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麼看待黃山複名徽州?

宇哥帶你讀原著


多年來本人一直認為黃山市要恢復徽州市名稱,因為徽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早在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府治今歙縣。從此經歷宋元明清四代,徽州府管轄六縣:績溪縣,歙縣、黟縣、休寧縣、祁門縣、婺源縣。

省裡為了發展黃山的旅遊事業,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在1988年4月,徽州地區撤銷建制,地級黃山市正式成立,原屬於徽州地區的績溪縣被劃出,移交給宣城市管轄,近千年的徽州名稱消失30年了。
多年來,要求黃山複名徽州的呼聲從未間斷,2016年4月13日人民日報刊發的題為《地名是我們回家的路》一文引起強烈反響,其中文章提到:“地名的替換與取消,顯然需要慎之又慎,像‘徽州’這樣重要的歷史地名,不妨考慮恢復。畢竟,沒有‘徽’,哪來‘安徽’?”
“徽州”對於安徽意味著什麼?我認為“徽州”這兩個字所承載的,是一種獨特地域文化,是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融合。黃山是好,但它只是在徽州里面一座秀麗的山,是徽州的一部分,肯定涵蓋不了整個徽州的地域文化。在海外,別人知道黃山僅僅是一座山,而不知道其背後豐富的徽文化。我認為對文化的傳承和認同是對文化根脈的一種敬畏,而地名就是文化傳承和認同的標識。徽州秀美瑰麗的大好山河與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贏得“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的讚歎,而安徽省名,也離不開徽州。所以,不是黃山不好,而是徽州的魅力太大,以至於任何後來居上的名頭都顯得有點沽名釣譽了。
現在國家很重視地名文化和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恢復徽州地名”的各方面的呼聲應該引起重視。當然更改城市名稱,會給社會帶來一些麻煩,但如果從保護徽文化、傳承徽文化、弘揚徽文化的角度上來看,我認為黃山市恢復徽州市還是很有必要,而且勢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