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岳飛後人現狀如何?

江益焱


岳飛,是大多數中國人熟悉的歷史知名人物,他的功績以及悲劇結局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議論的話題。

眾所周知的,岳飛是抗金名將,他率領的岳家軍在與金軍交戰中屢次獲勝,為新興的南宋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在南宋中興四將中名列首位;

眾所周知的,岳飛的人生結局並不好,他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在大理寺獄中,一代英雄沒有死在戰場上,沒有死在與敵人爭鋒中,或是能夠安享晚年,而是被自己人暗算而死,死得實在是太冤枉了。

幸好地,南宋後面幾位皇帝還算懂事,為岳飛平反的同時,還將他的地位屢屢提升。

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趙昚上位,岳飛被昭雪,同時他的子孫也得到了授封。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宋孝宗還為岳飛建了廟,第二年,岳飛廟被賜名為“忠烈”。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岳飛有了諡號“武穆”,還是宋孝宗賜予的。

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宋寧宗在位時期,岳飛被追封為了“鄂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宋理宗在位時期,岳飛又被改諡為“忠武”,這已經是兩宋大臣的最高諡號,岳飛就此在南宋的歷史定位成型。

岳飛遇害時,他的家人們也是受到了牽連,為了避難,他們隱姓藏名,甚至不惜改姓,深居簡出在鄉間,直到岳飛冤案昭雪以後,他們才得以正名,出來活動。隨著岳飛在南宋封諡的升高,歷史地位逐漸提升,岳飛的後人們也得以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岳飛有兩位妻子,十六歲時娶進門的劉氏,兩人生有兩子,岳雲、嶽雷。岳飛出外從軍以後,劉氏曾兩次改嫁,岳飛之後續娶了李娃,兩人生有三子,嶽霖、嶽震、嶽靄(霆)。

有關岳雲,有一種說法,他是岳飛的養子,從相關歷史記載來說,岳雲應是岳飛的親子,劉氏早年就和岳飛分開,而且改嫁過兩次,岳雲的身世也就不可避免地會引起很多的誤解。

岳雲(1119-1142),字應祥,號會卿,出生於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十二歲時就從軍,跟著岳飛四處征戰,屢立戰功,岳飛被誣陷入獄,岳雲也受到牽連,被秘密殺害,當時年僅二十三歲。後來被平反後,岳雲被封為安遠軍承宣使。

岳雲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嶽甫、嶽申,女兒嶽大娘。

嶽甫(1137—1204),字葆真、大用,號周伯,他在南宋時期很是有名,《全宋詞》現存有兩首詞。他因受到牽連曾一度被流放到嶺南,岳飛冤案平反後,他被補承信郎,曾在地方上做官,後來被調入到朝廷中央,做官做到了吏部尚書。晚年時期嶽甫定居在杭州,他的子孫也從此在蘇杭地區居住下來,隨著開枝散葉,後代們開始分散居住在各地。

嶽甫的長子嶽覲,做過江西新昌縣主簿。九世孫嶽峨、嶽眉因時局動盪隱居到在安徽鳳陽府臨淮鄉間。十三世孫嶽顯遠因出任長沙指揮使,定居在了長沙。十七世孫嶽海又遷居到了湖南益陽泉交河童保村。十九世孫嶽時雲移居到益陽華林段,是益陽岳氏家族的創始祖。

嶽甫的次子嶽覿,曾經做過湖州江陵安撫使,他的後代大多居住在杭州,到現在傳了三十多世。

嶽申的事蹟較少,先是被流放,岳飛昭雪後,被補為承信郎,後任職過保義郎。他常年居住在杭州,守護著岳飛及岳雲的墓園。晚年時期,嶽申定居在杭州,他的後代們也大多在杭州。

岳雲的孫子中,知名的還有嶽峴,嶽規、嶽靚、嶽瓊、嶽觀,岳飛的直系後裔,大多生活在杭州、安徽、湖南等地,發展人數眾多。

嶽雷(1126-1210),字發祥,號夏卿,又號聲甫,出生于靖康元年(1126年),岳飛被捕入獄後,嶽雷被派往到獄中照顧岳飛。等到岳飛蒙冤去世後,嶽雷被流放到了嶺南地區,岳飛平反後,嶽雷帶著全家返回,曾任忠訓郎、閻門祗侯,做官做到了翰林院大學士。晚年時期嶽雷定居在江蘇丹陽培棠。

嶽雷生有四個兒子嶽經、嶽緯、嶽綱、嶽紀,兩個女兒嶽二孃、嶽三娘,四個兒子都曾被封過官職,嶽紀還做過鎮江提典醫學。嶽雷的直系後裔達到定居在浙江、江蘇兩地。八世孫嶽輔這一支,遷居到了湖北荊州。十三世孫嶽俊青曾是朱元璋手下將領,任職過都司,後駐守在雲南鎮雄,他的子孫也就此定居在了鎮雄,傳到現在已經三十多世,逐漸分散居住在雲南、四川、貴州等地。

嶽霖(1130—1192),字及時,號商卿,受到岳飛牽連被流放嶺南地區,岳飛昭雪後,曾任職過朝請大夫、敷文閣侍制、兵部侍郎,他對於政治不太熱衷,沒當多久後,就去職回家,主要致力於搜尋岳飛生平資料,編撰有關岳飛事蹟的書籍。

嶽霖生有三子一女,子嶽琮、嶽琛、岳珂,女嶽瓔。三子中嶽琛、岳珂最是知名,嶽琛曾被授承信郎,任職過海寧縣尉,岳珂是南宋時期的知名文學家、史學家,也是岳飛孫子中最為知名的一個,曾任職過嘉興府知府、朝請大夫、戶部侍郎,他所編撰的《鄂國金佗稡編》28卷、《續編》30卷,是研究岳飛的重要歷史資料。

三子中嶽琮、岳珂後人繁衍較廣,大多分佈在江蘇、甘肅、山西、河南、山東、浙江等地。嶽琮的甘肅莊浪永泰後裔中,十九世孫嶽鎮邦曾做過康熙朝的左都督紹興總兵,嶽鎮邦的長子嶽升龍還是四川提督,次子嶽超龍曾是湖南提督,嶽升龍的兒子嶽鍾琪,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很是知名。

嶽震,字東卿,岳飛死後,曾改姓為鄂,逃亡到黃梅,岳飛昭雪後,曾任職過朝奉大夫,後又被加封為緝忠侯。他生有六子,嶽瓚、嶽琯、嶽玭、嶽琚、嶽躊、嶽璇,都曾在朝廷中任過職。其中嶽琚,開禧二年(1206年)在金軍進攻杭州時,力戰殉國。

嶽震後裔大多居住在杭州等地,九世孫嶽鉉曾任職江西吉安府教授,後定居在江西,十二世孫嶽洄春遷居到湖南衡山,十五世孫遷居到衡東,之後他的後裔們分散居住在湖南、雲南、湖北等地。

嶽霆,字應時,號君錫,初名宋孝宗改名為嶽靄,由岳飛死後,與哥哥嶽震改姓為鄂,逃亡到黃梅,岳飛平反後,曾任職過修武郎、閤門祗候、奉直大夫,後又加封為續忠侯。

嶽霆生有三子,嶽蹯、嶽與、嶽琨,都被南宋朝廷授予過官職。嶽蹯後裔大多居住在湖南邵陽、安徽阜陽一帶,嶽與後裔大多居住在山西洪洞、河南獲嘉等地,嶽琨後裔留居在黃梅,後散居在黃梅、廣濟兩縣。

嶽霆還有一個十四世孫嶽璽在明萬曆年間,曾被授職總兵,鎮守潁州。

另外,相傳岳飛還有兩個女兒,長女嶽安娘,小女嶽銀瓶。

嶽安娘,具體事蹟不詳,嶽銀瓶更多見於傳說筆記,史書上沒有提及。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夜狼文史工作室


岳飛(1103年3月24日週二——1142年1月27日週二)屬相羊,星座白羊座 ,相州湯陰永和鄉孝悌里人,即今天的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乃兩宋四大將之首,功勳卓著卻而又是千古奇冤。岳飛是我國的民族英雄和愛國典範,其精神激勵著其後人乃至中華民族,是激發我們拼搏向上的動力和培養高尚的愛國情操的源泉。那岳飛的家庭是怎樣的呢?

如圖所示岳飛有妻兩人,一曰劉氏,一曰李氏。在鄉下時,岳飛娶妻劉氏,生兩兒一女。文武全才的有志青年,自然是志在四方了,尤其是北宋末年那種嚴峻的局勢。岳飛把家交給了妻子劉氏,也就是讓劉氏做賢妻良母孝順媳。之後,就為了國為了家投軍去了。令人非常失望的是,戰亂中劉氏後來竟然私自嫁人了。而投軍的岳飛在戰亂中也結識了李娃,並且結婚了,育有三子一女。岳飛平反封王后還對其祖先進行追封。見下圖。

下面就讓福垊為您講述岳飛後人的這些事吧。

繼忠侯岳雲及其後人


岳雲(1119年7月14日週一—1142年1月27日週二),字應祥,號會卿,屬相豬,星座巨蟹座。因為岳雲誕生時,岳飛才16歲,故而有人認為岳雲是養子,然而《宋史》清楚的記載岳雲為其子,大概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吧。岳雲有其父之智之猛,與岳飛同時冤死。岳雲娶妻鞏氏,育兩子一女。長子嶽甫、次子嶽申。嶽甫後為吏部尚書,其有七子,初居杭州,後其長子嶽覲遷入湖南益陽。次子嶽覿(dí)及其他餘子居杭州。嶽申一支也應在杭州定居。

閣門祗侯嶽雷及其後人

嶽雷(1126年3月17日週三——1210年8月22日週日)字發祥,號夏卿,生於山西平定縣軍中。生肖馬,星座雙魚座。岳飛岳雲蒙難後,16歲的嶽雷隨繼母李娃被髮配到雲南。娶妻溫氏,生四子兩女。四子分別是經、緯、綱、紀,兩女分別是二孃、三娘,至於為什麼從二字排序,大概是長子經的妹妹吧。次子嶽緯的後裔分佈在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河南省安陽市滑縣、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山東省聊城市莘(shēn)縣,而且在雲貴也有其後裔。

南贛都督嶽霖及其後人

嶽霖(1130年12月17日週三——1192年十月【農曆】)字及時,號商卿。生肖狗,星座射手座。娶妻陳氏生有兩子一女。長子嶽琛,次子岳珂,女嶽瓔。岳珂為南宋著名的文學家,進士出身,官至戶部侍郎。他著有《鄂國金佗稡編》二十八卷,為其祖父岳飛辯誣,實際上他收集了大量的珍貴的關於岳父的史料,是研究岳飛的必讀文獻。清朝歷任陝甘總督、四川總督,三等威信公的嶽鍾琪就是嶽霖的後裔。

江東提舉嶽震及其後人

嶽震(1135年四月——?)號東卿,生肖兔。當父兄遇難時,他年僅7歲,為了避禍改姓鄂。福垊需要說明的是改姓鄂,不是因為岳飛封為鄂王,而是定居在湖北一代。因為鄂王是岳飛平反後追封的王號。娶妻周氏,生六子,分別是瓚(字念一)、琬(念三)、玭(字念四)、琚(字念六)、躊(字念七)、璇(字念九)。福垊猜想元朝的數字名是不是因為這個源頭啊。有人問了為什麼沒有念二念五念八呢?答案在後面哦。嶽震避禍後為樂姓(諧音),其後裔遷徙到麻城並向陝西、四川移民;其四子後裔遷徙到江西、湖南。

修武郎嶽霆及其後人

嶽霆(1137年二月——)字應時, 號君錫,生肖蛇。初名靄,與其兄避難於湖北時,改姓鄂。後來宋孝宗給岳飛平反後,恢復嶽姓,宋孝宗賜名為霆。娶妻劉氏,生有三子。分別是蹯(字念二)、與(字念五)、琨(字念八)。福垊問:大家有沒有想到明太祖朱元璋的堂兄弟加親兄弟們,從重一到重八啊?大概都是向岳飛家的老四老五學習的吧。明朝萬曆年間總兵嶽璽就是嶽霆的後人。嶽霆長子的後裔分別在湖南省的邵陽、安徽省的阜陽,其次子後裔分佈在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三子的後裔定居在湖北黃梅一帶。


此外岳飛的兒孫在避難時,有的也曾改姓為李(源自李娃),山姓(嶽字頭,因為整體字嶽為嶽)加上嶽姓、樂姓、鄂姓為岳飛後裔五大姓,雖然岳飛平反後,岳飛大多後裔改回嶽姓了,但個別子孫也就將錯就錯一錯到底,至今都沒改,但他們仍以岳飛的後裔為榮。最後福垊想說的是,嶽銀瓶本名孝娥而非李娃叫孝娥。祝福岳氏家族!謝謝大家。


福垊


岳飛作為抗金英雄,位列中興四將之首。被害之時才四十歲,孩子尚還年幼。一生育有五子二女,因為岳飛被誣陷而死,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大兒子岳雲十二歲從軍,跟隨張憲衝鋒陷陣。每次戰爭中身先士卒,屢立戰功。二十三歲那年因父親岳飛被誣陷受到牽連,最後與張憲等人一起被殺。

彼時育有兩子嶽甫、嶽申。被平反後嶽甫官至吏部尚書,育有七子。最開始定居在蘇杭等地,之後開始分散。九世孫嶽峨、嶽眉定居於安徽;十三世孫嶽顯遠因擔任長沙指揮使定居於長沙;十七世孫嶽海隨家人遷往湖南益陽;十九世孫後來成為益陽的創始祖。至於次子嶽申,後代一直定居於杭州,至今已經有三十多世。


岳飛二兒子嶽雷,在岳飛被捕入獄後。因為岳飛絕食抗議,嶽雷被找來照顧岳飛。最後被流放至嶺南地區,未等平反含恨而終。

嶽雷一生育有四子經、緯、綱、紀。之後一直定居在江浙等地,由八世孫嶽輔遷往湖北。十三世孫嶽俊青跟隨朱元璋起義,最後定居在雲南。如今發展到30多世孫,分散在雲南、四川等地。

岳飛的三兒子嶽霖,一生育有三子琮、琛、珂。雖然岳飛被平反後做了官,但是之後又棄官回家。在這之後與兒子一生都在搜尋岳飛資料,編纂了很多岳飛書籍,成為後世研究岳飛的重要資料。

嶽琮、岳珂後人分佈較廣,在江蘇、山西、河南都有其後人,而嶽琛主要在江浙,後世記載不詳。尤其要指出岳飛後人嶽鍾琪、嶽鎮邦、嶽升龍在康乾盛時期再度大放光芒,但是差點再現當年岳飛冤屈。至於其他後裔,也一直多有官職,一直到了民國仍然擔任重要職位。

岳飛四子嶽震,岳飛被害時年僅七歲。之後為了躲避追殺,改姓為鄂。岳飛被平反後,在朝廷任職。嶽震一生育有六子,有再投軍效國之人。如今主要在杭州等地,已有三十多世孫。

岳飛五子嶽霆,岳飛被害時年僅三歲。岳飛被害後,同兄長嶽震一同渡江改姓鄂。岳飛被平反後,在朝廷任職。嶽霆一生育有三子,如今主要分佈在黃梅地區。後人習有岳家拳,如今小有名氣。

岳飛育有兩女,大女兒嶽安娘,記載不詳。二女兒嶽銀瓶,時年十三歲因岳飛身死,報銀瓶投井,後人世稱“銀瓶小姐”。


史之策


“精忠報國”一提起這四個字,都會想到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而岳飛母親在岳飛背上刻了“盡忠報國”四個字。岳飛因功高蓋主,遭秦檜嫉妒,皇帝忌憚,然後誣陷岳飛造反,將岳飛害死於監獄之中。今天講講岳飛遇害後,家庭及後人情況。

岳飛一生共有五個兒子倆個女兒。

長子岳雲、次子嶽雷、三子嶽霖、四子嶽震、五子嶽霆以及長女嶽安娘、次女嶽銀瓶。

長子岳雲(1119-1142年)岳飛與第一任妻子劉氏所生。

岳雲十二歲從軍,岳飛安排他在張憲手下,岳飛由此正式加入岳家軍,公元(1134)年,岳雲跟隨岳家軍參加了收復隨州,鄧州的戰鬥。在隨州之戰中,岳雲身先士卒,率先登上隨州城頭,岳雲在軍中獲得“贏官人”的外號。後來因父親岳飛被秦檜、張俊誣陷受到牽連,年僅23歲的岳雲與張憲等人一起被殺。

岳雲一生育有兩子一女:嶽甫、嶽申,女兒嶽大娘。

岳飛冤案平反後,嶽甫累官至吏部尚書,甫生有7子,他們初居杭州、蘇州、後散居各地。嶽申授官,女兒嶽大娘長大後嫁給張宗本。

次子嶽雷(1126年)生於山西平定縣軍中。劉氏所生。

在岳飛被捕入獄後。因為岳飛絕食抗議,嶽雷被找來照顧岳飛。最後被流放至在嶺南地區,未等平反含恨而終。冤案昭雪後,嶽雷官至翰林院大學士。

嶽雷一生育有四子:嶽經、嶽緯、嶽綱、嶽紀。

冤案昭雪後,均有封官職。其後裔多居浙江杭州,江蘇常州等地。由八世孫嶽輔遷往湖北。十三世孫嶽俊青跟隨朱元璋起義,最後定居在雲南。如今發展到30多世孫,分散在雲南、四川等地。

三子嶽霖(1130-1192年)第二任李氏所生。

岳飛遇害時,嶽霖年僅十二歲,等到孝宗皇帝為其沉冤昭雪後,已經三十二歲的嶽霖,平反做了官,而後又棄官回家。嶽霖多方蒐集父親遺事。其子岳珂在此基礎上編成了《鄂國金佗稡編》28卷、《續編》30卷。

嶽霖一生育有三子:嶽琮、嶽琛、岳珂。

嶽琮、岳珂後人分佈較廣,在江蘇、山西、河南都有其後人,而嶽琛主要在江浙等地。嶽霖的直系後人當中比較出名的是嶽嶽鍾琪、嶽鎮邦、嶽升龍在康乾盛世時期再度大放光芒。

四子嶽震(1135年)四月生於軍中,李氏所生。

岳飛遇害時,嶽震年僅七歲,與弟嶽霆同時居住九江沙河家中,為了躲避追殺,家人聞變擁其兄弟二人渡江長江,改姓鄂。岳飛平反後,始複姓嶽,在朝廷任職,後又被加封緝忠侯。死後葬於黃梅苦竹鄉楊梅岑村。

嶽震一生育有六子:嶽瓚、嶽琯、嶽玭、嶽琚、嶽躊、嶽璇。

其中均有官職。其後人散居衡南、湘潭及雲南、湖北等地、如今主要在杭州等級,已有三十多世孫。

五子嶽霆(故名靄,孝宗為其改名霆)李氏所生。

年僅三歲時在岳飛遇害後,同兄長嶽震一同渡江一同改姓鄂。岳飛平反後,始複姓嶽。南宋寧宗時任修武郎、閻門祗侯、舉直大夫。後追封續忠侯。死後與兄震合墓。墓碑為:"大宋岳飛之子嶽震、嶽霆之墓"。

嶽霆一生育有三子:嶽蹯,嶽與,嶽琨 。

如今其後人主要分佈在黃梅地區。後裔習練岳家拳將其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

長女:嶽安娘 歷史記載不詳。

次女:嶽銀瓶。《說岳全傳》裡提及嶽銀瓶聽到父兄被冤死,欲為他們鳴冤,結果告狀無門,最後抱銀瓶投井而死,終年十三歲,世稱為“銀瓶小姐”。


歷史紅塵


提起岳飛,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背上的四個字、他的戰功以及他和秦檜世間的恩怨,當年秦檜因為一己之私,就將這一代名將置於死地,惹來了後世人的憤恨。不過,當年的岳飛在被害死之後,他的子女們又是怎樣的下場呢?

當時岳飛是因為謀反重罪而被處死的,這樣的大罪,他一個人扛不下,在那個時候,他的家人都是要被株連的。岳飛死後,他的孩子們都受到了處罰,尤其是他大兒子岳雲,和父親一起被處死了。岳飛其餘的四個兒子年紀都比較輕,但是皇帝也並沒有放過他們,把他們都流放到了非常偏遠的地方。除了這幾個兒子之外,岳飛還有兩個閨女,大閨女的名字叫做嶽安娘,小閨女的名字叫做嶽孝娥。在這兩個女兒當中,屬小女兒的性子最像岳飛,既耿直又剛烈。

嶽孝娥也是岳飛最喜歡的小女兒,她生的很美,自小就熟讀詩書。在父親的影響下,嶽孝娥小小年紀就懂得民族大義,還希望長大以後也可以為國家出力。她一直將自己的父親當做是自己的偶像和大英雄。在自己的父親被捕入獄之後,嶽孝娥和姐姐一起書寫了一份千字血書上呈給皇上。她們在血書中寫明瞭自己父親的冤屈,希望皇上可以重新調查、秉公處理。但這本來就是皇上的陰謀,所以說她們的努力只是白費的,最後岳飛還是被處死了。

嶽孝娥在知道父親被砍頭之後,悲痛萬分,她不願意讓父親揹負著一個罪人的身份死去,她想用自己的鮮血來證明自己一家人的清白,於是她跳井而死,她在死的時候懷裡抱著一個銀瓶,所以後來也有人稱她為嶽銀瓶,用以稱讚她的忠孝之義。那時候嶽銀瓶才13歲,她深信自己的父親沒有做這等惡事,比起苟活於世,她最終選擇了以死明志。

後來岳飛的冤案得到了昭雪,他還有四個兒女尚活在人間,他的這幾個兒女才開始得到優待,而已經去世的嶽銀瓶也追封為"銀瓶娘子"。元朝時,西湖設了"銀瓶娘子廟";在岳飛故居,還有"銀瓶井",用以緬懷嶽孝娥。雖然說,這種不顧自己生命的行為不值得提倡,但是嶽銀萍的這種精神卻著實可嘉,值得後世人學習。不知道大家是怎麼了看待這種事情的,可以在留言區留下自己的看法。


劉大媽說三農


岳飛被害的故事我不多說,大家討論得很多,今天我們單講岳飛的家庭及後人情況。

岳飛16歲的時候與劉氏成婚,生下了長子岳雲和次子嶽雷。後來岳飛從軍,隨宋軍抵抗金國,便託付劉氏照顧自己的母親,可是劉氏卻兩次改嫁,最後嫁給了韓世忠軍隊中一個押運糧草的士兵。韓世忠後來讓岳飛回去把劉氏接回去,可是岳飛只派人送去了五百錢,並沒有將劉氏接回去。

後來,岳飛四處征戰,在戰亂中認識了李娃,兩人產生了感情,最後結婚。岳飛從不納妾,只是與李娃相守,兩人的感情很好,生下了三子嶽霖、四子嶽震和五子嶽霆。岳飛還有兩個女兒嶽安娘和嶽銀瓶,但不知其為劉氏還是李氏當中的誰所生。

長子岳雲及其後人

岳雲很小的時候就跟隨岳飛四處征戰,頗有戰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少年將軍”。岳雲與其父岳飛於1142年除夕夜一起被害,死時年僅23歲。

岳雲死前娶妻鞏氏,育有二子一女,長子嶽甫在岳飛被平反昭雪之後,被朝廷授予官職,最後做到了吏部尚書的高官。而次子嶽申和小女兒嶽大娘的生平史書並無記載。

但是岳雲這一脈開枝散葉很快,在今天的安徽省合肥市居住著近萬名岳雲的直系後裔,分佈在合肥的三個區縣。

次子嶽雷及其後人

嶽雷小時候曾今因為戰亂失散,後來被找回,岳飛被陷害入獄的時候,嶽雷只有16歲。嶽雷十分孝順,自願投入獄中照顧岳飛。岳飛死後,嶽雷和他的母親一起被髮配到雲南。

大約在岳飛被平冤昭雪的前不久,嶽雷帶著老婆溫氏從雲南回到今湖南長沙居住。岳飛被平冤昭雪之後,嶽雷被朝廷封為閣門祗侯,忠義郎,後來又被改封為武義郎,翰林院大學士。

嶽雷回到長沙的時候,已經有了兩個女兒嶽二孃和嶽三娘,四個兒子,長子嶽經、次子嶽緯、三子嶽綱和四字嶽紀(經緯、綱紀)。可見嶽雷一家雖然遭到的朝廷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從他孩子的名字上來看,他還是把國家放在第一位的。

嶽雷的子孫幾經變遷,現主要分佈在河南省鶴壁市和安陽市,河北省邯鄲市,山東省聊城市,部分分佈在雲貴等地,其直系子孫大約有數千人。

三子嶽霖及其後人

岳飛遇害的時候,嶽霖只有12歲,等到岳飛平冤昭雪的時候,他已經32歲了。

嶽霖後來被朝廷封為右承事郎,又授南贛都督,在宜興食邑。都督一級的官已經相當不錯了,而且還有食邑。嶽霖娶妻陳氏,育有二子,長子嶽琛和次子岳珂,一個女兒嶽瓔。

嶽霖後來在朝為官,擔任過一些小官;岳珂比較有出息,他不僅考上了 進士,還成為一個文學家和歷史學家。他曾今和父親嶽霖一起廣泛收集岳飛的事蹟,編成了一本書《鄂國金佗稡編》及其續篇。不僅如此,岳珂還歷任嘉興軍府、浙西財賦,還被封為通城開國伯的爵位。

嶽霖的直系後人當中比較出名的是清朝的四川都督、三等威信公嶽鍾琪,但是嶽霖的其他後裔分佈在哪裡,歷史記載不詳。

四子嶽震、五子嶽霆及其後人

岳飛遇害的時候,嶽震只有7歲。當時嶽震和弟弟嶽霆居住在江西廬江下沙河,在聽到岳飛遇害的消息後,便於弟弟一起改姓鄂,潛逃到黃梅縣大河之濱,後來又遷到聶家大灣居住。直到岳飛被平冤昭雪之後,嶽震和弟弟嶽霆這才表明身份,嶽震被朝廷封為朝請大夫,後來又被封為緝忠侯。而嶽霆

嶽震娶妻周氏,育有六子,分別是嶽瓚(念一)、嶽琬(三)、嶽玭(念四)、琚(念六)、嶽躊(念七)、嶽璇(念九);而嶽霆則娶妻劉氏,育有三子,分別是嶽蹯(念二)、嶽與(念五)、嶽琨(念八)。那麼這幾個孩子加起來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至於為何這樣取名,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很有意思。

現如今在湖北麻城、陝西、江西、四川等地均有嶽震和嶽霆直系子孫分佈。


捎帶一句岳飛的兩個女兒。長女嶽安娘後來嫁給了高祚,在朝為官,後來被封為承信郎;次女嶽銀瓶在岳飛遇害的時候只有13歲,她在聽說自己父兄被冤死後,四處奔走告狀,為自己的父兄喊冤,但是誰有敢接她的訴狀了。最終,嶽銀瓶懷抱銀瓶而死,所以被叫做嶽銀瓶,又被稱作“銀瓶小姐”。


圍爐煮酒話春秋


岳飛(1103年-1142年),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宋高宗紹興十一年(農曆1141年,公元1142年),岳飛被賜死在大理寺獄中。

先介紹一下岳飛的昭雪過程: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趙昚即位後,給岳飛平反。同年冬天“官岳飛孫六人”。宋孝宗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給還岳飛田宅”。宋孝宗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為岳飛立廟於鄂州”。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賜岳飛廟曰忠烈”。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賜岳飛諡曰武穆”。宋寧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追封岳飛為鄂王”。後期又有多次賜諡號,但岳飛的歷史稱號到此已經定型,鄂王嶽武穆享忠烈廟。

《宋史》中記載岳飛共有五個兒子:雲、雷、霖、震、霆。《宋史》中沒有岳飛女兒的記錄,只有相關文學作品中有提到安娘、銀瓶,史料無從查找。

長子岳雲,為岳飛養子,岳飛遇害時,被斬首於市。岳雲與妻鞏氏有二子一女,長子嶽甫,次子嶽申,女兒嶽大娘。嶽甫在祖父岳飛昭雪後,累官至吏部尚書。嶽甫在南宋頗有影響,嶽申授保義郎。

次子嶽雷,隨母親被髮配嶺南。嶽雷妻趙氏,生四子二女,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孝宗皇帝為岳飛平反的前一年,嶽雷全家從雲南返回,長女嶽二孃,長子嶽經,二子嶽緯,二女嶽三娘,三子嶽綱,四子嶽紀。冤案昭雪後,嶽雷封忠訓郎,閣門祗侯,又贈武略郎。

三子嶽霖,在岳飛死後,被流放於廣東惠州。妻陳氏。長子嶽琛,授承信郎,任海寧縣尉。次子岳珂,進士出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歷任嘉興軍府,通城開國伯等,晉封鄴侯,官至正三。女嶽瓔。

四子嶽震,在岳飛被難時,嶽震與嶽霆住在九江廬山下沙河家中,父兄遇害,家人聞變帶著兄弟二人渡過長江,改姓鄂,潛於黃梅大河之濱,後遷聶家大灣。嶽震歷任朝請大夫,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戶部度制司郎中,江東提舉等職,宋寧宗贈保義郎,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加封緝忠侯。妻子周氏,封翊德夫人。長子嶽瓚,字念一,授從事郎,任無為軍安撫使。次子嶽琯,字念三,授承直郎,任廣州知錄侍班。三子嶽玭,字念四,授迪功郎,任汀洲連城使。四子嶽琚,字念六,授將士郎。五子嶽躊,字念七,授將士郎。六子嶽璇,字念九。

五子嶽霆,原名嶽靄,宋孝宗為岳飛平反,恢復嶽姓,並賜名嶽霆,官拜朝散大夫。嶽霆有三子,長子嶽蹯,字念二,授朝請大夫,監承知金州兼內安撫使;次子嶽與,字念五;三子嶽琨,字念八。

岳飛五子皆有後人傳承,講一點岳飛後人姓氏方面的內容。岳飛宗族及後人曾改姓鄂、山、樂、李等姓。由於鄂姓在岳飛昭雪後,岳飛子嶽震、嶽霆恢復原姓,但是有親屬保留了鄂姓,並未改回。所以,現在嶽姓,及鄂、山、樂、李等姓都有可能是岳飛後人。

岳飛後代,目前遍佈全國各地,主要的幾個區域,浙江杭州、嘉興、雲南鎮雄、江蘇宜興、丹陽、甘肅永泰、山西洪桐、河南洛陽、鞏縣、湯陰、溫縣、青風、臺前,還有甘肅、山東、江西、河北等等多地,甚至有傳韓國李氏有部分也是岳飛後人。因為太多不能一一列舉了,祝岳家後人一切安好。

岳飛一生英勇抗金,精忠報國,為中華文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而我們也應該繼續弘揚這種愛國主義精神,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越來越富裕強盛。


奕天讀歷史


陽曲縣南白嶽姓家史考

南白嶽姓是岳飛五子嶽霆後裔

嶽霆系岳飛第五個兒子,字應時,號君錫。南宋紹興七年(1137年)二月生於軍中,母李氏。父兄遇害時,嶽霆嶽震在江州故居居住,噩耗傳來,家人聞變引嶽震嶽霆兄弟二人潛過長江,改姓鄂,隱居於黃梅大河鎮後遷聶家灣。二十一年後,孝宗早音為岳飛父子平反昭雪時,才恢復嶽姓。嶽霆初名嶽靄,孝宗皇帝賜名嶽霆,授朝散大夫,監潭州(今長沙市)守宗正節使,寧宗贈修武郎、閣門衹侯、舉直大夫等。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追封續忠侯。卒後葬黃梅縣苦竹鄉楊梅嶺村老樹坡山上,與震候合墓,碑名為《大宋岳飛之子嶽震嶽霆之墓》,今為黃梅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嶽霆子三,長子嶽蹯,字念二,授朝清大夫,監承知金州兼內安撫使,次子嶽嶼,字念五:三子嶽琨,字念八,嶽霆後裔,有長子嶽蹯一支居湖南邵陽;一支居安微阜陽。次子嶽璵一支經山西洪洞轉遷河南獲嘉等縣:一支遷居韓國為李姓。三子嶽琨一支留黃梅縣,現散居黃梅、廣濟兩縣。

嶽霆二子嶽璵的後裔,初居黃梅,後遷麻城。十世孫嶽文珍一支,由麻城遷晉州(河北正定)。生子二子:嶽誠、嶽密。明初十一世孫嶽誠、嶽密由晉州遷山西洪洞。嶽誠娶召氏生子三,嶽密則從洪洞參軍,明水樂年間,嶽密從戎涿郡期間,為保護獲嘉縣民,於獲邑南四十里建基室,名日南務社(即岳家寨)

明成化年間,朝中宦官擅權,朝政昏暗。外有瓦刺小王子屢犯中原,戰戰亂不斷,內有自然災害、黃河決堤氾濫,土地荒蕪,盜賊四起,民不聊生。為了生存,十六世孫嶽致、十七世孫嶽普夥同族人逃荒到l山西,嶽普落籍陽曲縣大川都深山,開荒種地,逐步形成村落,名曰岳家莊,後改名為岳家灣(今屬古交市), 嶽普即古交遷始祖。嶽致落藉陽曲縣南白村(正北鄉高白都),生子二,志友、志德;志友生譚,譚生仲美:仲美生六子。從仲美孫始,即有後世向外遷出,近在鄰村、本縣、忻州,遠在內蒙、張家口、浙江等地。不斷外遷。


gs窩是郭先生


《宋史》中記載岳飛有五個兒子:雲、雷、霖、震、霆。《宋史》中沒有岳飛女兒的記錄,只有相關文學作品中有提到安娘、銀瓶,史料無從查詢。

長子岳雲,為岳飛養子,岳飛遇害時,被斬首於市。岳雲與妻鞏氏有二子一女,長子嶽甫,次子嶽申,女兒嶽大娘。嶽甫在祖父岳飛昭雪後,累官至吏部尚書。嶽甫在南宋頗有影響,嶽申授保義郎。

次子嶽雷,隨母親被髮配嶺南。嶽雷妻趙氏,生四子二女,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孝宗皇帝為岳飛平反的前一年,嶽雷全家從雲南返回,長女嶽二孃,長子嶽經,二子嶽緯,二女嶽三娘,三子嶽綱,四子嶽紀。冤案昭雪後,嶽雷封忠訓郎,閣門祗侯,又贈武略郎。

三子嶽霖,在岳飛死後,被流放於廣東惠州。妻陳氏。長子嶽琛,授承信郎,任海寧縣尉。次子岳珂,進士出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歷任嘉興軍府,通城開國伯等,晉封鄴侯,官至正三。女嶽瓔。

四子嶽震,在岳飛被難時,嶽震與嶽霆住在九江廬山下沙河家中,父兄遇害,家人聞變帶著兄弟二人渡過長江,改姓鄂,潛於黃梅大河之濱,後遷聶家大灣。嶽震歷任朝請大夫,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戶部度制司郎中,江東提舉等職,宋寧宗贈保義郎,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年)加封緝忠侯。妻子周氏,封翊德夫人。長子嶽瓚,字念一,授從事郎,任無為軍安撫使。次子嶽琯,字念三,授承直郎,任廣州知錄侍班。三子嶽玭,字念四,授迪功郎,任汀洲連城使。四子嶽琚,字念六,授將士郎。五子嶽躊,字念七,授將士郎。六子嶽璇,字念九。

五子嶽霆,原名嶽靄,宋孝宗為岳飛平反,恢復嶽姓,並賜名嶽霆,官拜朝散大夫。嶽霆有三子,長子嶽蹯,字念二,授朝請大夫,監承知金州兼內安撫使;次子嶽與,字念五;三子嶽琨,字念八。

岳飛五子皆有後人傳承。岳飛宗族及後人曾改姓鄂、山、樂、李等姓。由於鄂姓在岳飛昭雪後,岳飛子嶽震、嶽霆恢復原姓,但是有親屬保留了鄂姓,並未改回。所以,現在嶽姓,及鄂、山、樂、李等姓都有可能是岳飛後人。

岳飛後代,目前遍佈全國各地,主要有:浙江杭州、嘉興、雲南鎮雄、江蘇宜興、丹陽、甘肅永泰、山西洪桐、河南洛陽、鞏縣、湯陰、溫縣、青風、臺前,還有甘肅、山東、江西、河北等等多地,甚至有傳韓國李氏有部分也是岳飛後人。因為太多不能一一列舉了,謹祝岳家後人闔家幸福。


大風起兮偶飛揚


快要逮你了,人家現在都說岳飛不是民族英雄了,秦檜都站起來了你還敢*逆流而上*?現在的國家歷史、語文課文我真沒感覺這是我泱泱大國的進步!你看看有些(權威)專家的觀點,讓我們腦洞大開還是是非顛倒?還是他們的腦洞大開觀點新穎?不過在我心裡岳飛永遠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是,魯迅仍然是文學巨匠!對了,岳飛有五子,孫輩18人,現在岳飛後裔可以說遍佈全國甚至海外也有,大約有100多萬,可謂人丁興旺!雖然我不姓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