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不知道什麼時候,長沙被諸多網友冠上了“注水沙”的稱號,在各種報道長沙的文章中,時不時就會看到類似以下心態的評論:“長沙數據在全國城市中名列前茅時,就是長沙注水了,好像只有數據差時才會是長沙的真實水準”。

這樣的“跟風黑”對一個城市而言,未免太不公道。長沙的諸多優勢中,在筆者看來最起碼有三點是被諸多網友所忽視的:

1、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這一點從長沙的房價,以及人均GDP這兩點就可以看出。長沙房價在全國都是非常有優勢和競爭力的,用兩個字來形容:“良心”,最近各個城市都頒佈了樓市調控政策,長沙也是最為嚴厲的一個。

幸福感的另一點體現就是人均GDP上,長沙的經濟總量遜色於武漢,但是人均GDP卻位居中部第一,在全國所有城市中,也能排在前10,這一特色也體現在長沙的經濟消費上,在長沙街頭隨處可見各種形形色色的餐廳、KTV、足浴、酒吧..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2、長沙還一個被忽略的優勢,就是它的行政區劃面積、和城市群體系。中部六省的省會城市中,長沙的行政區劃面積最大,為11819平方公里,其次是合肥,面積為11445平方公里,武漢位居第三位,面積為9861平方公里,其他三個城市面積差距不大,都在7000多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面積是優勢之一,長沙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城市群體系,長沙周邊地市縣的經濟要比中部其他城市要好。從地圖上看就知道,長沙,株洲,湘潭之間的直線距離非常近,三市中心城區彼此距離在40公里以內,這個距離也只相當於北京五環內的南北直徑距離,而且這幾年長沙也一直在推進“長株潭一體化”。如果未來進行行政區劃改革,長沙合併或者部分合並湘潭的部分城區,也不是不可能,這是一個很好的預期。

除此之外,周邊長沙縣,寧鄉縣,瀏陽縣,醴陵市(縣級市)都是國家經濟“百強縣”。這樣的經濟佈局是中部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長株潭一體化

3、除了上面提到的兩點外,長沙還有個突出的“軟優勢”,既文化優勢,近幾年來,靠著文化優勢崛起的城市,最典型的有兩個,一個是“互聯網文化”的杭州,另一個是號稱“大數據之都”的貴陽,這兩個城市既是因為產業,也是因為文化。

任何城市,城市的競爭最後的結果一定會體現在文化競爭上,與杭州、貴陽的“IP”不同的是,長沙一直有意將自己打造的成“‘媒體藝術之都’”,所以在媒體+、互聯網+、文化+等領域就會有特別的扶持,比如長沙馬欄山視頻文創園、文化產業小鎮等都是非常顯著的例子,而“IP”+“扶持”最後的結果就是,對宣傳推廣長沙、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能夠起到特別積極的作用。

當然,上述講到的全都是長沙的優勢,說這些優勢是為了反駁那些為了黑而黑的網友,真實的長沙有他吸引人的地方,更有它的短板,至於真實的長沙是怎樣,我們可以通過具體數據、規劃來管窺一二。

一、歷年GDP、及GDP佔省份比重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2017年開始,長沙就成功邁入了“GDP萬億俱樂部”,但是從“GDP省份佔比”來看,長沙的GDP佔省份內的比重直到2017年才勉強超過30%,同為中部的武漢GDP佔省份內的比重快達到36.71%了,這是為何?

在筆者看來,最重要的原因有兩點,一個是政策,近幾年來武漢在政策上的優勢要比長沙要明顯得多,政策上決定了武漢目前站在了更高的起跑線上;另一點就是湖南與湖北的城市佈局不一樣,雖然在大眾認知上,湖南的經濟總量略低於湖北,但是如果從城市分佈來看,湖南所轄的地級市其實均衡發展得更好,截止2017年,

湖南轄14個地級市,破千億的城市有12個,湖北轄17個地級市,破千億的城市僅10個。

二、資金總量、及其佔省份比重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目前長沙佔資金總量佔全省的比重為34.30%,相比武漢的46.79%,成都48.08%,還是有些差距,說明長沙的吸虹能力跟這兩個“大區域性”城市相比,完全是大巫見小巫。在資金總量上來看,長沙2017年的資金總量為1.6萬億元,

只能稱得上中二線城市。

跟絕大多數內陸省會城市一樣,長沙的資金總量佔省份內比重最高的時間節點出現在2010附近,最重要的原因是2001年中國世貿組織後,外貿量開始倍增,其中擁有港口的沿海城市,經濟開始大放異彩,相對來說對內地城市的資金情況,會有不同程度的流失。而近幾年,“做大做強省會”城市的聲音開始越發響亮,大部分省會城市也頒發了吸引人才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吸引人才、匯聚資金。

三、小學生人數、及其佔省份比重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長沙小學生人口占省份內比例呈現穩步上升態勢,但是目前來看,佔比並不是很高僅11.22%,說明湖南其他城市在長沙工作,但是其子女仍在其他城市上學的比例較高。

從小學學校分佈、小學人數市區的分佈情況來看,小學人數最多的市、區,分別是長沙的瀏陽市、寧鄉市、雨花區和長沙縣,其中小學生人口密度最高的區為雨花區,其經濟最發達的區也是雨花區。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四、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固投佔GDP的比重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筆者查閱了幾個二線城市的固投佔GDP比重,絕大多數城市的佔比均維持在70%左右,說明這些城市目前都還處在高速發展過程中。

長沙目前的固投7567億,在二線城市中也排在前列,但是長沙基建發展起步較晚,就拿前面列舉的成都來說,成都2000年的固定投資額就達到了457億。

五、房地產開發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固投的比重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估計很多人很好奇,長沙無論人口淨流入還是人均收入都是位列中部五省(武漢、鄭州、合肥、南昌)榜首,但是為啥長沙的房價卻一直是以逆姿態的存在,而且在近幾年的政策調控中,長沙還是最嚴厲的一個,這是為何?

其實從上表中可以看出,長沙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在所有的“GDP萬億俱樂部”的城市中排名並不高,發展模式相類似的還有無錫和寧波,

說明這類型城市的產業結構從不以房地產為主,政府在房地產開發上的投入並不明顯(通過賣地獲得的收入沒其他城市那麼明顯),所以「房住不炒」的政策在長沙也得到了更好的落實。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長沙6.25之後頒佈的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

五、各區房價走勢,以及成交情況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來源:安居客,數據截止2018年8月

整體來看,長沙的房價相較於其他城市來看都足夠良心。長沙的房價其實分佈其實也非常有規律,可以看出,嶽麓、開服、天心、雨花、芙蓉幾個區,整體房價相差並不是很大。

若從交通來看,長沙市的中心位置為五一廣場,這裡有兩條地鐵線交匯,而且五一大道也是長沙市的主幹道,按理說芙蓉區是長沙交通最方便的地區,但從房價來看,可以看出房價最高的並不是芙蓉區而是嶽麓區,最大的原因極有可能是因為芙蓉區是長沙最老的城區,相對來說居住環境可能沒那麼好。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長沙市行政區劃圖

筆者繼續查閱了,長沙各區、市近兩月的商品房和住宅成交情況(下圖),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其中,望城區商品房、住宅成交金額、面積均居榜首;其次為嶽麓區;長沙縣、瀏陽市成交均比較少。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城市解讀:長沙,“注水沙”還是“實力派”

一般情況下,商品房和住宅成交越火熱,往往代表新建住宅越多,其開發程度也越被重視,所以繼芙蓉、天心、開福、雨花幾個區以後,接下來長沙重點開發建設的區很可能是望城區,其次是嶽麓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