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快遞行業應該如何發展?

夜丶未明


快遞行業用飛速發展這個詞不為過,就我韻達而言,每天的派件量比去年的派件量足足多了一半。

快遞公司以提速,壓時間,分發率,簽收率,投訴,等等。從中剋扣加盟商,快遞員的工資,派件費從來不漲,公司的嚴格規定,使得剛入職的新員工完全接受不了,老員工就很吃力。所以,快遞行業入職門檻低,但是,嚴格的公司制度,繁多的派件量使得新員工幹不下去,所以只有老員工頂著。老員工對自己的區域很熟悉,該怎麼派件,哪裡先派,哪裡斷後,誰家的快遞不取,誰把快遞櫃拉黑,投不進去,瞭如指掌。即使帶新員工,也是按照老路來去教,所以,循環,循環循環。

快遞行業,送貨上門,一直是個問題,一直討論的話題,也是一個一直解決不了的問題。那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根本解決不了。要想解決,也很簡單,所有代收點,快遞櫃,全部撤掉。這樣的話吧,國家會少一大筆稅收。

撤掉就解決了嗎?no。撤掉會沒有人幹快遞了,沒有人幹就沒有快遞了,沒有快遞就沒有送貨上門這一說了,所以,自己的東西,自己出去買,自己拎上樓,自己用的東西嘛,自己都不拿上去,誰拿呀?就這麼簡單。

都洗洗睡吧,解決不了的,反正不送貨上樓又不犯法,你投訴,你高興你去投訴好了。你開心就好,我罰兩百塊錢無所謂,你開心就好。因為,四通一達誰都不敢帶這個頭去送貨上門,大件除外。能放櫃子的放櫃子,放不進的打電話下來拿,不拿我送上去。大件的快遞,你們皮細嫩肉的拿不動,我們皮糙肉厚的拿上去也無妨。

再者,快遞費漲價?快遞費漲價,物價就會漲,但是快遞費漲價也不是說長就長的,四通一達,誰敢漲價?都精著呢,你漲我就搶你客戶,沒客戶你就得死。

解決不了的,這樣挺好,感覺看哪個快遞公司不順眼,就不用唄。何必糾結。好了,不囉嗦了,說出來你們沒幹過的也不懂。


m某位小哥哥


2017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6622.6億元,同比增長23.1%;業務總量累計完成9763.7億元,同比增長32%。12月份,全行業業務收入完成653.9億元,同比增長20.6%;業務總量完成1014.1億元,同比增長29.7%。2017年,郵政服務業務總量累計完成1696.1億元,同比增長28.4%;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累計完成236.2億件,同比增長1.4%;郵政寄遞服務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53.9億元,同比增長14.8%。12月份,郵政服務業務總量完成159.1億元,同比增長30.4%;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完成20.6億件,同比增長3%;郵政寄遞服務業務收入完成31億元,同比增長18.3%。

2017年,郵政函件業務累計完成31.5億件,同比下降13%;包裹業務累計完成2658萬件,同比下降4.9%;報紙業務累計完成177.1億份,同比下降1.6%;雜誌業務累計完成7.9億份,同比下降7%;匯兌業務累計完成3743.7萬筆,同比下降35.5%。2017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00.6億件,同比增長28%;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957.1億元,同比增長24.7%。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92.7億件,同比增長25%;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299.6億件,同比增長28.9%;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8.3億件,同比增長33.8%。12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42億件,同比增長23.7%;業務收入完成519.8億元,同比增長20.8%。

目前,我國人均每年快遞量達到30件,這個數字還在增長,隨著快遞業的飛速發展,偏遠地方,偏僻地方的快遞業也將發展起來,一些收不到快遞或者難寄收快遞的地方快遞也將會興盛起來,在需求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而在供給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就目前來看,快遞還是處於供不應求的階段。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快遞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8-2023年中國快遞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諮詢報告》


中研網


未來,快遞行業的發展趨勢將會呈現:(1)單筆價格下降;(2)行業集中度提升;(3)快遞服務多元化;(4)跨境業務日益增多。

快遞服務價格呈下降的趨勢

近年來由於中國電商的繁榮發展,快遞業務量迅速增加,從而進一步降低了快遞的運輸單價。根據國家郵政總局數據,2010年-2017年,我國快遞服務價格呈下降的趨勢。2017年,快遞服務價格為12.34元/件。(注:服務價格=業務收入/業務量,粗略估計每件快遞平均價格,下同)

行業集中度迅速提升

快遞服務價格下降,加速了快遞行業的兼併重組,使得行業集中度迅速提高。受行業特點影響,快遞行業容易形成較強的規模效應,進而形成寡頭壟斷格局。作為規模效應突出的快遞行業,公司市場份額上升,能夠強化規模效應,增強成本優勢,加大研發支出,進而提升服務性價比,由此形成良性循環。根據數據顯示,2016-2018年我國CR8集中度一直穩步上升,2017年底年為81.1%,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左右,2018年6月底為81.50%。

快遞服務多元化

快遞企業按照“打通上下游、拓展產業鏈、畫大同心圓、構建生態圈”的發展思路,積極拓展冷鏈、快運、即時配送、供應鏈解決方案和個性化定製服務,加快從寄遞服務提供商向綜合服務提供商轉型。從增長預期來看,冷鏈、快運、即時配送和供應鏈業務增長速度明顯快於快遞業整體增速,部分企業甚至實現業務翻番。

順豐發佈“順豐醫藥供應鏈‘方案+’”和“順豐醫院‘方案+’”解決方案拓展醫藥冷鏈快遞市場,中通、順豐、百世、圓通、韻達等在內的快遞公司相繼進入快運市場,順豐、韻達等通過優化同城網絡切入即時配送市場,順豐“Wow哇噢”、京東“7FRESH”為代表的“快遞+便利店”模式成為快遞生態佈局的一環,順豐聯合深圳飛馬、深圳怡亞通等8家供應鏈公司成立大數據公司拓展現代供應鏈。下半年,冷鏈、快運、即時配送、現代供應鏈等業務將保持高速增長勢頭,成為行業增長的亮點。

行業龍頭公司憑藉規模優勢,在服務產品多元化上更具競爭實力,如順豐控股與夏暉成立合資冷鏈物流公司,韻達同城即時配送平臺“雲遞配”在上海上線,圓通城市高頻配送服務體系開通等。在這類新業務模式的開展方面,具備較強實力的龍頭快遞公司更具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隨著龍頭企業多元化服務的進一步推進,這或將形成另一個良性循環。其結果就是,行業內,強者更強,弱者或退出競爭,或等待收購。

跨境郵件日益增多

2018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418961億元,同比增長6.8%。同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迅速提高。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促進了海購的激情,進一步增加了跨境快遞的業務收入。

2017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跨境網絡零售増長迅速。海關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海關驗放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為902.4億元,同比增長80.6%,其中出ロ為36.5億元,進口為565.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41.3%和120%。近三年中國海關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年均增長率在50%以上。

跨境電子商務市場快速增長,帶動跨境小件物流服務迅猛發展。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7年國際/港澳臺業務量完成8.3億件,同比增長33%。2018年上半年國際快遞5.2億件,較上年同比增長43%,同時,隨著我國跨境電商服務需求的多元化發展,國內以及國際快遞公司也在積極拓展跨境物流快遞業務。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快遞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