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愛情公寓》口碑票房“一字跌停”,欺詐性營銷已觸犯行業下限!

繼《逐夢演藝圈》之後,又有一部電影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8月10日,負面纏身的電影版《愛情公寓》全國公映,與黃渤導演處女作《一出好戲》、特效大片《巨齒鯊》聯袂問世,共同掀起了今年暑期檔下半場的第一個票房高潮。

得益於“十年之約”的情懷營銷,以及劇版多季攢下的粉絲基礎,影版《愛情公寓》在開畫當日就砍下了3億票房。然而,當觀眾發現《愛情公寓》只是一部“掛羊頭賣狗肉”的借殼套牌電影時,鋪天蓋地的失望之聲把它淹沒,負面輿論也直接傳導到市場表現上。8月12日時,《愛情公寓》的單日票房只有6000萬之多,只為上映首日的五分之一。

口碑與票房的“一字跌停”,讓《愛情公寓》無法達到10億量級,也讓黃渤的《一出好戲》迎來翻盤之機,僅在上映第二天就完成了逆襲。前有抄襲,後有侵權,接著又是借殼的《愛情公寓》,用史無前例的欺詐性營銷來自證,都2018年了,電影騙得了觀眾一天,卻連第二天都撐不下去了。

從抄襲到侵權再到借殼,負面纏身的《愛情公寓》

圍繞影版《愛情公寓》的話題,幾乎都以負面為主。早在劇版《愛情公寓》熱播時,網友圍繞其抄襲問題就曾引發輿論風波。《老友記》《老爸老媽浪漫史》《IT狂人》等經典劇集的部分橋段,都被直接引用到《愛情公寓》進行“復刻”。

7月《我不是藥神》公映,觀眾震驚於“關穀神奇”王傳君脫胎換骨般的演技,後者對影版《愛情公寓》嗤之以鼻的態度,讓觀眾對電影的印象,完成了從“王傳君為何沒有演《愛情公寓》”到“幸虧沒有演這部爛片”的觀感大轉彎,再度拉低觀眾觀影慾望。

《愛情公寓》口碑票房“一字跌停”,欺詐性營銷已觸犯行業下限!

不僅如此,《愛情公寓》還遭到劇版的侵權控訴。8月6日,認證微博“愛情公寓”表示,編劇汪遠在《愛情公寓》的投資方——聯凡計算機技術公司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投資、製作、發行《愛情公寓》電影,已提請民事訴訟,並向電影局及中影要求停止上映。隨後,影版回應稱,“高格”已發擁有電影《愛情公寓》完整著作權。

弔詭的是,就在上映前夕,一直極少發佈物料,甚至連劇情梗概都諱莫如深的電影,終於掀開神秘面紗。但坐實了電影“換皮”傳聞的,並非影版《愛情公寓》,而是南派三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南派三叔解釋稱,由於劇版《愛情公寓》就曾出現過《盜墓筆記》內容,因而當時就給過授權,而到了影版《愛情公寓》時,授權再一次進行延期。​

《愛情公寓》口碑票房“一字跌停”,欺詐性營銷已觸犯行業下限!

除此之外,影版《愛情公寓》還被曝光備案信息為《新次元冒險家》,而在後期因商業考慮,才重新更名為《愛情公寓》……

種種負面新聞,終於在《愛情公寓》上映當天,匯聚成洪流,一舉沖垮所謂的“十年之約”。觀眾們赫然發現,主打情懷牌,讓90後觀眾與青春相遇的《愛情公寓》,遠不是此前宣傳中的經典延續,而是結合南派三叔《盜墓筆記》的“雜交”故事,《愛情公寓》完全變成了《愛情公墓》或《盜墓公寓》。

《愛情公寓》口碑票房“一字跌停”,欺詐性營銷已觸犯行業下限!

感覺“智商受到侮辱”的網友們,紛紛向《愛情公寓》開炮:“借殼電影,借的還是廣為人知的抄襲劇的殼,真是可笑,Shame on you!”“抄襲永遠不值得給分。”“懷戀青春沒毛病。可……欺騙觀眾就過分了,這就是《愛情公墓》啊,要看的話大家掂量掂量吧!”

觸摸電影營銷下線,換皮的欺詐性操作要不得

影版《愛情公寓》有兩大罪,其一是藝術創作上的投機取巧,妄圖通過《盜墓筆記》《愛情公寓》兩大IP的無腦拼接,來完成120分鐘的電影;其二則更加令人髮指,在宣發上,《愛情公寓》閉口不提與《盜墓筆記》的關係,以情懷牌來招徠劇版忠粉,已經構成了事實上的欺詐性營銷,換皮、借殼的做法,實在是刷新了電影營銷的下限。

把《愛情公寓》與《盜墓筆記》混搭成一部新電影,大概是影版《愛情公寓》最腦洞大開的地方。前者是通過誇張肢體語言與臺詞來引人發笑的情景喜劇,而後者則以環環相扣的懸疑劇情來刺激腎上腺素,影像氣質截然不同的兩部作品融入到一部電影裡,讓所有觀眾在觀影時,都有走錯影廳的感覺。

​把天壤之別的風格進行極其違和感的混搭,並通過“南柯一夢”的方式來粗暴地融合,影版《愛情公寓》用無視觀眾觀感、藝術創作規律的方式,最終呈現出災難式的觀感。網友們批評《愛情公寓》“把抄襲當青春,你們的青春真廉價”,甚至自發到《追夢演藝圈》下打五星好評,“不知為何,突然對畢志飛老師肅然起敬”。

被網友調侃“評分竟然比《追夢演藝圈》還要高,不簡單不簡單”,影版《愛情公寓》在欺詐性營銷上的做法更刷新認知下線。公映之前,影片以《愛情公寓》原班人馬迴歸為主要賣點,鋪天蓋地的“好友再重聚”“十年慶生會”“十週年大合影”“十年相伴”等關鍵詞,顯示情懷殺是其核心賣點。

《愛情公寓》口碑票房“一字跌停”,欺詐性營銷已觸犯行業下限!

但直到影片公映,情懷粉與青春回憶黨才發現,電影只是套用了《愛情公寓》的殼來講了一個盜墓故事。更讓不少觀眾不滿的,是劇版《愛情公寓》的主角們戲份並不多,反倒是映前宣傳銷聲匿跡的袁弘,成了各地路演的主力,以致於“主角是袁弘”登上熱搜……

至此,影版《愛情公寓》“掛羊頭賣狗肉”成了萬人唾棄的過街老鼠。其開啟的“新圈錢模式”,受到了無情的嘲諷——為了避免爛到撲街的口碑影響首日票房,開畫時間放在了當日14:00,以騙取更多的票房;不放預告片、不點映、不透露劇情梗概,影版《愛情公寓》還開啟了“只賺首日票房”的新模式。

《愛情公寓》口碑票房“一字跌停”,欺詐性營銷已觸犯行業下限!

馬克思的這段話,或許放在影版《愛情公寓》身上,有一些合適的地方——“資本家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就保證到處被使用……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

營銷再“神”也大不過內容,口碑傳導到市場終端更快

僅從營銷的角度看,影版《愛情公寓》算得上可圈可點,在貓眼電影上擁有超過154萬的想看人數,刷新該平臺的歷史紀錄;而在口碑放出之前,達到3億之巨的首日票房,也來自於營銷上的強勢。

得益於影版《愛情公寓》的強勢表現,還有《一出好戲》《巨齒鯊》三篇同日公映的8月10日,成為了今年暑期檔單日票房最高的一天。5.85億的單日票房票房不僅讓《我不是藥神》《西虹市首富》《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黯然失色。

《愛情公寓》口碑票房“一字跌停”,欺詐性營銷已觸犯行業下限!

由於大盤的持續火熱,8月11日與12日單日票房分別報收4.81億與4.27億,比早先一週的週末票房2.95億、2.71億高出不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影版《愛情公寓》在首日票房大賣後,隨即畫出一字下跌的跳水票房曲線:11日,影版《愛情公寓》報收1.28億,低於《一出好戲》的1.91億,被後者反超;12日,影版《愛情公寓》甚至只有5911萬,只為《巨齒鯊》1.22億的一半,更被《一出好戲》的1.90億遠遠甩在身後。

截至8月13日16:00,《一出好戲》已經有5.82億進賬,而影版《愛情公寓》剛剛邁過5.04億大關。影版《愛情公寓》已經很難再度趕超對手,從排片佔比來看,《一出好戲》已經有36.5%的排映空間,而影版《愛情公寓》只有19.1%,低於《巨齒鯊》的26.0%。此前業內預測《一出好戲》弱於影版《愛情公寓》的推測,就此作古。

《愛情公寓》口碑票房“一字跌停”,欺詐性營銷已觸犯行業下限!

從內地影市的規律來看,在春節檔、國慶檔、暑期檔等容量較大的檔期中,憑藉口碑逆襲的案例比比皆是,但黑馬往往需要一定時間來進行市場爬升,最終在檔期的後半截實現反超。《一出好戲》在上映第二天就完成對影版《愛情公寓》的逆襲,有些超出預料。對內容創作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好信號——口碑傳導到市場終端的速度更快,營銷再“神”也大不過內容,而影版《愛情公寓》,註定要在2018年度爛片榜裡佔據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