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西南各省注意了!重慶兩市場90%商戶銷售的走私凍肉正走向你的胃

走私凍肉的危害不淺,國家大力打擊走私犯罪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但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在重慶兩家西部地區較大的凍品交易市場,走私凍肉成業內“潛規則”,90%以上的商戶均銷售走私凍肉。在防疫壓力仍然較大的當下,這將帶來重大威脅。

半月談記者暗訪走私凍肉:充斥凍品交易市場,多數流向餐飲行業……

正規市場上,走私而來的冷凍肉類產品,明目張膽大規模交易……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大量走私凍肉充斥凍品交易市場,貨源來自全國各地,主要流向為西部地區的餐飲行業,不僅埋下食品安全隱患,造成關稅損失,還對正規肉類企業造成衝擊,形成 “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

西南各省注意了!重慶兩市場90%商戶銷售的走私凍肉正走向你的胃

堆放在月臺上的走私豬肉

走私凍肉成業內“潛規則”

地處重慶九龍坡區的明品福凍品交易市場,以及大渡口區的萬噸冷凍品交易市場,均為我國西部地區規模較大的冷凍肉類、海產品、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相關數據顯示,每天有數千噸凍品在這兩大市場集散,運往重慶、四川、貴州等西南省份。

在明品福凍品交易市場,一家名為“金X食品”的商鋪攤位上,產自國內外的冷凍肉類、水產品種類比較齊全,包括豬蹄、鳳爪、牛肉等產品,分別來自巴西、俄羅斯、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半月談記者注意到,攤位上的走私凍肉外包裝只有英文標識,沒有我國正規進口貨物所要求的中文標識,也沒有我國通關報檢的憑證。

這兩家大型交易市場共有上千家商戶,半月談記者隨機走訪的40餘家商戶中,

90%以上的商戶均銷售走私凍肉,商戶多是將走私貨與正規貨同時銷售,走私貨的範圍涵蓋雞肉、豬肉、牛肉類產品。

走私凍肉的數量尚無法估算,但多家商戶店員表示,銷售走私凍肉在業內已成為“潛規則”,雖然沒有正規進口手續,但價格便宜,市場供需非常旺盛。

走私貨何以明目張膽在正規市場上銷售?半月談記者在兩家交易市場的微信群內看到,相關部門開展例行市場檢查之前,市場管理方都會提前在群內“通風報信”,商家則提前將走私貨轉移,或在檢查當天關門歇業,以躲避監管。

例如,7月23日,半月談記者在萬噸冷凍品交易市場的“萬噸客戶群”中看到,市場管理方多次發佈信息提醒:各位老闆,明天注意一下,三無產品不擺樣品。

西南各省注意了!重慶兩市場90%商戶銷售的走私凍肉正走向你的胃

堆放在倉庫月臺上的走私牛肉

走私凍肉多數流向餐飲行業

大量的走私凍肉來自哪裡?又流向哪裡?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交易市場的商戶只是走私凍肉鏈條上的一環,大量走私凍肉背後,是一張遍佈全國各地的供銷網絡。

半月談記者看到,每晚9點以後,會有遼寧、河南、浙江等全國各地牌照的重型卡車,滿載貨物駛入兩家大型交易市場,停靠在冷凍倉庫月臺前卸貨,其中就包括一部分走私貨。

在攀談中,一名來自河南的楊姓卡車駕駛員說,他從事凍肉運輸已經5年多,跑過全國10多個省份,運送走私凍肉是常有的事。

走私凍肉在業內又被稱為“水漂貨”,指的是未通過正規進口程序,直接從海上漂過來的貨物。

與此同時,兩家交易市場上銷售的走私凍肉主要流向是餐飲行業。半月談記者以進貨為由看到多家商戶的銷售記錄,

發現“水漂貨”的買家多是西部地區的一些餐館。

西南各省注意了!重慶兩市場90%商戶銷售的走私凍肉正走向你的胃

工作人員撕掉走私凍肉外包裝上的塑料薄膜,等待客戶前來運輸

埋下食品安全隱患,衝擊正規肉類企業

大量流入正規市場的走私凍肉,造成稅收損失,埋下食品安全隱患,還對正規肉類企業造成衝擊,形成 “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

除了稅收損失,“水漂貨”還埋下食品安全隱患。在堆放貨物的倉庫月臺上,半月談記者隨機打開幾箱包裹“水漂貨”的塑料袋發現,凍肉融化後流出的血水已浸透了包裝箱,有的“水漂貨”甚至來自被我國認定為不安全地區而禁止肉類進口的國家。

與此同時,走私凍肉大量流入市場,也對正規的肉類企業造成衝擊。“水漂貨的低成本、低售價讓正規進口的產品銷售慘淡。

一家正規肉類企業的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以豬蹄為例,正規進口的成本每噸約為2.3萬元,而走私貨成本每噸僅為1.6萬元左右,售價約為每噸2萬元遠低於正規進口豬蹄的成本價。

多名肉類企業負責人說,部分銷售“水漂貨”的企業也是不得已。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環境裡,只銷售正規渠道進口的肉很可能虧本甚至倒閉,為此,

部分正規企業不得不同時銷售“水漂貨”。

受訪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國家大力打擊走私犯罪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但目前來看,走私凍肉的違法成本依然較低,不足以對不法分子形成威懾。(內容來源:半月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