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裸貸,跳樓!大學生貸款亂象暴露了什麼?

大學生網貸漸漸成為熱門,新聞頻頻播報,出現一系列“裸貸”“被逼跳樓”等現象,據《全國大學生信用認知調查報告》統計顯示,8.77%的大學生使用貸款獲取資金,其中小額信用貸款佔比5.33%、網絡貸款佔比3.44%。中國一共有2400多萬大學生,其中每100個大學生就有近9個在使用貸款,這已經不是個例了。

裸貸,跳樓!大學生貸款亂象暴露了什麼?

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已經屬於高等教育生了,經歷了殘酷的高考選拔,教育水平智商都在線,那麼為什麼還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呢?“校園貸”使這些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淪為受害者,無論在法律上還是常識上都顯得如此薄弱。事發後採訪一系列貸款當事人,發現他們貸款不是為了助學,而是買最新型的電子產品,請客吃飯,互相攀比,大牌化妝品衣服鞋子等。問到為何貸款會如此高,他們的回答通常就是不知道,金額不自覺的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他們對利息、違約、手續費、責任等概念不懂,導致貸款的時候毫無顧忌。

裸貸,跳樓!大學生貸款亂象暴露了什麼?

大學生對金融知識絲毫不知情,教育缺乏難辭其咎!在初高中的教材上,雖然會有經濟課,但大多數都是從國家宏觀經濟進行講解,實際操作和現實性理財基本為零。雖然學校的教育以專業知識為主無可厚非,但在21世紀的今天,生活常識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裸貸,跳樓!大學生貸款亂象暴露了什麼?

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大多數家庭對孩子的經濟理財教育知識基本為零,以壓歲錢為例,家長的做法通常就是“我先替你存起來,你長大後再還給你”。不少孩子都是在成年後才擁有自己的銀行卡,父母都不具備相關的經濟理財能力,更別說孩子。而有的家庭對孩子的消費是有求必應,孩子很難有經濟規劃,這就導致孩子自身不能擁有長遠的經濟眼光與合理的消費控制能力。

裸貸,跳樓!大學生貸款亂象暴露了什麼?

校園是純潔神聖的地方,面對“校園貸”我們無法去指責,只有加強自身的經濟常識抵抗誘惑,合理消費才是長遠之計,學校與家庭對這方面的監督管理也應該加強到位,讓“溫室裡的花朵”能夠茁壯成長。

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