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榴彈炮可以直射嗎?

假裝這是暱稱


相信玩過某大型在線網遊的觀眾大都經歷過這種情況:前線隊友團滅,空留後方几輛火炮任人宰割,此時,火炮是選擇坐以待斃?還是往水裡開,寧死也不給敵人人頭?亦或是蜷縮在角落,準備一發高爆榴彈留給有緣人呢?這就是所謂的“大炮上刺刀”。

眾所周知,火炮大多采用大仰角曲射的方式進行射擊,炮兵陣地也都部署在前線部隊的5公里以外,以保證安全,但凡事都有例外,誰也保不準炮兵陣地上會不會突然冒出一支奇兵騎到自己臉上打,這個時候,已經展開部署的火炮恐怕是來不及跑了,那就直瞄平射吧。

不同於傳統曲射那種範圍性覆蓋式攻擊,火炮直射是屬於那個沒有制導武器時代以及缺乏昂貴制導武器軍隊的精確打擊武器,對付固定工事一敲一個準。

可不要忽視火炮平射的威力,榴散彈可是專治步兵的剋星,而對於車輛,步兵戰車那薄皮裝甲,炸不穿也砸穿了,雖然高爆榴彈打不穿坦克護甲,但一發糊到臉上,外表那嬌貴又脆弱的觀瞄火控設備基本上都廢了,裡面的成員也會被震得失去戰鬥力,不過前提是可以打得中。

當然,並不是所有炮兵都具備這項技能,比如在海灣戰爭,當美軍衝進伊拉克軍隊炮兵陣地的時候,伊拉克士兵能做的只是一片潰逃,這和伊拉克士兵戰鬥意志不強自然存在直接關係,卻也說明即使是快節奏,立體化的現代戰爭同樣存在需要火炮上刺刀的情況。

但火炮上刺刀向來都是我軍的光榮傳統,也是每個合格炮兵都必須掌握的技能,我們都知道,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當中,解放軍那壓倒性的火炮優勢曾讓來犯之敵吃盡了苦頭,因而敵人也絞盡了腦汁試圖去摧毀我們的炮兵,越軍自知火炮拼不過我們,但卻有隱蔽優勢。

他們往往會帶著迫擊炮,無後坐力炮等輕型火炮摸進我們的炮兵陣地搞偷襲,雖然造不成太多破壞,但對於一般炮兵而言,遭到偷襲也很難有反擊能力,可是,我們的人民解放軍可不是一般軍隊,得益於平日裡認真開展地一專多能訓練。

就算炮手負傷,其它炮組成員也能立即接替它的崗位,繼續進行任務,所以,越軍很奇怪,本來想著用迫擊炮近距離去欺負中國炮兵,沒想到中國炮兵竟然能把強調遠距離攻擊的加農炮當直瞄炮使,真可謂撞到炮眼上了,時至今日,解放軍依舊重視炮兵直射訓練,即時是最先進的PLZ05自走炮也經常搞火炮直瞄。

事實上,不僅是中國,各個軍事大國均比較十分火炮直射戰術,印度軍隊在火炮招標時,明確要求火炮俯仰角必須具備負角度射界,在複雜山地當中,有些碉堡修得位置十分刁鑽,炮彈拋射根本打不進去,此時就要求火炮要直瞄射擊,這都是多年和巴鐵在實戰當中總結出的經驗。

從二戰到冷戰就一直在打巷戰的俄軍,其條令當中就提倡巷戰時以直射方式使用榴彈炮,在對付躲藏在大樓高層的敵人時,一發榴彈炮比什麼都管用,而俄軍裝備的自行火炮還具備一定的行進間射擊能力,甚至還研製過榴彈炮發射的破甲彈。

最早把炮兵玩得出神入化的還是拿破崙時期的法國軍隊,那時候的火炮一般都固定使用,但法軍別出心裁地將騎兵和炮兵結合到一起,發明了騎炮兵,具有比步兵更靈活的機動性,他們可以利用機動優勢出其不意地將火炮部署在距離敵人僅50米的地方,然後迅速發射數輪霰彈,不能不說這種激進的戰法是法軍無往不利的原因之一。

誠然,相對而言,火炮用到直射的機會自然不多,但用不用是一回事,會不會則是另外一回事,俗話說得好,技多不壓身,多掌握一門技能又有什麼壞處呢?


迷彩虎軍事


應該說,直瞄射擊是炮兵的看家本領,火炮就是沒有瞄準鏡,也可以打開炮閂,用炮管直接瞄準,這種辦法在解放軍炮兵部隊初創時期經常用到,還有個名字叫做大炮上刺刀。

現在的炮兵主要作戰方式間接瞄準射擊,其實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才成為了炮兵的主要主要作戰方式,在一戰以前,大部分野戰炮由於射程近,基本上都是採取直瞄射擊。到了一戰以後,間接瞄準射擊才成為了炮兵的主要作戰方式。不過無論是榴彈炮還是加農炮都是可以進行直瞄射擊的。

在二戰中,榴彈炮都有大量的直瞄射擊戰例,甚至蘇軍用122榴彈炮直射成為了擊毀老虎的一種主要手段,就是現代戰爭中榴彈炮直射也是重要的手段。

最後說一下,現在的榴彈炮其實應該叫做加榴炮,榴彈炮的身管長度和口徑的比一般在20到30之間,但是現在的榴彈炮尤其是新近研製的身徑比都在39倍以上,榴彈炮也就是一個由於主要採取高射角射擊,這種射擊方式主要是榴彈炮使用,所以叫做榴彈炮,就身管長度來說,現在的45倍,52倍口徑榴彈炮比原來的一些加農炮都長,德國在二戰時期中4號坦克後來換裝的坦克炮才是48倍口徑。


紅色手電筒


不可以的,榴彈炮之所以稱為榴彈炮就是因為它的彈道曲線。

例如

印度遂在戰後向英國維克斯公司訂購約100輛“阿伯特”(也有人譯為“修道院長”) 105mm自行榴彈炮。這種榴彈炮沿用英制FV432裝甲人員輸送車底盤,採用旋轉式全封閉炮塔,在當時具有較大的射程(17km)和較高的射速(12發/min)。美中不足的是,因為口徑太小,導致炮彈威力欠佳,這一缺陷在1971年孟加拉戰爭中暴露無遺。在作戰中,印軍沒有強攻下任何一座巴軍堅固設防的據點,許多印度官兵抱怨“阿伯特”自行榴彈炮給前線的火力支援不足,而摧毀力驚人的蘇制M46型130mm牽引榴彈炮往往拉不到前線,於是在戰後,印度阿瓦迪重型機械廠結合國產“勝利”中型坦克底盤與M46型榴彈炮發展另一種武器,裝備印軍約130輛,以解燃眉之急。

印度自行榴彈炮

1988年開始,印度陸軍開始為期10年的“陸軍戰術系統革新”計劃(英文縮寫為ATSR),包括以直接採購和在本國特許生產的方式獲得600輛155mm口徑的自行榴彈炮的項目,以裝備印度陸軍約20個炮兵團。隨後,瑞典、法國、南非、英國、斯洛伐克和俄羅斯的公司紛紛在印度試驗各自的火炮系統。按照印度官員的意圖,許多廠商以T-72主戰坦克底盤“嫁接”本國炮塔的方式競爭印軍自行榴彈炮項目。當時,斯洛伐克ZIS公司被外界認為是最佳選手,因為它與印度阿瓦迪重型機械廠有著長期合作關係,它研製的“祖扎娜” 155mm/45倍口徑自行榴彈炮完全依照北約標準設計,射程上具有優勢。此外, 1995年, ZIS公司還贏得向印軍提供55輛VT-72戰場搶救車的合同,這被觀察家們看做是其獲得自行榴彈炮生意的前兆。

印度自行榴彈炮


總說裝甲



圖片上我軍66式152㎜加榴炮正在進行“直瞄射擊”訓練。

“火炮進行直瞄射擊”是炮兵訓練的重要科目,並且戰場上也經常用火炮進行“直瞄射擊”打擊敵工事和坦克……等堅固目標!

“直瞄射擊”就是將火炮移動到敵人前沿,搖動“火炮俯仰機”將炮管搖平到0°~5°,使用“平射法”直接瞄準敵目標開炮,這樣的炮擊方式打擊精確、壓縮敵人隱蔽時間、射擊迅速,震撼力強!


我軍05式155㎜自行榴彈炮直瞄射擊。

榴彈炮“直接瞄準射擊”在城市戰當中效果也非常好,由於有高樓大廈的阻擋,間接瞄準視線嚴重受阻。這個時候需要各型榴彈炮移動到敵人佔據陣地的前沿,使用高爆榴彈逐一將敵火力點消滅,甚至摧毀整棟大樓,我軍在“平津戰役”期間,就將日製“九二式”步兵炮拆解,揹負到制高點重新組裝後,對天津守敵的火力點使用“直瞄射擊”一一點名!戰士們稱這種射擊方式為“大炮上刺刀”!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部隊要將手裡的裝備發貨到極致!絕不能死用所謂的教材、本本主義,只要是將手中裝備使用到“逆天”水平,發揮絕佳這本身就是教材!


皇家橡樹1972


首先榴彈炮射擊分為直瞄和間瞄,間瞄是看不見目標,通過計算距離等因素算出方向和高低的瞄準方式,也叫間接瞄準。

直瞄就是所說的直射,肉眼看得到的距離進行瞄準。因為火炮也帶有反坦克的能力,所以榴彈炮可以直接瞄準坦克直射。也可以用來對山坡和建築物進行瞄準射擊。而且不需要瞄準鏡對準,只需要搖動炮管直接開火就行


蘇明溪


““直瞄射擊”就是將火炮移動到敵人前沿,搖動“火炮俯仰機”將炮管搖平到0°~5°,使用“平射法”直接瞄準敵目標開炮”。這裡面的“將火炮移動到敵人前沿”包含著多少風險!

榴炮可以平射,但通常不輕易用作平射。因為榴炮平射就直面敵方,而榴炮自身防護力並不強,戰場生存率不高。說白了,榴炮平射,一個是在欺負人的時候,一個是在眼看被人欺負到家門口的時候。

用榴炮打坦克,打中了當然好,但是這時坦克也能打榴炮。而且,它的機動和防護能力都遠超過榴炮。

加榴炮用作平射的機會較多,因為它射程遠,可以在較遠距離上發射,戰場生存概率較榴炮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