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映客市值偏低?它的短板或在於沒有BAT加持

映客市值偏低?它的短板或在於沒有BAT加持

日前映客已經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交易。開盤價4.32港元,較3.85港元的發行價上漲12.21%,映客成為港股娛樂直播第一股。不過與業內所預估的破發相反,映客股價盤中一度大漲超40%,市值突破110億港元。

從市值對比來看,虎牙市值為73.5億美元,即488億元人民幣,是映客的近4倍。

從同行市值對比與市盈率來看,映客的市值或許偏低了。基於為何相對其他行業公司,映客的市值偏低,奉佑生表示,映客的定價是良性定價,並表示希望把盈利空間給到投資者,不看重短時間的估值。

從映客此前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7年,映客收入為2870萬、43.3億及39.4億元,經調整純利分別為人民幣150萬元、5.68億元及7.92億元,3年複合年增長率為2229.1%。映客IPO的保薦人之一德銀在最新報告指出,預計映客2018年的盈利將近10.16億元,2019年、2020年預計盈利達到12.16億元及13.94億元。

映客市值偏低?它的短板或在於沒有BAT加持

可以說,在整個直播市場面臨頹勢與倒閉潮以及短視頻搶食的風口,映客還是維持了一定的盈利能力,在當前的大環境下,這個表現其實已經不俗了。但按此計算,映客的2018年預測市盈率不足10倍。對比歡聚時代18.4倍、陌陌26.4倍、天鴿互娛(1980)18.4倍市盈率都過於偏低。

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也就是說投資這個股票大概能多少年收回成本。理論上,股票的市盈率愈低,表示該股票的投資風險越小。市盈率過高說明其營收增長超過了預期,並且投資者看好其未來增長前景。許多傳統科技企業通常市盈率極高,他們高昂的股價靠未來成長率支持,這可以看作是市場對於公司發展前景的樂觀程度。而在盈利上保持增長但市盈率低,往往意味投資者對整個行業大環境與該公司的未來增長前景不看好,但也往往意味著著股價被低估。

映客是泛娛樂直播的頭部玩家,它需要對抗的是整個行業的頹勢。映客招股書披露,其業務主要分為直播業務、網絡廣告和其他業務三大板塊,而在2015—2017年三年期間,映客直播業務所得佔其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4.6%、99.8%、99.4%,直播業務所佔比重越來越大,而直播核心數據卻在直線下降。

映客創始人奉佑生髮全員信,信中提到,“我們沒有BAT的加持和站隊,是憑藉自己不斷進步的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在最慘烈的千播大戰中笑到了最後。”

但沒有BAT加持,也成為了映客未來要獲得更高市值的一大短板。也就是說,映客背後如果站著BAT等其中一家或幾家巨頭,它的市值或許遠不止今日的表現。

在18家赴港上市的企業,騰訊參投了5家。對於獨角獸密集上市,曾有分析人士稱,赴港上市“這些公司虧損較大,急需從資本市場融資,之前燒了很多投資人的錢。”但與這些業務基本面處於虧損型公司相比,映客是盈利的。

在映客上市之後,騰訊系的美團與拼多多也即將登錄港交所,美團提交上市申請後,整體估值可能達到600億美元;而處於輿論風波中的拼多多在提交上市招股書後,有部分機構傳言稱其估值或將高達300億美元。某種程度上,這些公司之所以能夠獲得一個較好的估值,在於它們背後都站著騰訊,甚至有可能成其基石投資者,因此,這些公司儘管喪失了獨立性,但卻獲得了巨頭的巨大的資源、資金與渠道流量的支持,併為它們的上市做品牌背書。

本次映客IPO的基石投資者為分眾傳媒和B站,分別認購3000萬美港元及1000萬美港元股份,禁售期為6個月。映客方面此前表示,二者的投資,希望與映客直播平臺在渠道和內容上有所協同,也大幅增加了映客上市後在城市渠道下沉和內容品類擴張上的想象空間。

業內知道,基石投資就是在 IPO 時候,有個或者某幾個投資者提前和發行人簽訂認購協議,以 IPO 價格認購一定數量的股票。基石投資者的作用是給公司的基本面、盈利模式、發展前景做背書,也是給不確定市場的IPO一顆定心丸。許多IPO的公司沒有過往業績可供投資者參考,引入基石投資者可以增強市場對新上市股票的信心和信任。

此前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引進基石投資者的做法在亞洲很是盛行,特別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自2012年以來,基石投資者的認購股份已佔到香港新股發行的30%。

通俗的說,基石投資可以給市場一個相對有公信力的參考,告訴市場,這樣的市場“大腕”都來了,這公司應該信得過。這樣讓許多投行一起參與進來,並且預售大部分股票,也可以消除在市況波動時發行中的風險。正是因為目前港股上市的公司多數都是資本催熟的,所以基石投資者的強大與否,對於上市公司的上市估值影響頗大。比如小米香港IPO引入基石投資人中,投資方包括高通、招商資本、中國移動和順豐速運。陣容就比較強大,也間接讓小米獲得了一個相對較為合理的市值。

一般來說,IPO發行人尤其是不被看好的IPO發行者當然是很希望有強大的基石投資者,一方面使得 IPO 項目成功的保險係數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在市場上傳遞正能量,吸引其他投資者前來認購。這跟購物中心招商是同樣的道理。

但一般來說,投資者搶著去當基石的項目都會是火爆的項目,換句話說,互聯網行業的投資人往往也會看BAT的動向,因為現在BAT尤其是AT已經是投資市場不可忽視的兩股巨大的力量,往往可以起到風向標的作用。BAT搶著去的項目一般都不會差,因為本身做基石投資者也是有風險的,比如需要按IPO發行價購買預先約定數量的股票,並接受6~12月的鎖定期,需要面對最後認購的價格在簽訂認購協議的時間節點上不確定性以及上市後的鎖定期等市場風險。

而如果上市的企業此前有BAT這樣的巨頭多輪參透與領投,佔據著較大的股份比例,那麼該企業上市,BAT做基石投資者的可能性就更高,沾上巨頭概念股,市場給予的估值也就往高了看。

比如說,拼多多在2016年7月的B融資中就引入了騰訊,在今年4月的D輪融資中,騰訊繼續加持,股權增加至18.5%,位列第一大機構股東。騰訊也是美團第一大股東。而傳聞將於下半年即將赴港上市的滴滴出行、騰訊音樂、鬥魚等公司,身後同樣站著騰訊。早前閱文集團、易鑫集團等“騰訊系”公司赴港IPO時均是盛況空前,比如閱文集團2017年上市之時達到620倍的認購規模。而有騰訊做基石投資者、在港上市的希瑪眼科股份當年認購也呈現一片火爆態勢。拼多多美團的估值因素與隸屬於騰訊繫有著莫大關係。

同理,螞蟻金服最新市場預計融資後估值在1500-1600億美元,高市值的背後則是有阿里的加持關係微妙。螞蟻金服的股東構成中包括馬雲、謝世煌等26位阿里巴巴高管。前兩位位股東分別為浙江君瀚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佔股42.28%,浙江君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佔股34.15%共計76.43%。兩者的普通合夥人(GP)均為杭州雲鉑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該公司由馬雲100%持股,也就是說螞蟻金服的76.43%的表決權由馬雲行使。

另一個案例是看愛奇藝,愛奇藝上市之初也獲得了較高的市值估值,但它並未擺脫虧損局面,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愛奇藝淨虧損分別達到25.75億元、30.74億元、37.36億元,但它的上市故事是百度公司持有愛奇藝69.6%的股權,根據當時招股書,在愛奇藝和百度簽署的合作中,兩家公司將在AI、智能設備/DuerOS、雲、在線廣告、流量等方面合作。招股書中專門談到與百度的關係,即百度為愛奇藝提供了技術、基礎設施和財務方面的支持。

在虎牙上市之前的今年3月,騰訊給予虎牙4.6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對虎牙來說,這既是B輪融資,但也是一次Pre-IPO輪的融資,這在當時也基本意味著騰訊成為了其基石投資者。一方面,騰訊提供了上市前的現金和資源注入,給虎牙提供了一個利好。

其實對於互聯網上市公司而言,基石投資者與背後的持股巨頭就如主力店,屬於壓倉石。正如早前消息指出,內地富豪認購港新股,擔任港新股基礎投資者逐漸成為新潮流,這被香港市場解讀為港新股遭遇爆炒的主要原因。

回到映客IPO,沒有BAT的加持,一方面或說明BAT並不看好秀場直播的前景,其二,在整個直播行業,映客市佔率是15.3%,排名第二,這想象空間又弱了許多。其三,映客上市也缺失了強大的基石投資者陣容。而從目前即將赴港上市的企業當中,映客的基石投資方算是相對弱勢的一個。但是港股新股對基石投資者的依賴性頗高。與此同時,也與受到小米剛剛IPO影響,市場資金面緊張有關,這或許也是映客市值偏低的重要原因所在。

從直播行業來看,在整個行業的增長曲線下滑的時間風口,大平臺的資源導入、資金鍊與供血能力非常重要,騰訊投資的虎牙估值高,因為騰訊本身作為國內最大的遊戲廠商,其研發與代理的遊戲可以源源不斷為其進行內容資源輸出與流量導入,而遊戲直播與遊戲產業也是一種供應鏈上下端的互相支撐的關係,大廠的遊戲用戶活躍度能夠促進遊戲直播這一領域的熱度。

而秀場直播則缺乏價值沉澱與差異化內容生產,要維持留存率與控制監管的風險也相當困難。從另一方面來看,有BAT加持有在財力、資源支撐之外,抗風險能力也強一些,相對而言,單個主播或者個別業務遭到監管影響時,對平臺造成的影響可大可小,主管部門可能會出臺的制裁政策包括:中止運營、關停平臺或吊銷營業執照等。而直播業務尤其是以單一秀場為主營內容方向的直播平臺遭遇低俗、打擦邊球的內容的概率會更大,面臨的監管風險要大於以遊戲等垂直領域為主的平臺。

當然或許在映客看來,一個較低的市值,可以給予投資人未來更大的增長空間。但是直播下半場的難度已經提升,比拼已經不再產品端的迭代,而是業務創新、資本輸血和資源的協同性,以及如何對抗短視頻井噴式發展搶奪視頻消費領域的用戶與流量,在目前來看直播平臺想與短視頻融合基本上是失敗了,這意味著要快速拉昇估值的空間非常有限也難了許多。以全民直播或者社交化直播為噱頭吸引普通用戶直播的故事已經很難講通,直播行業需要講一個在與短視頻存激烈廝殺過程中能夠活下來與之對抗的新故事。而要講好這個故事,需要藉助BAT的力量合縱連橫,而無論是騰訊還是百度,都是對抗頭條系短視頻的同盟軍。

因此,如果有BAT加持或者做品牌背書來講一個與巨頭資源協同、差異化互補輸血的好故事,情況顯然會不一樣,映客CEO奉佑生這句沒有BAT加持或許也透露了些許醋味兒,畢竟BAT這兩年投了不少公司,但卻偏偏錯過了映客,背後或隱藏著自身對BAT加持的渴望,如果整個行業本身已經沒有太多故事可講,又缺乏BAT的加持,映客上市之後的路還真不好走。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我的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