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中了“解元”真鬱悶,為解憂愁洗湯泉

在科舉考試中,要是能夠連中三元,那當然是非常轟動的事情。僅僅是鄉試第一名,也是很榮耀的事情了。可是明朝萬曆時候,卻有人因此而終生不快樂。這個人,就是當時的著名才子王衡。

中了“解元”真鬱悶,為解憂愁洗湯泉

傳為解元所戴的帽子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為了破解鄉試第一的這個不高興,明朝萬曆二十一年,王衡會同友人,到遵化湯泉洗浴破悶,因此就產生一篇《遊湯泉記》。作者王衡,在文中回憶湯泉史事,對時政進行評論。

王衡,字辰玉,江蘇太倉人,明朝大學士王錫爵的兒子,從少年時起即有才名。《明史》記載,王衡之父王錫爵為江蘇太倉人,可是在河北省遵化市文物管理所,藏有一塊石碑,是王錫爵給戶部尚書張守直撰寫的墓誌銘,其署名為“太原王錫爵”,或者王氏祖籍是在太原,如果這個事屬實的話,那麼王衡也可以稱為是山西太原人。有了這個記載,十年後明朝人宋懋澄在遊遵化時,寫下《湯泉紀事》,稱王衡為“太原王伯子”之說,就有了依據。

王衡,字辰玉,號緱山、別署蘅蕪室主人,江蘇太倉人。生於嘉靖四十一年九月九日(1562年10月6日),卒於萬曆三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1609年3月4日)。萬曆時期首輔王錫爵之子,明末清初畫家王時敏之父。

中了“解元”真鬱悶,為解憂愁洗湯泉

王衡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王衡的一生很不平坦,萬曆十六年(1589),他參加了順天鄉試,以解元及第,也就是在順天府的考試中得了個第一。但這次鄉試的結果,卻在第二年引起了人們的非議。據《明神宗實錄》載:萬曆十七年正月,禮部郎中高桂,彈劾主試官黃洪憲徇私舞弊。提出此次中試的人中,可以被人懷疑的共有八名,王衡就是其中之一。這件事情涉及面非常廣,波及到當時的大學士申時行、王錫爵、主試官沈璟、陳與郊、刑部主事饒伸、御史喬璧星等人。最後的結果,雖經過該年二月覆試,結果是“王衡等七人平通”都准許參加禮部舉行的“會試”,但言官的彈劾,對所有被涉及的人都是沉重一擊,王衡也因此而沒有參加這一次的會試和殿試。直到萬曆二十九年,王衡的父親王錫爵已在此前被罷去首輔的職務,王衡才參加會試和殿試。在這次會試中,王衡獲第二名。殿試時,王衡又獲得了第二名,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榜眼”,因此而被授予翰林院編修之職。王衡用自己出眾的才學,證明了自己在順天府鄉試中被彈劾,是被冤枉的。

在受到科場打擊之後,王衡對仕途失去興趣,轉而創作雜劇。在雜劇中,王衡常常借劇中人物而寄寓對自己遭遇的不平。王衡著有《緱山集》等,同時他又是明代南劇的名家,編寫有《鬱輪袍》、《真傀儡》、《沒奈何》等雜劇名篇。

中了“解元”真鬱悶,為解憂愁洗湯泉

王衡石刻像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科場之事受到彈劾之後,王衡的心中十分鬱悶。萬曆十六年時,為了排遣心中的悶氣,他曾與友人相約共同遊薊州盤山,並在山上留下摩崖石刻。時過六年,王衡再次遊覽盤山,此後又取道薊州,經過石門驛到達遵化湯泉。在遊覽湯泉的過程中,王衡寫下了這篇遊記。在《遊湯泉記》這篇文章中,作者借感嘆戚繼光的業績,間接抨擊了萬曆末年賄賂公行、朝政腐敗的現象,並對此進行了批判,對於當時朝廷內部的黨爭,也隱隱約約地有所揭露。

也就是因為王衡在鄉試考試時中了順天府第一名,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中了“解元”,他的父親王錫爵遭到了言官的攻擊,從而他也十分鬱悶,所以才約同好友來到遵化湯泉洗浴以解憂愁,從而也就有了這篇美文。本篇遊記文章華彩,敘事簡潔流暢,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中了“解元”真鬱悶,為解憂愁洗湯泉

記載有王衡文章的《日下舊聞考》

萬曆三十九年三月,王衡先於其父去世。他一生所撰寫的遊記和詩歌,散見於《遵化州志》、《日下舊聞考》、《天府廣記》等書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