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不是勒夫,不是厄齊爾!名記點出德國出局主因:拜仁該負責?

德國0比2爆冷輸給公認的“送分童子”韓國,不僅無緣出線,衛冕冠軍還以小組墊底的慘淡成績回家,可謂本屆世界盃到目前為止的最大冷門,德國出局背後留下了一組尷尬的數據,德國隊的傳球次數為769次,而韓國隊僅僅277次,意義何在?這幾年,德國足球也可以打出令人窒息的傳控,但對陣韓國這場比賽實在太諷刺。

不是勒夫,不是厄齊爾!名記點出德國出局主因:拜仁該負責?

出局的原因是什麼?媒體、球迷眾說紛紜,目前看,矛頭指向了兩個人,一是主教練勒夫,他的選人、用人、排兵佈陣存在很大的問題,賽後第一時間,很多球迷和媒體都在為薩內喊冤,這位在英超踢得風生水起的青年才俊卻無緣在俄羅斯為德國出力,另外,像厄齊爾等人明明狀態不佳,為什麼還要堅持用呢?同時,勒夫的技戰術也遭受了很多質疑,另外一位就是厄齊爾,賽後還跟球迷發生了衝突,可見德國球迷對他的“敵意”,但德國的現狀恐怕不是一兩個人造成的吧。

不是勒夫,不是厄齊爾!名記點出德國出局主因:拜仁該負責?

不管是勒夫還是厄齊爾,他們有一定的責任,但不該負主要責任,名記馬德興就出面說話了,責任不是勒夫的、不是厄齊爾的,是全隊的、是整個德國足球發展現狀的問題,還是跟傳球數據有關,根據國際足聯提供的三場比賽的技術統計,德國隊每場比賽的傳球都超過700次,是整個世界盃賽上傳球次數最多的,說明什麼?說明德國足球的風格變了。

不是勒夫,不是厄齊爾!名記點出德國出局主因:拜仁該負責?

尤其面對韓國這場比賽,我們看到更多的畫面是韓國球員在主動尋求身體對抗,韓國反而踢出了強硬的足球,不是說韓國隊犯規好,而是在這種對比中讓我們感受到了遺憾,傳統的德國足球風格哪去了?這三場比賽,德國需要身體對抗、需要不知疲倦的衝刺、需要邊路突破傳中、需要克洛澤這樣霸氣的頭球,但德國球員呢?不斷的在中場橫穿、回傳,就是西班牙的傳控風格。

不是勒夫,不是厄齊爾!名記點出德國出局主因:拜仁該負責?

所以,馬德興表示,德國足球迷戀於瓜迪奧拉、聘請瓜帥出任拜仁慕尼黑隊主帥讓拜仁的整體風格變了,而拜仁是德國國家隊的核心力量,必然帶動德國國家隊風格的變化,整體就是那種“軟”的狀態,鐵血德國無影無蹤,瓜迪奧拉背鍋了、拜仁也背鍋了,不少球迷表示,馬德興的分析有道理,拜仁確實該負責,不說別的,穆勒在拜仁的這兩個賽季狀態一直不佳,不適應戰術、不適應位置,說到底還是拜仁風格的變化讓穆勒迷失自我。

不是勒夫,不是厄齊爾!名記點出德國出局主因:拜仁該負責?

不是勒夫,不是厄齊爾!名記點出德國出局主因:拜仁該負責?

整個德國足球該反省,而不是把責任歸結為勒夫或者厄齊爾,足球畢竟是團隊運動,當然,現在說德國足球走下坡還為時尚早,因為德國足球青訓沒問題,正處於人才輩出的好階段,薩內、格雷茨卡、基米希這些青年才俊足以撐起德國足球,但德國足球需要找回曾經的自己,可以借鑑西班牙的技術和經驗,但該有個度,畢竟德國球員和西班牙球員在本質上是不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