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讓我們換一個角度看“桃園結義”原來張飛才是三兄弟中的大佬

 關羽無疑是三國裡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整個中國歷史上留下功法的名將不多,在三國裡也只有兩個,一個是趙子龍傳下來的一套拳法,北方流傳很廣,另一個是關二哥在其當地傳下來的一套棍法,當地有名,但傳播不多。

  要講關羽是如何進入歷史大潮的,得先從劉備和張飛講起,沒有這兩人唱雙簧一樣的連哄帶騙,關老爺也未必真會那麼威風的出人頭地。

  劉備到底是不是皇族無法考證了,因為祖上都讓清除門庭掃地出門了,還說自己是個皇室這完全是不要臉的行為,不過他運氣很好的是他受到了一個人的常識,從那一刻起,他的命運開始有了一條輝煌之路。

  三國末年的社會形態體制混亂,舊的勢力開始相互爭鬥,新的勢力也在不斷湧現,當時的商人地位是非常低下的,筆者曾為一個劇本考查過一些涿州當地的資料,在社會上,無論商人有多成功有多少錢,多大地盤,在社會正式場合裡,商人必須排到最後,而且還要穿上兩不同色的鞋子,這是那個時代赤裸裸的行業歧視,可以說和妓女和乞丐是一個檔次。

讓我們換一個角度看“桃園結義”原來張飛才是三兄弟中的大佬

劉關張三兄弟

  而商人長大了,而體制不強的條件下,形成了新的地方豪強,除了身份之外,他們什麼都不差,在這群人之中,張飛的父親開始思考如何由富轉貴的道路。

  他運氣不錯的是他訪到了兩個貴人,一個是文武全才的退休幹部王養年,一個就是打腫臉充胖子的皇族之後劉備。在當地的記載裡,劉備是先和張飛的父親拉上關係,接下來就是張飛到王養年那裡學藝,可以說歷史上真正的張飛根本不是什麼屠夫,而是帥氣俊郎的富二代,在王養年那裡不僅學得武藝,還有書法和繪畫,等等。

  藝成之時的張飛,恰遇黃巾起義,劉備和張飛一合計,覺得時機已到了,於是張飛在家擺擂臺“割臂結英雄”,而劉備則冒充打草鞋的在市場裡守株待兔。所以劉備自從受張父賞識開始他就不可能再是什麼窮人了,只是打著窮人的旗子去人民群眾裡招高手,因為當時的社會背景,人才大多是在士大夫階層,無論你再有錢,沒有權和身分,人才不會跟你走,這就是劉備為什麼錯失太史慈一樣。

讓我們換一個角度看“桃園結義”原來張飛才是三兄弟中的大佬

長版橋一喝,喝退千軍萬馬

  張飛在當地早已打遍天下無敵手很久了,天天也技癢得很,可以說關二哥的出場,簡直就像是天意,張飛就算得上是大漢了,關羽還比張飛略高,兩人在擂臺上打了陣子,雖然一時不能制服對方,但是張飛還是明顯吃了暗虧,這時劉備上場將兩人分開,怎麼分開的不知道,是勸的還是用力,不清楚,不過劉備本身也是會武的這絕對不假。

  接下來的情節在電視劇和演義中都描述得很細緻,這個歷史上不可能詳細記載,不過推測他們有幾點是肯定會聊的,先是一陣仰慕吹捧之下,酒喝得差不多時,會先打聽關羽底細,問問以後的打算,然後劉備開始表演,公開莫須有的身分,張飛開始幫腔,感覺就像是演好了的話劇。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劉關張雖親如兄弟,但他們想達到的目的卻不盡相同,劉備當然是想當皇帝,張飛是想跟著皇帝變成貴族,關羽卻並沒有明確的需求,他後面只有一個精神需求,就是天下無敵。

讓我們換一個角度看“桃園結義”原來張飛才是三兄弟中的大佬

張飛其實是高富帥

  所以當時關二哥離開曹操南下尋劉,在古城遇張飛時,張飛翻臉不認人要和他決一生死,原因就在於無論是劉備還是張飛都沒看懂關羽想要的是什麼,如果你沒有需求,才是最難滿足的需求,在沒有完全利益勾結的情況下,張飛都懷疑關羽變節,因為他沒有不變節的理由。

  不過關羽眼裡,他一介布衣,能和皇族和有錢人平起平坐,已經讓他無限感動了,這就是關二哥義字當先的源頭所在,這三人是否結拜,不好說,但小編認為可能私下有兄弟相稱,但可能沒有燒黃紙,拜天地,因為從歷史記載上看,哪怕張飛死了,劉備接到通知時也沒稱他三弟。

  張飛家有規模不小的商隊,可以說幾乎一夜之間,這些商隊就換裝成了軍隊,這可能也是張家苦心佈局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