普森一家》裡的經典形象

霍金喜好肥皂劇和交響樂,偶爾還愛逛逛脫衣舞俱樂部,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他給《辛普森的一家》《飛出個未來》配音,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客串自己,並上演與愛因斯坦、牛頓一起打橋牌的戲碼,還參演過《生活大爆炸》《第十一個小時》《科幻大師》《霍金傳》《不信上帝的人》等影視劇,尤其是他在《生活大爆炸》裡面多次出鏡,調戲謝耳朵,促狹,傲嬌,孩子氣十足。

葉克飛 | 太多傳奇孤獨前行,霍金卻是例外

霍金在《生活大爆炸》中懟謝耳朵

如果我們非要問一句“當我們懷念霍金時,我們在懷念什麼”,或許可以這樣總結:我們懷念他的堅強與勇氣,懷念他對這個世界始終未曾消失的好奇之心,懷念他的自由思想,還有他身處的社會,以及那些包容他、接納他、幫助他的人與機構。

在人類歷史上有許多傳奇,但太多傳奇只能孤獨前行。霍金呢?他絕不孤單。

葉克飛 | 太多傳奇孤獨前行,霍金卻是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