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生活百憶之《那些年冰棒的記憶》,70、80後的你,還有印象嗎?!

那些年冰棒的記憶

文\\李傑

炎炎烈日下,在明晃晃的馬路上趕著路。腳下是熱的,頭頂是熱的,就連呼吸的空氣也是熱辣辣的。路邊一把把太陽傘守護著一個個白色的冰櫃。早已是汗流浹背、飢渴難耐了,瞅準一個,徑直奔過去,火燎燎的一嗓子:“來塊老冰棒。”酷暑中,既降溫又解渴的東西莫過於此。我一直對它情有獨鍾。

生活百憶之《那些年冰棒的記憶》,70、80後的你,還有印象嗎?!

有著兒時冰棒的印記

對於上個世紀90年代的農村(我正上小學),我的記憶停留在兩種聲音上。一種是撥浪鼓的聲音,另一種是賣冰棒的吆喝聲。“買……冰…棒…lao……”聲音洪亮而悠長,只那麼幾聲,村子裡的娃娃們很快的就聚攏來了,把賣冰棒的連同他的自行車圍在中間。車子是“永久”或“鳳凰”牌的,那個方方的,引入注目的冰櫃就捆在後座上。

生活百憶之《那些年冰棒的記憶》,70、80後的你,還有印象嗎?!

老舊的自行車,不老的是記憶

冰櫃是木頭做的,漆成了亮麗的白色。四面都有用毛筆蘸著紅漆寫的“冰棒”兩個字。冰櫃上方蓋著一層厚厚的棉褥子。我當時一直很納悶,大熱天的,蓋著棉褥子不怕把冰棒都捂化了?

口袋裡有錢的孩子早已拿出了錢,叫嚷起來。冰櫃打開了,一層白霧升騰而起,大家興奮的大喊大叫。冰棒,白色的,5分錢一塊:如果是綠豆湯做成的,頭上再粘著些小豆子,那就高級了,叫“小豆冰棒”,得8分錢一塊;最高級的是摻著奶粉的,外面包著一層薄薄的紙,畫著雪花的圖案,寫著“雪糕”兩個字,我們叫它“牛奶雪糕”。這要一毛五一塊。現在想來是算不上雪糕的,硬邦邦的,全然沒有現在“小布丁”酥軟的感覺。

生活百憶之《那些年冰棒的記憶》,70、80後的你,還有印象嗎?!

兒時的雪糕包裝紙,樸素環保

夥伴們拿著買來的冰棒,彷彿一下子酷暑遠離了。他們是不捨得咬的,只是放在嘴裡吸著、吮著,品著那絲絲甜味,感受著那份清爽。那些沒錢買冰棒的孩子,站得遠遠的,兩眼直勾勾的看著,拼命地嚥著口水。如果你把剛買的冰棒給他(她)咬上一口,夠他(她)感恩戴德好幾天的了。

大多時候我們都是沒錢買冰棒的,只好坐在一起嚥著口水,幻想著一下子回到了冬天,抓起家裡水缸中的冰塊,“咔、咔、咔”咬個不停,吃個夠。

生活百憶之《那些年冰棒的記憶》,70、80後的你,還有印象嗎?!

好吃嗎?最小的也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了吧!

現在夏天的冷飲琳琅滿目,奶油的、巧克力的、玉米的、夾心的……包裝也更顯得華麗。而一路走來的冰棒,也換上了新裝,同時就像一位榮華逝去的人一樣,被冠上了一個“老”字——老冰棒。

依然喜歡吃冰棒,吃老冰棒。每一次都把它連同那個明朗的歲月,裹挾著童年的歡樂一起嚥下去,心底頓覺一片清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