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湖北有什麼名菜?

用戶50018354576


提到湖北,不免想到她的依湖傍江與毗鄰八方。湖北菜亦如湖北,在千江萬湖中孕育而生,多以蒸、燉、炒見長,湯湯水水中烹飪出各式美食;又融會貫通了南北美味,使得在口味上鹹甜適中、酸辣得宜。那麼這片千湖之省內究竟有哪些名菜呢?

1、清蒸武昌魚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說道湖北菜,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清蒸武昌魚了。武昌魚頭小體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豐叟,肉味鮮美,湯汁清香,營養豐富,堪稱淡水魚中的珍味佳餚,而為了能將這種美味完整的保留在盤中,需用清蒸進行烹調。

2、沔陽三蒸

沔陽,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就被“仙桃”這個地名所取代,從行政地圖上消失,而沔陽三蒸作為湖北菜中一顆閃亮的明珠,承載著沔陽人民的智慧,永遠保留在家家戶戶的飯桌上。所謂“三蒸”,指的就是蒸畜禽、蒸水產和蒸蔬菜。至於具體蒸法,就有粉蒸、湯蒸、清蒸、炮蒸、扣蒸、釀蒸、包蒸、封蒸、花樣造型蒸、旱蒸不下九、十種。

3、紅菜薹炒臘肉

紅菜薹又名紫菜薹,以武漢洪山產的最佳。據說,出生湖北的大總統黎元洪,每頓都要吃紅菜薹。它曾被封為“金殿玉菜”與武昌魚齊名。製作原料主要有臘肉、紅菜薹、蒜苗等。炒至辣椒香味溢出,再加入蒜苗翻炒至熟即可出鍋。

4、排骨藕湯

湖北人愛喝湯,有“無湯不成席”的說法。於是在盛產蓮藕的湖北,藕湯自然而然成為每個湖北人心目中的“家鄉的味道”。文火煨到肉爛脫骨,藕塊吃起來口感粉糯又不失清脆,最絕的湯喝上一口,香濃清甜,不禁要感嘆藕香與肉香的搭檔簡直是天下絕配。

5、黃陂三合

黃陂有“沒有三合不成席”之說。逢年過節的家宴,結婚、祝壽的宴席上,“黃陂三合”是壓軸菜。“黃陂三合”也稱“黃陂三鮮”,由魚圓、肉圓和肉糕組成,製作工藝繁雜。魚圓一般選用新鮮的草魚,肉圓一般選用豬腿肉剁成餡狀,而肉糕則跟肉圓的用料相同,只是工藝複雜一些。這三樣菜合燒雜燴,肉有魚香,魚有肉味,色香味美。

其實湖北的名菜還有很多,小編只是隨便說了其中幾樣,歡迎到湖北來一一品嚐!


楚天都市報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國內每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都有其獨特的一面,在這裡,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湖北菜的特色”,相信很多人吃過湖北菜,但要是能那麼詳細的說出其特色,那估計說出的人不多,那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看一下吧。

一、湖北菜的特色

1、選料普通,製作精細

主料以魚、肉、時蔬為主,配以大米作輔料,形成魚中有肉,肉中有魚,肉蔬結合。如沔陽三蒸、荊沙魚糕、江陵千張肉、黃陂三合這幾款湖北風味的代表菜,選料無非魚肉之類,但由於構思獨特新奇,做工精細考究,使菜餚軟嫩異常、湯鮮味醇、渾香四溢。

2、水產為本,魚菜為主

湖北自古被譽為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盛產各種淡水魚類及水產品,許多是湖北所獨有的。像生長在長江的鮰魚,生長在長江支流清江的清魚,肉多刺少,肉質鮮嫩,皆為水產中的上品。紅燒、清蒸、粉蒸、涮食均很適宜,悠久歷史的武昌魚,更是聞名中外。

3、巧做各類“圓子”

或許是地處中原,居東西南北之中,放眼四周,圓眼視事的緣故,湖北本地人極喜歡吃“圓子”。不論民間百姓或專業廚師都掌握了許多製作“圓子”的方法。肉圓、魚圓、蝦圓……光“圓子”菜餚就林林總總多達幾十種,可謂一圓一格,百圓百味。

二、幾種代表菜式

1、酸辣藕帶

初聞此菜,記者詫異不已,藕帶者,何物也?後經介紹得知,藕帶其實就是藕上長出的芽,產自洪湖,形狀仿如袖珍型的藕,一般6-8月才有,現在正是品嚐藕帶最合適的時間。藕帶可清炒、可紅燒,這道酸辣藕帶更能調起人的味覺,用來下酒、下飯最好不過。

2、麻辣蝦球

夏季菜式,從5月就可以吃到,以7、8月為最佳,此時的蝦肉極其飽滿,入口彈牙,加上些許多辣味,一個人可以不知不覺吃掉一盤。

3、蒸武昌魚

選用鄂城縣梁子湖產的鯿魚(即團頭魴),配以多種調味料經蒸制而成,魚肉肥美細膩,湯汁鮮濃清香。毛主席在武漢曾多次品嚐此菜,並寫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著名詩句,更使“清蒸武昌魚”揚名中外,成為武漢地區主要名菜。在廣州的湖北菜館裡,招牌菜之一就是這“清蒸武昌魚”了。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和小編我一樣要為“湖北菜的特色”點個大讚,湖北菜也是中國十大菜系之一,其做法也沒有那麼深奧,大家都可以嘗試去做一下,當然湖北也還有很多好吃的小吃,喜歡旅行的朋友們一定不要忘了在當地品嚐一下舌尖上的湖北。


西安市長安區秦正餐飲


湖北菜即鄂菜,以水產為本,魚饌為主,以烹製淡水魚鮮技藝見長,以“味”為本,講求鮮、嫩、柔、滑、爽!

提起湖北菜排名第一位,我首先自然而然地就想到毛主席的著名詩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也就是因為這一句詩,才會讓武昌魚名聲大噪!武昌魚得到了偉人的稱讚,相信去到湖北遊玩的朋友,一定會點上一道清蒸武昌魚細細品嚐!

沔陽三蒸,粉蒸類的菜品,是湖北菜裡面獨有的特色,所謂三蒸,即蒸畜禽、蒸水產、蒸蔬菜,三蒸裡絕對有一道是粉蒸肉,喜歡用米飯蒸菜,可能是因為湖北是魚米之鄉,用米的清香帶出肉的清香和蔬菜的清甜,就是粉蒸菜的特點!

排骨藕湯,蓮藕在湖北種植廣泛,湖北的蓮藕特別清甜,清炒藕片,酸辣藕丁,蒸藕,炸藕夾這些都是湖北餐桌上常見的菜式!當然還有一年四季都能見到的排骨藕湯,特色是肉藕香爛,湯汁鮮美!

紅菜薹炒臘肉,每年在春節,就能看到紅菜薹的身影,色紫紅,莖肥壯,質脆嫩,紅菜薹單獨素炒,口感鮮香脆嫩,輔以臘肉片,姜米,用芝麻油爆炒,其味更佳,與武昌魚同為湖北兩大名菜!

皮條鱔魚,這道菜出鍋後,色彩金黃,肉質鮮美,爽口好吃,是很多湖北人喜歡的一道菜品!

除了以上這些,湖北著名風味菜點還有:紅燒野雞,煎蝦餅,東坡肉,珍珠丸子,黃燜九宮石雞,桔瓣魚元,湖北魚饌,魚氽、熱乾麵、三鮮豆皮、東坡餅、面窩等等!





桃樂西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1、清蒸武昌魚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說道湖北菜,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清蒸武昌魚了。武昌魚頭小體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豐叟,肉味鮮美,湯汁清香,營養豐富,堪稱淡水魚中的珍味佳餚,而為了能將這種美味完整的保留在盤中,需用清蒸進行烹調。

2、沔陽三蒸

沔陽,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就被“仙桃”這個地名所取代,從行政地圖上消失,而沔陽三蒸作為湖北菜中一顆閃亮的明珠,承載著沔陽人民的智慧,永遠保留在家家戶戶的飯桌上。所謂“三蒸”,指的就是蒸畜禽、蒸水產和蒸蔬菜。至於具體蒸法,就有粉蒸、湯蒸、清蒸、炮蒸、扣蒸、釀蒸、包蒸、封蒸、花樣造型蒸、旱蒸不下九、十種。

3、紅菜薹炒臘肉

紅菜薹又名紫菜薹,以武漢洪山產的最佳。據說,出生湖北的大總統黎元洪,每頓都要吃紅菜薹。它曾被封為“金殿玉菜”與武昌魚齊名。製作原料主要有臘肉、紅菜薹、蒜苗等。炒至辣椒香味溢出,再加入蒜苗翻炒至熟即可出鍋。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荊楚雲之聲


▪ 清蒸武昌魚

▪ 排骨藕湯

▪ 珍珠圓子

▪ 沔陽三蒸

▪ 粉蒸甲魚

▪ 黃陂三合

▪ 盤龍菜

▪ 酸辣藕帶

▪ 紅菜薹炒臘肉

▪ 炮蒸鱔魚

▪ 皮條鱔魚

▪ 紅燒野鴨

▪ 煎蝦餅

▪ 千張肉

▪ 葵花豆腐

▪ 應山滑肉

▪ 黃燜九宮石雞

▪ 桔瓣魚元

▪ 乾燒銅魚

▪ 萬壽羹

▪ 東坡肉

▪ 熱乾麵

▪ 牛油麵

湖北菜好吃的太多太多了。

現在在外工作,回去一趟每天過早都要換著花樣吃。家鄉菜永遠是味蕾最熟悉的味道!











大喜鵲


湖北名菜太多,我在這裡只介紹幾種個人比較喜歡的。

清蒸武昌魚



因產於武昌梁子湖而得名。頭小體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豐叟,肉味鮮美,湯汁清香,營養豐富,堪稱淡水魚中的珍味佳餚。1957年毛澤東主席《水調歌頭.游泳》發表,詩詞中“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引起人們對武昌魚的興趣。隨著時代的發展,烹飪武昌魚的製作技術不斷改進和提高,從傳統的蒸、煮、炙三種,發展到清蒸、油燜、網衣、滑溜等多種方法,其中尤以武昌大中華酒樓的清蒸武昌魚別具一格,常作為該店筵席大菜,其特點是:口感滑嫩,清香鮮美,馳名中外。

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是以水產類、禽畜類、蔬菜類為主要原料,以粉蒸為主要技法,多種蒸菜技法(清蒸、扣蒸)並用製成的系列菜餚,因其起源於沔陽而得名。沔陽三蒸取材廣泛,操作簡單,適合大眾製作;融稀、滾、爛、淡於一體,集色、香、味、養於一身。粉香撲鼻,肉類肥而不膩,魚類嫩而不腥,蔬菜淡而不寡;原汁原味、不損營養,符合現代養生理念。

黃陂三合



黃陂縣的傳統佳餚,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它以一菜多樣,風味名異而廣泛流傳。所謂“三合”是以魚丸、肉丸、肉糕三菜合一而得名。三種合燒,一菜多樣魚有肉味,內滲魚香,別具風格。

紅菜薹炒臘肉



紅菜薹色紫紅,莖肥壯,質脆嫩,每年春節前後上市,以武昌洪山出產的質量最佳。舊時傳為貢品。紅菜薹單獨素炒,口感鮮香脆嫩,輔以臘肉片,姜米,用芝麻油爆炒,其味更佳,與武昌魚同為湖北兩大名菜。

皮條鱔魚



荊州、沙市一帶的皮條鱔魚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膾炙人口。選用二百克左右的活鱔魚,洗淨去骨,切成二寸長、四分寬的鱔魚條,裝碗後,撒上少許食鹽揉搓幾下,用水豆粉調勻掛糊,經過三次不同火候氽炸,投入醬油、白糖、薑末、大蒜、蔥花等,用稀溼澱粉勾芡即成。其特點是:色澤金黃透明,外酥內嫩,酸甜爽口,味道醇厚。

粉蒸鮰魚



先將鮰魚殺洗乾淨後,切成長段,再切成塊,切好後加蔥姜用刀拍碎,料酒、鹽、醬油、雞精、胡椒粉拌和醃漬二小時,揀去蔥姜,再加入炒米粉拌和;然後取大碗一隻,將拌有炒米粉的魚塊,整齊的排入碗裡,排成三排,先排碗底中間一排,後排二邊,排好後淋入麻油,再加蔥結薑片上籠用旺火蒸三刻鐘左右,蒸到米粉漲發成熟,即可取出揀去蔥結薑片,復扣在盤裡。

紅燒野鴨



洪湖野鴨素以個大、肉肥、味鮮著稱。紅燒野鴨以青頭對鴨作原料為佳。將整理後的全鴨切成四十小塊,入鍋炸幹血水,脫生後取出入另鍋,投入姜、蒜、醬油、精鹽等,用清水燜燒鴨肉至八成熟,放白糖燒至能拉絲時,出鍋盛盤,撒上蔥花、胡椒粉即成。此菜色澤黃亮,烹調精細,講究火功,肉質肥嫩香酥,鮮甜爽口。

煎蝦餅



湖北傳統名菜。湖北素稱“千湖之省”,盛產湖蝦,顏色青中帶白,殼薄而肉質豐腴飽滿,鮮嫩細膩,烹製菜餚則味道香醇,鮮美可口。蝦餅煎制是用去殼的蝦肉剁成茸泥,加配料打勻,煎成圓形小餅。肉色雪白,外衣金黃,味道異常鮮美。

千張肉



以豬五花肉為主料,刀工精細,每斤肉切片80張以上,1-5寸長的肉片。肉片薄如千張皮,故名千張肉,是荊州江陵的名菜。佐料有金醬、紅方、豆豉、花椒、蔥段、薑片等,經過煮、炸、預蒸,待吃時再回籠蒸透。千張肉質地柔潤,香醇濃郁,鮮美可口,是蒸肉中獨具一格的美味佳餚。

黃燜九宮石雞



通山縣九宮山是湖北旅覽避暑勝地之一。在長滿綠苔的岩石間,生長著一種石雞(青蛙),每隻重250克左右,肉質細嫩肥美。黃燜九宮石雞選用肥嫩腿肉,配以蔥、姜、高湯等調料,用小火燜至酥爛。加味精、胡椒粉、糖、澱粉勾芡,起鍋裝盤即成。系佐酒佳餚。

萬壽羹



又名龜鶴延年湯,是以龜肉和雞肉合烹的湯菜,營養價值極高。菜名吉祥,喜慶壽筵均宜。選用荊門出產的斷板龜與母雞經過加工處理,剁成3釐米見方塊,用豬油爆炒後,倒入沙鍋或瓦罐,在旺火上煨至湯汁乳白,肉質八成熟時,端鍋離火,待涼後置於中火上煨至酥爛,調好味品即成。此菜特點為湯麵黃亮,湯汁乳白,湯味甘鮮,食後口留餘香。

東坡肉


湖北傳統名菜。相傳北宋文學家蘇軾(號東坡)謫居黃州時所創,其特點是湯肉交融,肉質酥爛如豆腐,吃起來肥而不膩,別有風味。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大詩人,遂取名為“東坡肉”,並加上冬筍和菠菜兩種佐料,寓意“東坡”。

看著都非常想吃呀,大家都喜歡吃哪些湖北名菜呢?


自食其果


1

排骨藕湯

排骨藕湯是由排骨、藕等主要食材做成的一道菜品亦是一道漢族名餚,屬於湖北菜。既有藕的清甜又有排骨的香濃,是溫潤美味湯的佳品。此菜鮮香味美,營養豐富,開胃益血,有補氣補鈣的功效。

2

清蒸武昌魚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毛主席的這句著名詩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也就是因為這一句詩,武昌魚才得以聲名大噪。但凡有外地朋友來湖北玩,總是點著名的說一 定要吃吃偉人都讚不絕口的武昌魚,正是應了那句話:酒好還怕巷子深。幸運的武昌魚有了偉人來為它做廣告,想不火都不行啊!

3

紅菜薹炒臘肉

酸辣酸辣的,又帶有魚的鮮美!好吃又營養!

紅菜薹色紫紅,莖肥壯,質脆嫩,每年春節前後上市,以武昌洪山出產的質量最佳。舊時,傳為貢品。紅菜薹單獨素炒,口感鮮香脆嫩,輔以臘肉片爆炒,其味更佳。

4

沙道觀杜婆雞香鍋

源自湖北松滋沙道觀鎮,始於三國時期。精選散養柴公雞,配以獨家醬料出品。雞肉口感迥異於飼養肉雞,韌勁十足,香味四溢,回味無窮!高蛋白,低脂肪,可溫中補虛,補氣益精。

5

沔陽三蒸

“沔 陽三蒸”源於何時尚無定論,但與沔陽是水鄉澤國有關。據記載,當時沔陽是:“一年雨水魚當糧,螺蝦蚌蛤填肚腸。”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璣的大米,只有用 少許雜糧磨粉,拌合魚蝦,野菜、藕塊投簞而蒸,以此充飢。久而久之,便發展成了馳名湖北的傳統名菜。“三蒸”之一的蒸菜,以蒸筒蒿為上品。

6

酸辣藕帶

藕帶,又名藕樁子,是最嫩的藕,微甜而脆,十分爽口,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藥用價值相當高,是老幼婦孺、體弱多病者上好的食品和滋補佳珍。在清咸豐年間,蓮藕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了。

7

觀音壋財魚香鍋

“荊沙烏龜來鳳魚,沙道觀雞觀音壋財魚”,財魚稱“淡水鯊魚”,以其肉精刺少,味道醇厚位列湖北4大美食之列。曾幾何時,好食之客紛紛不遠千里驅車前往品嚐,一度使其成為該地支柱產業。開胃補虛,養血強陽,健脾利水,退風去溼。

8

洪湖野鴨香鍋

洪湖水面遼闊,水草茂盛,魚蝦豐富,是野鴨飛雁等侯鳥棲息的理想場所。 洪湖野鴨沒有一般飛禽常有的腥燥味,是一種氣質純和,食味清雋的滋補佳品。其富含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有補虛暖胃,行氣活血之功,一般“虛不受補”的人都視其為聖方。補脾益氣,補虛暖胃。

9

熱乾麵

武漢熱乾麵與山西刀削麵、兩廣伊府麵、四川擔擔麵、北方炸醬麵並稱為我國五大名面,是頗具武漢特色的過早(即吃早餐)小吃。熱乾麵是武漢以及周邊地區人過早的首選小吃,所以武漢人對它的感情,我們就不必再費言語。

10

黃州東坡肉

黃州東坡肉,湖北傳統名菜。相傳北宋文學家蘇軾(號東坡)謫居黃州時所創,其特點是湯肉交融,肉質酥爛如豆腐,吃起來肥而不膩,別有風味。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大詩人,遂取名為“東坡肉”,並加上冬筍和菠菜兩種佐料,寓意“東坡”,一直流傳至今。

11

珍珠丸子

湖北人喜歡叫丸子為“圓子”,所以這個珍珠丸子如果用湖北話說,應該叫“珍珠圓子”。它取團圓的好意頭,所以通常都是過年過節時才做,是一道比較正式的家宴菜。

12

荊沙甲魚

千湖之省”的湖北,壯闊的長江和漢江水貫通全省,秀美洞庭湖、洪湖和梁子湖鑲嵌東南,渠港交織,水網密佈。這就形成了鄂菜以“水產為本,魚鮮為主”的特色,其中甲魚和龜列為水產十大名貴水產品。荊沙甲魚,歷史淵源流長,戰國末年,《楚辭。大招》中列為宴席佳品。

13

乾鍋鴨

乾鍋鴨,算是湖北乾鍋菜種的常見的,常吃的菜,香辣可口,回味無窮!有別於啤酒鴨,是滿嘴香辣的鴨肉香!

14

三絲魚皮

三絲魚皮,屬於涼菜,愛吃魚的湖北人,連魚皮都有新吃飯,涼拌魚皮,清涼爽口!

15

藕夾

兩片藕中間夾著肉餡,通過混合著麵糊炸過,酥脆可口,配上酸辣的蘸醬更是美味無窮!

16

千張炒肉

千張就是很薄的豆腐皮,將千張絲,青椒絲,肉絲加調料炒出來,味道好極了!

17

煎蝦皮

湖北傳統名菜。湖北素稱“千湖之省”,盛產湖蝦,顏色青中帶白,殼薄而肉質豐腴飽滿,鮮嫩細膩,烹製菜餚則味道香醇,鮮美可口。蝦餅煎制是用去殼的蝦肉剁成茸泥,加配料打勻,煎成圓形小餅。肉色雪白,外衣金黃,味道異常鮮美。

18

堤角牛骨頭

吃過精武鴨脖子的人,不一定吃過堤角牛骨頭,相比香辣的口感,骨頭縫裡尋肉絲的快感,堤角牛骨頭比鴨脖子絕對更勝一籌,但因為種種原因,堤角牛骨頭一直只在武漢及湖北範圍內流行,而沒有流傳出去,這未免是個遺憾,不過,沒關係,湖北人總要給外來的朋友們留點私房味道麼,如果有機會來湖北,一定不要錯過超級香辣好吃的堤角牛骨頭哦!

19

歡喜團

在湖北叫歡喜團,也叫芝麻團,外酥裡糯,香脆可口!

20

酸辣藕丁

藕是湖北人常吃的家常蔬菜之一,酸辣藕丁更是一道湖北人家家喜愛的以藕為原料的家常小菜,其口感酸辣爽脆,而且做法簡單,是一道特別適合家庭製作的快手小炒!


九月1020


全國公認的就四大菜系,再牽強點八大菜系,十大菜系就有點看不下去了,還不如說中國有三十四大菜系,每個省一個,如今菜系評分浮誇風甚行。湖北菜簡稱鄂菜,沒必要爭八大十大,它本身有它的特點。鄂菜歷史悠久,起源於楚國 ,有近2500年曆史,是和山東菜(魯菜)並稱的中國歷史最久遠的菜系。鄂菜以水產品加工為主,尤其是做淡水魚水平全國第一。

鄂菜包含五大風味。

1,荊沙風味。地域主要分佈在荊州,荊門,仙桃,天門,潛江。荊沙風味是鄂菜的正源。代表菜:荊沙魚糕,鍾祥盤龍菜,皮條膳魚,潛江大蝦,公安牛肉牛雜魚雜,鍋盔,沔陽三蒸等。

2,武漢風味。主要分佈在武漢及其周邊地區。武漢風味是當今鄂菜最繁榮的一個風味。代表菜:清蒸武昌魚,紅燒武昌魚,松鼠魚,菊花魚,黃陂三合,汪集雞湯,水氽魚元,五色魚元,桔瓣魚元,小張烤魚,洪山菜薹,雲夢魚面,鴨脖鴨頭,周黑鴨等,小吃方面很多,熱乾麵,糊湯麵,湯包,糯米磯,豆皮,面窩,清酒等很多很多。。

3,鄂東南風味。主要分佈在黃岡,鄂州,黃石地區。代表菜:鄂州的金包銀銀包金,黃州東坡肉,黃石港餅等。

4,鄂西南風味。主要分佈宜昌,恩施地區。帶有土家族風味。代表菜:坨子肉,血豆腐,土家燻肉等。

5,襄鄖風味。主要分佈在襄陽,十堰地區。鄂菜中的唯一北味菜,以做牛羊肉為主。代表菜:宜城大蝦,盤膳,夾沙肉,襄陽牛肉牛雜麵,清湯,黃酒,襄陽薄刀,十堰三合湯 ,三合粉,鄖縣酸漿面,棗陽琚灣酸漿面。

在外面,手機碼字,寫的有點凌亂。


高速雜談


湖北第一名的甲魚壯陽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9be000ffc3ad45645ee\

櫻桃小仔仔


鄂菜雖未在中國八大菜系中佔據一席之位,卻並不影響其歷史悠久淵源源長。

湖北自古便有“千湖之省”美譽,境內河網密佈山林豐茂,為本地人的餐桌提供了琳琅滿目的食材。此地疆域遼廣,雖同屬鄂菜一源,卻隨風土之異分出荊南、襄鄖、鄂州、漢沔四大流派,知名菜餚也是信手可拈。



一、清蒸武昌魚

一句經典的“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讓武昌魚名揚四海,成為外地人眼中湖北代表性美食之一,它也當得起這個名。

湖北人本就擅長烹飪淡水河鮮,武昌魚特定的生長水域和水質條件,又造就其緊實滑嫩的獨有肉質,蔥燒、燉湯、香煎各具風味,最經典的還屬清蒸,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魚本身的鮮嫩。



二、燒三合

此菜三味原料:魚圓、肉糕、肉圓,魚圓由魚肉製成;肉糕和肉圓的主料都是豬肉丁和魚茸,三味合一,加上木耳、玉蘭片等素菜共同燒製,成品煎鮮、嫩、滑、爽於一體。



三、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是湖北菜漢沔流派中的代表菜式。沔陽人極愛蒸菜,當地歷來便有“無菜不蒸”的飲食習俗。

很多人對沔陽三蒸之名素有耳聞,不過這“三蒸”是哪三蒸?卻並不明瞭。有人認為三蒸應該是蒸珍珠丸子、蒸白丸子、粉蒸肉;也有人認為應該是蒸青魚、蒸豬肉、蒸蔬菜。

事實上,“沔陽三蒸”並沒有具體的食材指代,而是蒸畜禽,蒸水產和蒸蔬菜三者的統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