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如何提升教師課堂教學執行力?

為的最高準則和終極目標。教師課堂教學執行力就是按質、按量,按時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

課堂教學執行力有一套系統化的流程和完整的體系。其成功的條件首先要有一流的教學業務流程,即先進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學設計、一流的教學策略、一流的教學過程。它包括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的嚴密討論、質疑、堅持不懈地跟進,以及教育教學環節的具體落實。塑造一流的教學業務的過程,就是塑造一流教師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過程,也是最為艱難的過程。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美國ABB公司董事長巴尼維克曾說過:“一位經理人的成功,5%在戰略,95%在執行力”。因此,具有出色的課堂教學執行力,是成為優秀教師的重要通行證。

如何提升教師課堂教學執行力?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執行力是左右課程改革成敗的重要力量,也是區分教育質量平庸還是卓越的明顯標記。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學的質量,育人的質量,服務質量是學生是否熱愛學校,穩定生源,提升辦學水平的根本保障。

如何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執行力?

理念決定行為

教育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學習興趣和個性發展。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要給學生更多選擇的機會,包括學習時間的選擇、學習方法的選擇以及學習內容的選擇,鼓勵學生依照自己興趣、需求,開展實踐、探索、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生活的勇氣、向上的精神、創造的激情和社會的責任感。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如何提升教師課堂教學執行力?

先進的理念能否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對理念的理解,認同以及執行能力。一所學校,只有當課堂教學執行力得到落實的時候,這所學校才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先進的理念能否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對理念的理解,認同以及執行能力。一所學校,只有當課堂教學執行力得到落實的時候,這所學校才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構建有效課堂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鍛鍊提高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渠道。如何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內,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實現教學的最佳狀態,使學生學得主動、紮實,富有成效?

根據學生的學情確定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建立一個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會學、都能學好的教學模式:提出目標→指導自學→互學互教→當堂訓練→當堂反饋。教學模式的程序:出示這堂課的學習目標→自學要求→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發現學生自學中的問題→學生彙報自學結果→教師糾正、討論、指導自學結果→學生完成當堂作業→教師當堂批改(講評)作業。

如何提升教師課堂教學執行力?

課堂上學生在自學、思考、交流,教師講得少。教師從過去“滿堂灌”的“一線”退到“二線”,由知識的傳播者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為學生自學、思考、討論、答疑當好“參謀”,創造條件儘可能地讓學生“有為”,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的建構,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學生自學之後,教師注意三點

(1)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自學之後還不能掌握的知識,即自學中暴露出來的主要傾向性的疑難問題,對學生通過自學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的要求,不就題講題,只找出答案,而要尋找出規律,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還要引導學生預防運用時可能出現的毛病。

(3)教的方式都讓已掌握的學生先講,如學生講對了,教師肯定,不必重複;講得不完整,達不到深度的,教師要補充;講錯了的,教師則要更正,從而達到解決疑難問題的目的。

教師的作用主要表現

(1)開始上課時,教師三言兩語,準確地指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提出明確的自學要求,即自學什麼內容,用多長時間,屆時如何檢測。還要交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如看書,是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疑難等等。

(3)在學生自學時,教師一方面督促學生按照老師的指導自學,確保完成好自學任務,及時表揚速度快、效果好的學生;另一方面通過巡視,個別詢問,特別是通過板演練習等檢測形式進行調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的疑難問題,並認真分析帶傾向性的問題,進行梳理、歸類。

如何提升教師課堂教學執行力?

針對學生在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練習中的錯誤,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讓學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作評定、補充、更正。生生互學,不僅解決了學困生的問題,而且還促進了優秀學生的提高。優秀學生要幫助他人,自己就得要充分地理解,還把自己理解的知識清晰地表述出來,學習上也有了緊迫感,這本身就是一種提高。最後,引導學生當堂完成作業,進行嚴格訓練。教師要保證訓練的時間不少於15分鐘,讓學生能夠把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總之,構建有效課堂,使教學過程由過去老師滿堂灌,變為在老師指導下學生循序漸進地自學的過程,充分發揮其自學的積極性、主動性,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這種課堂教學結構,為素質教育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載體;這種課堂教學結構,確保了學生當堂完成作業,從根本上保證了減輕學生課外過重的負擔,讓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