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他先效力與漢更始帝,後效力與光武帝追殺到死:站隊還要選準時機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其中不乏爭權奪位的野心家,但他卻一心忠於漢室。剛率眾起兵,就為漢高祖劉邦、漢文帝劉恆、漢武帝劉徹立神廟,稱臣祭祀,表示起兵是為了興復漢室,自己永遠是漢室的臣民。這個人,就是當時割據了西北的一個軍閥隗囂。

如果說立廟還僅僅是一個形式----想當初朱元璋不也曾經奉小明王韓林兒為名義上的一把手,後來不是照樣把韓林兒扔到江裡淹死,自己當了大明的皇帝嗎?那麼,隗囂後來的舉動證明了他對漢朝是真心。就在他坐擁西北幾省後不久,中原的戰火似乎有熄滅的態勢,劉氏皇族的後人劉玄登上皇位,自稱更始帝,率軍攻入長安,殺死王莽,新朝就此滅亡。更始帝向隗囂發出徵召令,要求他立即到長安晉見。

他先效力與漢更始帝,後效力與光武帝追殺到死:站隊還要選準時機

隗囂

作為一個割據數省,有一定軍事實力的軍閥,如果真的有一點野心,這個時候是決不會輕易就範的。因為一旦入京晉見,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地盤和軍事實力,完全臣服於對方,生死也完全任由他人來宰割了。事實上,隗囂陣營的謀士的確也勸他暫時不要輕舉妄動,先看看局勢再作決定。但是,一向虛心聽取謀士意見的隗囂這次沒有聽他的,而是立即到了長安。

到了長安,更始帝果然沒有放他回去,封他為右將軍,高官厚祿養了起來。只是隗囂沒料到,更始帝雖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卻壓不住陣腳,眼看要熄滅的中原戰火,在更始帝錯誤百出的統治下,又逐漸蔓延了起來。劉氏宗族裡,有劉秀在河北起兵,不服更始的正統地位,同為農民起義軍的赤眉也不服更始的管,兩面受敵之下,更始帝的日子越來越難過。隗囂雖然還沒有二心,他的手下卻開始後悔了,策劃著要逃回西北去做土皇帝。

他先效力與漢更始帝,後效力與光武帝追殺到死:站隊還要選準時機

更始帝劉玄

隗囂知情後,向更始帝告發了手下的陰謀,導致他的兩個叔叔被殺。要知道,這兩個人是西北起兵反抗王莽的領袖,還在起兵成功後,說明眾人推舉隗囂做了事實上的一把手,且不論親情,就是這個讓賢的舉措,也足夠讓隗囂感激一輩子了。隗囂出賣這兩個人,無疑這個時候,他還覺得,對漢室的忠誠度要高於對親情友情的忠實。更始帝為了表彰隗囂的忠心,還給他升了官。

蜜月很快即度完了,主要原因還在於更始帝境況的每況愈下。作為更始帝的重臣,隗囂也給他出了不少主意,比如讓更始帝率軍退出長安東歸,再比如讓位給劉氏宗族中的長者。更始一律不接受,兩人矛盾越來越深,發展到後來更始派軍圍困隗囂府邸,隗囂趁天黑逃出包圍圈,一口氣回到了西北根據地。總算影響力還在,很快就召集以前的舊部,重新佔據了西北各省。

他先效力與漢更始帝,後效力與光武帝追殺到死:站隊還要選準時機

王莽死後東漢關係圖

時間的長河又翻過了幾頁。幾年後,中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赤眉軍攻入長安,另立了一個劉氏皇族,更始帝投降,接著,光武帝擊敗赤眉,立國稱帝。

中國的皇帝向來是不允許臥榻之旁有他人酣睡的。雖然光武帝在統一中原後是否繼續軍事征服蜀地和西北有一定的猶豫,但政治攻勢卻是從來沒有停止過,不斷要求隗囂稱臣晉見。但隗囂大概是上一次投靠更始帝留下的教訓過於深刻,這次在劉秀的招降面前卻猶猶豫豫,雖然也送兒子到漢朝作人質,但對光武帝的要求卻常常陽奉陰違。畢竟中原的戰局還沒有完全結束,“常以為天下成敗未可知”,不要又投靠錯了。

他先效力與漢更始帝,後效力與光武帝追殺到死:站隊還要選準時機

上次投靠太快犯了個錯誤,這次猶豫犯了個更大的錯誤。光武帝雖然認為隗囂是個厚道人,在漢軍攻打公孫述時也出過力,但同時也以為他有割據之心。兩人疑忌越來越深,其間還發生了不少誤會。隗囂派使臣來晉見光武帝,誰知使臣到漢軍軍營,居然被仇家殺死了。這個事件隗囂肯定對光武帝很有看法。不久光武帝派衛尉銚期運金銀珠寶來賞賜隗囂,半路上居然都被偷走了。種種巧合,都加深了光武帝和隗囂之間的敵意。

他先效力與漢更始帝,後效力與光武帝追殺到死:站隊還要選準時機

光武帝劉秀

從這些記載來看,雙方失和的主要責任還是在漢朝一方,但皇帝是不會承認錯誤的,大家沒有緩解的餘地,那就只有開打。苦戰三年,互有勝負。隗囂雖然屢有勝績,但也抵不住光武帝兵多將廣,勢力不斷萎縮,到了建武九年(公元33年),隗囂病故。

後漢書中對隗囂的病故記載很有意思:九年春,囂病且餓,出城餐糗糒,恚憤而死。事實上,就在隗囂病故前數月,他在公孫述的協助下,大敗漢軍,成功收復安定、北地、天水、隴西。在取得大勝的時候,他為什麼要恚憤呢?大概是因為自己對漢朝的一片忠心卻換來了這樣的結果,心有不甘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