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生活百忆之《那些年冰棒的记忆》,70、80后的你,还有印象吗?!

那些年冰棒的记忆

文\\李杰

炎炎烈日下,在明晃晃的马路上赶着路。脚下是热的,头顶是热的,就连呼吸的空气也是热辣辣的。路边一把把太阳伞守护着一个个白色的冰柜。早已是汗流浃背、饥渴难耐了,瞅准一个,径直奔过去,火燎燎的一嗓子:“来块老冰棒。”酷暑中,既降温又解渴的东西莫过于此。我一直对它情有独钟。

生活百忆之《那些年冰棒的记忆》,70、80后的你,还有印象吗?!

有着儿时冰棒的印记

对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农村(我正上小学),我的记忆停留在两种声音上。一种是拨浪鼓的声音,另一种是卖冰棒的吆喝声。“买……冰…棒…lao……”声音洪亮而悠长,只那么几声,村子里的娃娃们很快的就聚拢来了,把卖冰棒的连同他的自行车围在中间。车子是“永久”或“凤凰”牌的,那个方方的,引入注目的冰柜就捆在后座上。

生活百忆之《那些年冰棒的记忆》,70、80后的你,还有印象吗?!

老旧的自行车,不老的是记忆

冰柜是木头做的,漆成了亮丽的白色。四面都有用毛笔蘸着红漆写的“冰棒”两个字。冰柜上方盖着一层厚厚的棉褥子。我当时一直很纳闷,大热天的,盖着棉褥子不怕把冰棒都捂化了?

口袋里有钱的孩子早已拿出了钱,叫嚷起来。冰柜打开了,一层白雾升腾而起,大家兴奋的大喊大叫。冰棒,白色的,5分钱一块:如果是绿豆汤做成的,头上再粘着些小豆子,那就高级了,叫“小豆冰棒”,得8分钱一块;最高级的是掺着奶粉的,外面包着一层薄薄的纸,画着雪花的图案,写着“雪糕”两个字,我们叫它“牛奶雪糕”。这要一毛五一块。现在想来是算不上雪糕的,硬邦邦的,全然没有现在“小布丁”酥软的感觉。

生活百忆之《那些年冰棒的记忆》,70、80后的你,还有印象吗?!

儿时的雪糕包装纸,朴素环保

伙伴们拿着买来的冰棒,仿佛一下子酷暑远离了。他们是不舍得咬的,只是放在嘴里吸着、吮着,品着那丝丝甜味,感受着那份清爽。那些没钱买冰棒的孩子,站得远远的,两眼直勾勾的看着,拼命地咽着口水。如果你把刚买的冰棒给他(她)咬上一口,够他(她)感恩戴德好几天的了。

大多时候我们都是没钱买冰棒的,只好坐在一起咽着口水,幻想着一下子回到了冬天,抓起家里水缸中的冰块,“咔、咔、咔”咬个不停,吃个够。

生活百忆之《那些年冰棒的记忆》,70、80后的你,还有印象吗?!

好吃吗?最小的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了吧!

现在夏天的冷饮琳琅满目,奶油的、巧克力的、玉米的、夹心的……包装也更显得华丽。而一路走来的冰棒,也换上了新装,同时就像一位荣华逝去的人一样,被冠上了一个“老”字——老冰棒。

依然喜欢吃冰棒,吃老冰棒。每一次都把它连同那个明朗的岁月,裹挟着童年的欢乐一起咽下去,心底顿觉一片清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