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特殊時期,這場選拔賽在“雲”端完成,過程太難了

“雲監工”“雲課堂”“雲會議”……隨著疫情的蔓延,原本充滿人間煙火氣的人們都被逼上了“雲”端,就連第35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武漢地區選拔賽(以下簡稱“選拔賽”)也被逼成了“雲評審”。


特殊時期,這場選拔賽在“雲”端完成,過程太難了

說起“雲評審”,武漢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鄭華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選擇‘雲評審’也是被逼的,往常現場評審總是熱鬧非凡,選手們歡呼雀躍,將自己發明創造的作品拿出來展覽、給專家評委評審,和專家評委面對面交流,接受答辯。可以想象,那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掛著怎樣緊張而又興奮的表情。”

今年這個春節,很多人無論如何是笑不出來的。原本歡歡喜喜的選拔賽,變成了視頻介紹、微信群討論、網絡會議評審。

今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武漢地區的選拔賽由武漢市科協主辦、武漢科技館承辦,原定於2月2日開展科技創新發明類作品的評審活動。時間確定後,武漢市科協即向全市各區基層賽事組織單位發出通知。

武漢科技館培訓部副部長施宏告訴記者,武漢市科協和武漢科技館對這個時間點進行了細緻的推敲和研究,考慮到作品剛收上來,評委評審確實需要時間,同時根據疫情之前的假期安排,2月2日是春節復工後的第一個週日,家長也能抽出時間來參加孩子的比賽。


特殊時期,這場選拔賽在“雲”端完成,過程太難了

武漢科技館領導在“雲評審”現場(右一為武漢科技館黨委書記、館長劉青,左一為副館長吳建國,中間為施宏)

然而,1月23日,武漢“封城”了。原本安排得妥妥的計劃都被病毒打亂了。

市民閉門不出;市科協和科技館的領導幹部、職工,各區大賽基層組織單位的工作人員全員下沉到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所有參賽選手都按規定在家中上網課;評委老師大多在外地無法回武漢;原本主持本次賽事活動的武漢科技館培訓部部長劉虹正在住院,只能通過電話討論評審方案,與評委溝通……

賽事被迫延期!

施宏感慨:“我們太難了!”


特殊時期,這場選拔賽在“雲”端完成,過程太難了

工作人員在網上協調服務賽事


特殊時期,這場選拔賽在“雲”端完成,過程太難了

工作人員在網上協調服務賽事

2月13日,武漢科技館接到湖北省競賽組織單位的緊急電話通知,省裡要求儘快完成選拔賽評審,作品必須按期報送。然而,第35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網上申報時間並沒有因為疫情改期,依然是3月20日至4月20日。

接到通知後,武漢科技館第一時間召開了專題會議。人員調配、場地安排成了這次會議最重要的議題。“雲評審”選手作品也被提上議程。

儘管工作進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誠如鄭華所言:“雖然我們很難,但是我們一直在努力,不斷在創新工作方法,利用防疫之餘做科普、寫日記、整理資料。我們的學會、各區的科協也都很努力,他們很多人全家出動,有些人已經一個多月沒有休息了。”

“再難也沒有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難。”這是武漢科協人經常說的一句話。

經過多次會議探討,武漢市科協和武漢科技館最終決定,採用多種形式開展工作,能到單位辦公的就到單位,無法到單位的則在家辦公,重點是要把大賽的相關信息傳達出去,讓選手們知道,要及時與評委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

最後,主辦方、承辦方和相關評委一拍即合,大家都同意通過在網上進行“雲評審”的方式來完成此次選拔賽。為方便評委溝通交流,武漢科技館牽頭組建了評審群。

大家討論出兩種線上評審方式,一是通過微信視頻會議對選手作品進行評審,選手在線回答提問;二是選手拍攝介紹作品的短視頻上傳到指定郵箱,工作人員統一收集整理傳給評委,評委根據申報表的順序一一評審,形成意見,再通過線上評審會議確定最終作品。由於微信群評審需要逐個添加選手微信,且會議可能因為信號等問題中斷,大賽主辦方和承辦方最終決定用第二種方式進行“雲評審”,要求每位選手錄製1分鐘的視頻介紹作品。各區基層組織單位接到“雲評審”通知後,立即微信、電話通知每一個報送作品準備參賽的學校和選手。


特殊時期,這場選拔賽在“雲”端完成,過程太難了

選手通過視頻介紹作品


特殊時期,這場選拔賽在“雲”端完成,過程太難了

選手通過視頻介紹作品

選手資料都在單位的電腦裡,城封了,交通停了,自己不會開車,怎麼辦?武漢科技館的很多職工選擇步行上班,施宏就曾經走一個半小時到單位。後來,他們探索出一種更“科學”的上班方式,即開車的職工順道或者繞道接送那些不會開車的同事。


特殊時期,這場選拔賽在“雲”端完成,過程太難了

評審組在開網絡視頻會議

叮咚!工作人員和專家都上線了!

“各位專家好!請上線的專家報到,科技創新成果評審馬上就開始了。”

經過與評審專家和各區大賽組織單位多次溝通協調,2月22日上午9:00,選拔賽作品網絡評審會準時召開。此後三天,作品答辯評審活動在為大賽專設的微信群裡有序開展。6位專家在線“雲評審”,對作品進行點評合議。

創新成果發明類作品現場答辯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選拔賽的一個重要環節,選手現場展示作品,評委可以更清楚地瞭解作品的創新思路及特點。但考慮到現實情況,武漢賽區今年不舉行發明類作品現場答辯環節。

選手遺憾,評委糾結。主辦方和承辦方急選手所急,想評委所想,創新性地提出了以作品展示和介紹視頻替代現場答辯的辦法,不僅取得了各區賽事組織單位的全力支持,也按時高效地完成了工作,如期評選出優秀作品,準備參加省級大賽及全國大賽。

短短几天時間裡,145件參賽作品、200多位參賽選手全部完成視頻錄製及上傳,經由工作人員統一傳給專家評委評審。在專家組組長的安排下,評委們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很快評選出優秀作品和成果,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此次線上“雲評審”模式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武漢市選拔賽多年的舉辦歷程中尚屬首次。

選拔賽包括創新成果(發明、論文),科幻畫、實踐活動、科教創新、優秀組織、優秀教師等7個獎項。大賽組織單位按規定的名額和要求收取了科技創新成果項目作品(發明類)145件,科技創新成果作品(論文類)58篇,科技實踐活動20項,科教創新成果11項,科幻畫564幅,優秀科技輔導老師24名,優秀組織單位19個進行評審、選拔。


特殊時期,這場選拔賽在“雲”端完成,過程太難了

年近8旬的評委袁伯偉老師在醫院裡參加評審

通過網絡視頻會議,評委們共評選出科技創新成果(發明)一等獎23件、二等獎51件、三等獎71件;科技創新成果(論文)一等獎9篇、二等獎21篇、三等獎28篇;優秀科技實踐活動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0項;科教創新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科幻畫一等獎85幅、二等獎197幅、三等獎282幅;優秀科技輔導員24人,優秀組織單位19個。


特殊時期,這場選拔賽在“雲”端完成,過程太難了

評委通過網絡審閱選手提交的作品


特殊時期,這場選拔賽在“雲”端完成,過程太難了

評委通過網絡審閱選手提交的作品


特殊時期,這場選拔賽在“雲”端完成,過程太難了

評委通過網絡審閱選手提交的作品


特殊時期,這場選拔賽在“雲”端完成,過程太難了

評委通過網絡審閱選手提交的作品

根據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分配的參賽名額,選拔賽評委會從優秀獲獎成果中評選出科技創新成果(論文+發明)44件、優秀科技實踐活動15項、科教創新成果8項、科幻畫25幅,並推薦優秀科技輔導老師5人、優秀組織5個,代表武漢市參加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選拔賽通過“雲評審”的方式圓滿落幕,這不僅僅是武漢市科協在被逼無奈後的一次探索,也為其他地方科協創新工作方式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但願疫情早日結束,被逼上“雲”端的人們也能早點出來感受人間的春天!(武漢市科協科普部鬍子君,武漢科技館培訓部施宏接受電話採訪並提供素材及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