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耄耋老人17張選民證見證時代鉅變

耄耋老人17張選民證見證時代鉅變

1954年1月17日,21歲的華南工學院化工系大四學生朱報喜,在學校參加了廣州市基層人大代表選舉。

1954年1月17日,21歲的華南工學院化工系大四學生朱報喜,在學校參加了廣州市基層人大代表選舉。初次享有選舉權的他,激動地把選民證珍藏了起來。

沒想到,這成了他一生的愛好。

今年,86歲的他已經收集了17張選民證。從薄紙片到硬紙卡,從黑邊框到紅色花邊邊框,從廣州到北京……一張張選民證,記錄了新中國人民群眾當家做主、行使民主權利的歷史,也見證了老一代知識分子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歷史。

在東城區和平里街道小黃莊社區的家裡,86歲的朱光偉老人打開一本簇新的6寸相冊,裡面厚厚一沓全是選民證。

第一張最搶眼。薄薄的紙片顏色已經泛黃,上面梯形下面長方形的黑色邊框,最上面用繁體字寫著“選民證”,下面豎向排版,從右到左三欄,分別寫著注意事項,姓名、性別、年齡,以及落款。正面蓋著紅色方形印章,字跡已經模糊;背面藍色印章寫著“已參加選舉”。

“1953年9月,全國籌備召開人民代表大會,各地方開始基層選舉。廣州開始選的時候已經是1954年1月了。學校給年滿18週歲的學生都發了選民證。”老人回憶。“解放了!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了,我有選舉權了!”初次體驗選舉,年輕人激動不已。

耄耋老人17張選民證見證時代鉅變

第二張選民證是1956年,這時,印章由方形變成圓形,選區由廣州變成了“北京市東四區”,連選舉人也由“朱報喜”變成了“朱光偉”。

“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北京,在輕工業部工作。當時大學生還特別稀罕,一到北京,人事司的人先帶著我們玩了三天,第四天才說安排工作的事兒。”老人笑著回憶。當時的東單區和東四區,在1958年合併成今天的東城區。

至於改名字,“單位經常敲鑼打鼓的‘報喜隊來啦報喜隊來啦’,同事們老拿這個開我的玩笑,我就把名字改了。”

有了第一張、第二張,就有第三張、第四張……但過了1966年,老人收藏的選民證卻出現了長達14年的空白。直到1980年,才出現了新的選民證。

也是在這一年,朱光偉接觸到了一個新詞:差額選舉。

“文革”之後,國家對《選舉法》進行了若干重要修訂,包括將直接選舉的範圍由過去鄉鎮一級擴大到區縣一級;一律無記名投票;賦予選民和代表提名候選人的權利等。

“以前都是等額選舉,現在差額選舉了,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每一次投票前,朱光偉都會認真地研究候選人,從履歷、界別等角度進行差額投票。“選上來的人必須能夠全心全意為國家謀發展、為人民謀福祉。”

改革開放,科技工作者也迎來了春天。“文革”中被下放勞改的朱光偉恢復了工作。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還接到了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帶隊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參與衛星發射。

“當時我在化工部膠片處擔任負責人,而一次衛星發射,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取得良好拍攝效果的膠片。”老人介紹,衛星膠片長達數千米,由多個接頭接起來,齒孔更是數以萬計。發射前,要對膠片進行檢查,當時的技術條件,只能靠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暗房裡,用手一個齒孔一個齒孔摸查,既吃力精神還高度緊張。不光膠片,各個環節都是如此。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科技工作者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推動著我們國防工業不斷向前發展。

從1980年開始,朱光偉的選民證都保存得潔白如新,黑色邊框變成了紅色,後來尺寸開始變大了,再後來,“選民證”三個大字上頭,印上了新的內容:“北京市東城區補選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北京市東城區新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北京市東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內容一目瞭然。

1993年11月11日,是第11張選民證上的日期。這一年,朱光偉光榮退休後被單位返聘,一干又是10年。

相冊裡最新一張選民證上的日期是2016年11月15日。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朱光偉還保持著知識分子終身學習的習慣。

寫字檯上,一本英語字典已經磨破了皮。《一套振奮民族精神的郵票》《二膠在創新轉型中崛起》《唉,日本》……兩本厚厚的雜誌裡,貼滿了這些年來朱光偉發表的各類文章。

耄耋老人17張選民證見證時代鉅變

“神舟飛船、嫦娥探月、蛟龍潛海、北斗導航、大飛機、超級計算機……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科技創新碩果累累。”說起國家的科技發展,老人豪情滿懷。

“小小一張選民證,體現的是‘人民代表人民選,選好代表為人民’。只要走得動,我還要繼續去選舉站投票,見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朱光偉說。

寄語改革開放40年

今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並指出,一定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搶佔先機、迎難而上,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我相信,一個科技創新的新時代,即將到來!

——朱光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