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愛情公寓》陷入偷票房疑雲,背後究竟是誰的問題?

從上映開始,圍繞電影版《愛情公寓》的風波持續不斷,先是被劇版出品方聯凡公司控訴侵犯版權,隨即又有傳言稱該片只是在消費觀眾、賣弄情懷。唯一慶幸的是,影片上映一天多,票房已突破3億元大關。

《愛情公寓》陷入偷票房疑雲,背後究竟是誰的問題?

但就在12日下午,又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該片疑似偷票房,一時引起一陣熱議。

偷票房是怎麼回事?背後有哪些目的?發行方和院線誰的嫌疑最大?

小編將通過沃德社會氣象臺(www.wordemotion.com)網絡情報實時監測與智能分析大數據平臺為您揭秘!

1、什麼是“偷票房”?

偷票房其實是電影業中一種瞞報電影觀眾人數的的現象,電影院偷漏瞞報票房手段已經非常純熟了,簡單來說有這麼幾種:

第一種,最低級,手工票,此手段通過不出票,手寫票或兌換券等等非電腦票得形式出現…

第二種,較低級,無票入場,根本不出任何票,手工票都不會出…交錢就進隨便看。

第三種,低級,讓你拿著A電影的票去看B電影,這樣B電影的票房就都算到A電影了。

《愛情公寓》陷入偷票房疑雲,背後究竟是誰的問題?

第四種,低級,結構票,收取3d眼鏡清潔費,或者搭配飲料小食等等。

第五種,較高級,惡意退票,從票面看不出任何問題,開場前全部退票。

第六種,較高級,雙系統,兩個系統,一個賣票一個報數。

第七種,高級,修改系統參數。

偷票房有三種行為:員工行為、影院行為、片方行為。

2、是誰在“偷票房”?

員工行為最直接:手寫票,收錢以後不出票,直接帶人進影院。這跟公交車售票似的,據說全國最大的某個院線的員工,直接把錢塞袖子裡,一天也有個一千塊的收入。

影院行為:這就要說到“返點”了,排片率競爭中最普遍的一種手段,就是返點。一般來說,一部進入院線的影片,片方和影院分別獲得43%、57%的票房。但有些片方會自動降低分賬比例,將本應屬於自己的票房盈利讓利一部分給影院。於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有些影院會用“偷票房”的辦法,將那些沒有返點的影片票房,挪到有返點的影片上。

片方偷票房:通常見於財大氣粗的發行商。他們會在影片上映時,花數千萬在影院包場,再以贈送和低價售賣的方式給予觀眾。

3、“偷票房”有什麼用?

“偷票房”行為是“各方利益的驅使”,員工行為和院線行為很好理解,直接拿錢或者拿回扣。對於發行方來說,最直接的利益點是“製造輿論,帶來口碑,顯得我這電影受歡迎”,說白了跟騙錢沒區別。

但更深層次的是這裡頭的資本運作,現在我們都知道一些資本預先把這個電影票房保底形式包下來,包電影票房不一定就想在電影票房裡盈利,或許是為了相關理財產品,例如股市行情跟著波動。

公司把這個電影發行權拿下來了,如果票房高掙了錢(起碼大家認為他票房高),回頭他股票也往上漲,理財產品也好賣,一旦他票房什麼都不是了,那跟著股票也下跌了,理財產品也沒人買了,資金鍊條可能就崩潰了。所以有些相關資本方要買票房,製造一種表面繁榮,這樣對他自己有利,這也是圍繞著電影市場,衍生出來的東西。

4、“偷票房”行為在中國有多嚴重?

“偷票房”的行為由來已久,並一直被認為是中國電影市場的頑疾。據業內人士估計,近幾年全國電影票房每年被“偷”的票房約為10%。博納影業創始人於冬更是直言,“中國電影早就過500億了!至少有20%的票房沒有統計上來,影院偷票房才是中國電影的黑洞。”

2017年3月1日《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僅隔20天后,相關部門就重拳出擊了,並且一出手就對準了偷漏瞞票房現象。326家影院涉及“偷票房”,126家被停業整頓,兩家影院被罰,被查處的影院瞞報的總票房不低於1.06億元。

其實近幾年,市場上多部影片都深陷票房造假的傳聞。其中比較出名的有,2016年年初,國產影片《葉問3》因被媒體披露票房不實而遭遇調查。經相關部門查實,《葉問3》存在非正常時間虛假排場的現象,查實的場次有7600餘場、涉及票房3200萬元。同時,該片還存在自購票房的行為,涉及票房為5600萬元。

此外,《港囧》、《捉妖記》等影片也曾深陷票房造假的傳聞。自2014年起,相關部門更是接連公佈了多批涉嫌違規的電影院名單。

5、《愛情公寓》偷票房是誰的問題?

CCTV6電影頻道旗艦欄目《中國電影報道》12日在官方微博徵集偷票房的證據,稱將對此進行調查。

《愛情公寓》陷入偷票房疑雲,背後究竟是誰的問題?

13日,《愛情公寓》官微否認偷票房,並一一曬出相關影院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票根出錯的原因包括臨時更換影廳、放映設備故障、空調故障、出票機故障

等等。

13日晚間,中國電影報道公佈第一波調查結果:1、在評論並回復我們的網友中,未出現確鑿證據證明《愛情公寓》存在“偷票房”行為。 2、部分網友表示出現買A電影出B電影票的情況,當時無保留證據的意識。

《愛情公寓》陷入偷票房疑雲,背後究竟是誰的問題?

雖然中國電影報道的調查陷入了謎團,但從小編分析來看,院線“偷票房”或者說“愛情公寓給院線的返點高於其他電影”的嫌疑更大,發行方大規模買票的嫌疑較小。

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有三個關鍵點:

1. 片方前期宣傳規模較小

如果片方想通過“偷票房”帶動票房或者帶動其他衍生利益增長,肯定會有一整套的宣傳策略,從前期的營銷活動到上映後票房爆發等各個點來帶動口碑。但反觀《愛情公寓》,從前期的宣傳規模來看就反響平平。

小編通過沃德社會氣象臺對比《愛情公寓》和《一出好戲》的網絡關注態勢來看,《愛情公寓》的前期宣傳明顯不如《一出好戲》。

《愛情公寓》陷入偷票房疑雲,背後究竟是誰的問題?

↑《愛情公寓》網絡關注態勢↑

《愛情公寓》陷入偷票房疑雲,背後究竟是誰的問題?

↑《一出好戲》網絡關注態勢↑

詳細來說,《一出好戲》前期的大型營銷事件超過30次,而《愛情公寓》僅大約10次。

從總體關注度來看,《愛情公寓》網絡關注度僅是《一出好戲》的64.34%

2. 關聯股價無特殊波動

電影的口碑往往等帶動一些概念股,例如前段時間爆火的《我不是藥神》點映時其概念股“北京文化”開盤不久就出現漲停。

《愛情公寓》陷入偷票房疑雲,背後究竟是誰的問題?

但《愛情公寓》相關的概念股上海電影、華策影視一直無任何異動。

3. 影視行業監管氛圍濃厚

天價片酬、逃稅漏稅這口鍋被崔永元揭開後,不但沸反盈天,也打破了行業整體的利益格局。為整頓引發國人憤怒的天價片酬問題,中宣部、國家稅務、廣電總局等部門聯合發文要求整治影視行業的”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和偷稅逃稅等問題。

《通知》還明確強調,電視臺、影視製作機構、電影院線、互聯網視聽網站、民營影視發行放映公司,不得惡性競爭、哄抬價格購買播出影視節目,堅決糾正高價邀請明星、競逐明星的不良現象。政府資金、免稅的公益基金等不得參與投資娛樂性、商業性強的影視劇和網絡視聽節目、助長過高片酬。

總之,影視行業整頓氣氛正濃,此時頂風作案肯定是弊大於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