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聊一聊首次搭載i9處理器的MacBook Pro

蘋果的MacBook系列自從誕生起,就被打上了不一樣的標籤。這款售價動輒上萬,今年更是賣到3萬元的筆記本,

常常被一部分玩家扣上“人傻錢多”的帽子。

“打不了遊戲”

“Mac OS難用”

“這麼貴有什麼用,能吃雞嗎?”

這些聲音常常被掛在嘴邊,那麼今天我們自費買來旗艦規格,搭載i9-8950HK的MacBook Pro,來看一看這檯筆記本與Windows陣營的筆記本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蘋果MacBook Pro 2018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的配置如下:

i9-8950HK 處理器

Radeon Pro 560X 4GB獨立顯卡

32GB 內存

1TB 固態硬盤

15.6寸 2880*1800分辨率 90%DCI-P3色域(實測) IPS屏

厚 15.5mm

重 1.83kg

目前售價:27999元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它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

1、強大的色彩管理

2、廣色域高分辨率屏幕

3、音響效果十分出色

4、4個Type-C接口均支持雷電3

5、做工出色,內、外部都非常精緻

6、非常薄,重量較輕

缺點!

1、散熱較差

2、性能縮水太嚴重

3、表面溫度較高

4、拆機困難,基本無法維護和更換配件

5、電源適配器功率較低

6、只有Type-C接口,無附贈擴展塢,日常使用很不方便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升級建議】

MacBook Pro 2018到手後基本無法升級,核心硬件幾乎全部焊死,內存和固態也是板載的,且焊上了屏蔽罩。

拆機較難,底面螺絲螺紋為五角,底面頂部有金屬卡扣,拆下時需要藉助吸盤先把底蓋下半部分拉起後,往下將頂部的金屬卡扣拉出;裝回去時同樣需要藉助吸盤將底蓋扣在金屬卡扣上,十分費勁。

32GB內存已經是相當高的配置了,除非是非常苛刻的專業用途,否則不會碰上不夠用的情況。MacBook Pro 2018的內存是板載的且已經是最高配置,如有特殊需要,你也買不到更高的版本。

固態硬盤為1TB容量的NVMe固態,性能強勁。

蘋果將固態硬盤信息全部改寫,目前通過軟件並不能判斷該硬盤出自哪個廠商,也無法得知主控、顆粒等信息,固態硬盤同樣是板載,無法更換,如果需要更大容量,只能在官網選購2TB和4TB版本的機器。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購買建議】

1、對於做工與設計有非常高的要求

2、需要跑只有Mac OS可以運行的軟件

3、對鍵盤手感與表面溫度要求不高

MacBook Pro相對於我們平時使用的筆記本最大的區別就是它原生運行Mac OS,擁有完善的色彩管理系統。

在對圖像與聲音規範較高的行業中,在用戶的工作流程中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規範,畢竟大家都在用Mac,甚至有些處理聲音的軟件只有Mac才有,那這部分用戶,只能選擇Mac。

而在MacBook採用了intel處理器之後,用戶可以通過BootCamp安裝Windows系統,但至今Windows系統對於高分辨率、高DPI的UI適配很糟糕,並且曾經發生過安裝Windows系統就會導致揚聲器物理損傷的事件。

特別是蘋果在這兩年採用了非常多的定製硬件,以及非傳統外設,例如TouchBar在Windows下的適配同樣很糟糕,Apple Watch解鎖Mac這類蘋果自家的生態聯動功能也同樣會缺失。

因此若你打算買一臺MacBook Pro安裝Windows使用,那麼抱歉,你的使用體驗會非常糟糕。

所以,如果你對蘋果的生態非常看重,並且會接觸行業規範的軟件,那麼這臺充滿設計感,做工精美的輕薄高端筆記本非常適合你。

但如果你對遊戲性能要求較高,或者對鍵盤手感比較看中,那麼顯然Windows陣營的筆記本更適合你。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豬王的良心結語】

上圖是蘋果MacBook Pro 2018的拆機實拍圖,單熱管雙風扇的組合,從第一觀感來講,是我們筆吧評測室拆過的機器裡顏值最高的,美到想舔。

熱管、主板PCB等均做了黑化處理,內部的排列十分規整,內存和SSD顆粒等均有屏蔽罩覆蓋,屏蔽罩是焊上去的,除非破壞性拆卸,否則無法卸下。

室溫24.5℃

反射率1.00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雙烤在MacOS下進行,使用Prime95+GpuTest進行(AIDA64沒有兼容MacOS的版本)

在滿載狀態下,CPU溫度最高82℃,功耗21W左右,頻率維持在1.7GHz。

顯卡溫度最高75℃。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在Windows下,同樣使用Prime95+Furmark進行雙烤,CPU溫度最高100℃,功耗35W~40W,頻率0.8GHz~3.2GHz來回跳動。

顯卡溫度最高75℃,功耗14W左右,頻率為214MHz,降頻非常嚴重。但由於Windows並不是MacBook的原生系統,可能由於驅動適配問題導致,成績僅供參考。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溫度最高為46.7℃,WASD鍵位區在40℃附近,方向鍵33.5℃,腕託溫度為32℃左右。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底面靠近熱管的區域溫度較高,最高溫度44.2℃。即使在低負載時接觸底面也會有明顯熱感。

總的來說,MacBook Pro 2018的散熱表現較差。首先,散熱模塊僅有一根較粗的熱管給CPU和GPU散熱;其次,為了控制整機厚度,鰭片和風扇都比較薄;再次,為了控制噪音,MacOS下風扇策略比較保守,高負載下爆發性的熱量無法及時排出;最後,全金屬的機身使得熱量更容易被傳導至表面,造成表面溫度偏高給用戶帶來不良體驗。

拋開雙烤,使用R15循環測試來看性能表現的話,MacBook Pro 2018的i9表現甚至略遜於i7-8750H。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種種不利因素再加上強行搭配i9-8950HK這樣的“核彈”,最終使得MacBook Pro 2018性能、散熱、體驗上都打了折扣,即使將配置降低到i7-8750H也只能勉強應付CPU的發熱,整機表現不會有多大改觀。

在性能、散熱上槽點滿滿,但MacBook Pro 2018的部分外設表現十分出色。

相比上一代,MacBook Pro 2018的音響單元體積更大,也和前兩代MacBook Pro一樣直接由系統電源供電,功率更高,這使得MacBook Pro 2018的外放音質和音量都讓人驚豔。

另一個讓人驚豔的外設是屏幕,2880*1800的16:10窄邊框屏幕支持DCI-P3色域,配合MacOS自帶的校色文件,顯示效果相當好,比較適合對顏色有一定要求的用途。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使用紅蜘蛛5+Displaycal 3.6.1在Mac OS下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此結果未使用機器默認的色彩管理文件,以DCI-P3/SMPTE-431-2 D65描述文件為標準,並手動調整了描述文件的伽馬值以符合Display P3。

此結果可能受到設備、屏幕本身質量等因素的影響,僅供參考!

網上有測試能達到99% DCI-P3色域,無奈我們手頭上的機器無論怎麼更改設置,測試出來的結果都達不到99% DCI-P3。

總的來說,這是一臺優點明顯,缺點也同樣明顯的機器,也是我們評測室少有的列出了6個優點與6個缺點的筆記本電腦。

畢竟作為一臺搭載了i9處理器的頂級輕薄本,任何一個缺點都不應該被隱瞞,都8102年了,還在用單熱管壓i9-8950HK這樣的核彈,高負載下的表現確實不太理想,真的讓人感到擔心。

喜歡它的用戶,需要它的用戶無論它多改成什麼樣,都會為了Mac OS、為了這極為優秀的色彩管理系統買單。

不喜歡它的用戶,買筆記本只為打打遊戲的用戶,想必也不會購買這類配置的筆記本。畢竟頂配的價格過於昂貴,再加上這顆i9的表現,如果要體驗一下MacBook Pro 2018,那麼i7 8750H+16G的組合會比較實惠。

這臺MacBook Pro還有一個賣點是eGPU,這個測試我們將放在視頻評測中,屆時我們可以看看外置GPU對於MacBook Pro將有怎樣的提升。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豬王肉脯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新機優惠券

聊一聊首次搭载i9处理器的MacBook Pro

豬王問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