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誰將擔當全球會展業的中堅力量?誰將是粵港澳的會展C位?

■中國會展業現狀簡析,未來將成全球會展業的中堅力量

如今中國經濟已是新常態,國內外貿易持續穩定增長,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在國內外經貿形勢和市場格局變化背景下,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契機,中國會展業加快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不斷拓展國際貿易市場新空間。

中國會展業作為促進交流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是構建現代市場和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平臺,是城市間、行業之間相互發展的重要紐帶。根據2017年中國展覽經濟最新報告,中國會展業目前呈現的特徵如下:

一、國內展覽總量穩步提升,辦展規模不斷擴大

2017年中國展覽業數量穩步提高、規模快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國內共舉辦4022個展覽會。其中,採集到面積的經貿類展覽會3663個,展覽會面積約為12379萬平米。

2017年我國會展業逐步向規模經濟轉變,規模以上城市平均規模不斷增加。5萬平米以上中大型規模展覽會佔比近半,其中5萬-10萬平米展覽會總面積約為2718萬平米,佔比為22%;10萬平米以上展覽面積約為3087萬㎡,佔比為25%。2017年規模以上展覽城市共36個,共舉辦經貿展覽會3264個,展覽會總面積約為11393萬平米,展覽會平均面積約為3.4萬平米。

誰將擔當全球會展業的中堅力量?誰將是粵港澳的會展C位?

2017年全國展覽會不同規模數量情況(單位:萬平米)

二、會展專業化水平大幅提升,品牌展建設紮實推進

隨著全球展覽業專業化發展,我國會展業專業化水平大幅提升,無論綜合性會展還是專業性會展,展覽題材、組織運營、觀眾等方面的專業化程度都在不斷提高,行業集中度不斷增強,展覽會正在向專業化發展。

會展業市場越來越注重品牌發展、模式創新、市場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和社會效益持續向好。2017年我國出國舉辦的展覽會中,機械類、紡織服裝皮革製品類、交通運輸物流類等專業性展會數量佔所有展會數量的77.9%。

誰將擔當全球會展業的中堅力量?誰將是粵港澳的會展C位?

2017年展覽會行業分佈情況

三、場館建設持續增勢,租館率提升

根據數據,國內會佔市場的持續升溫,也帶動展覽場館建設掀起一波熱潮,也新建場館的健康運行也推動展覽市場的蓬勃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2017年中國展覽館的數量與面積均保持增勢。據統計,2017年國內展覽館數量達到153個;室內可租用總面積約935萬平米。

2017年全國展覽館市場租館率提升明顯。據統計,我國共有100家展館租館率提高,佔比達65%;有7個展館租館率在50%以上,同比增加5個,約佔展館總數量的5%。

誰將擔當全球會展業的中堅力量?誰將是粵港澳的會展C位?

四、展望:中國將成長為全球會展業的中堅力量

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會展業也在不斷向上。繼往開來,展望中國會展業,中國經濟將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經濟結構加快調整,與世界各國經濟貿易進一步加強,這將是我國會展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併為之注入更強的增長動力。而且,在國內區域發展下,國內會展業也將逐漸形成以北上廣深以及所在的都市圈為主、二三線內陸城市共同發展的展會格局。

而且在“一帶一路”的發展帶動下,未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區域將成為我國對外辦展的重要地區,也成為我國會展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機遇,更有力地促進國內城市、國內外的合作交流。隨著會展業對經濟增長、城市經濟的強勁拉動,我國將成長為全球會展業的中堅力量。

誰將擔當全球會展業的中堅力量?誰將是粵港澳的會展C位?

■中國四大一線城市會展業簡析

在中國會展業發展大勢下,值得大家關注的自然是國內四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以及香港的會展發展情況。

一、辦展數量四強城市:上北廣深

2017年國內辦展數量前四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

上海辦展659個/年,廣州辦展314個/年,北京373個/年,深圳147個/年。

廣東省每年辦展534個,其中86%是在廣州和深圳舉辦,是珠三角地區重要城市,具有區位展覽優勢。

誰將擔當全球會展業的中堅力量?誰將是粵港澳的會展C位?

二、展覽總面積強城:上廣北深

《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以2568萬平方米的展覽總面積蟬聯全國第一;

廣州全年展覽總面積為1487萬平方米,位列全國第二;

北京全年展覽總面積為990萬平方米,位列全國第四;

深圳全年展覽總面積為534萬平米,位列全國第五。

三、場館面積:上海、廣州,未來看深圳

一座城市的全年展覽總面積與該城市的展館質量有關,而展館質量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展館的室內展覽面積。

與全年展覽總面積相對應的是,上海、廣州均有兩座會展場館的室內展覽面積位列全國前十,如今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會展場館室內展覽面積將移師深圳。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以40萬平方米的室內展覽面積佔據全國十大室內展覽面積展館榜首;廣州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位列全國第二,室內展覽面積為33.8萬平方米。

正在建設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室內展廳面積規劃為50萬平方米,整體建成後是中國國內最大會展中心,而且將超過當前第一大會展德國漢諾威會展中心,成為全球第一大會展中心。

四、租館率概括,會展經濟效益強

“租館率”常用於概括描述展覽館的經營概況。租館率=(Σ展覽會面積*實際租用天數)/(展覽館室內可租用面積*365天)。

根據報告,2017年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租館率最高,達62.57%;

國家會議中心位居其次,達到59.50%;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租館率約54.27,排名第三;

廣州保利世貿展覽館租館率約53.94%,位居第四;

深圳會展中心的租館率超過50%,位列第五。

從上述來看,上海、廣州、北京、深圳的展館租館率相當高,這也意味著一線城市的展覽場館使用頻率極高,城市會展經濟效益較強。

五、香港會展瓶頸期,供應壓力轉移內地

根據香港會議展覽業協會HKECIA公佈的最新報告。香港地區會展經濟持續增長,繼續當之無愧為“亞洲貿易展會之都”的地位,同時也是世界五大會展中心之一。

數據顯示,2017年香港共舉辦了135場展覽,總展覽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從經濟角度來看,全年的總展位收入增長了近12%,達38億港元;參展企業數量和觀眾,分別同比增長5.2%和11.8%。

香港現有50多個會展場地,其中三大展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亞洲國際博覽館、國際展貿中心)可展覽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然而隨著會展經濟規模進一步擴大,尤其是每年展會旺季,香港展覽面積供應還是非常緊張,不少展覽甚至難以拿到排期。

在此情況下,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加上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發展,受限於香港展覽的壓力及展覽需求,越來越多單位傾向於把辦展目光投放於與香港一灣之隔的深圳、廣州等珠三角展會強城。

■深圳會展業四大階段,即將迎來4.0時代

深圳是中國最年輕的一線城市,較之北上廣的會展業發展,深圳起步最晚,卻勢頭極迅猛,歷經了從無到有,從1.0-2.0-3.0時代,如今即將迎來會展4.0時代。

1、深圳會展業1.0時代

1988年深圳舉辦的首屆“荔枝節”,標誌著深圳會展業開始起步,1989年6月2日,深圳第一個大型綜合性展覽中心——深圳國際展覽中心落成,宣告深圳結束了沒有大型展覽場館的歷史,開啟了深圳會展業發展的大幕,深圳會展業在全國率先走上市場化發展道路。

2、深圳會展業2.0時代

1999年首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的成功舉辦,深圳市政府斥資3億元在福田中心區投資建設“高交會館”及其落成,從此深圳迎來了會展業發展的春天,此後每年展會超過60場,年均增長率超過30%。在“高交會”的帶動下,深圳會展業快速發展,展會數量及規模逐年遞增,“高交會館”的使用率開始趨於飽和。

3、深圳會展業3.0時代

2004年,深圳會展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深圳會展業從此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這也是深圳會展業的3.0時代。深圳會展中心啟用後,深圳市舉辦展會數量、規模迅速擴大,品牌展會的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如今深圳辦展數量每年超過147個,總展覽面積534萬平米,展會平均面積3.6萬平米,位居全國前四。

如今會展業已是深圳城市的高端服務業,並逐步成為深圳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產業之一,已有超過10個展覽會領先全國乃至世界也是排列前位。數據顯示,當前深圳會展企業超過1000多家,而且民營企業超過95%,與之相關的上下游相關企業超過3000家,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

加上深圳的城市活力、營商環境極優,高新技術領銜全國,傳統產業珠寶、時裝、中標、內衣等技術和規模佔據壟斷地位,展覽需求極強,而且專業化要求、規格要求不斷提高,並逐步向世界水平看齊。

4、深圳會展業將迎來4.0時代

數據顯示,近年來深圳展覽會甚至達到平均3天一場,密集且高速運轉的展覽需求,使得現有會展場館擁擠不堪。

基於此,2015年11月9日,深圳市政府宣佈:深圳將啟動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項目,擬投資超800億資金,規劃建設50萬平方米的會展綜合體,2018年一期或將正式投入使用。

如今,以深圳速度、深圳質量、深圳標準進行“一流的設計、一流的建設、一流的運營”建設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已是關係深圳未來發展百年大計的重大項目。在兩大央企招商蛇口和華僑城的強強打造下,聯合全球最大的場館運營管理機構SMG公司,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創新性地採用“建設、運營加綜合開發(BO+D)”一體化運作模式,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會展業帶來新氣象。

■深圳的全球會客廳,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C位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呼之欲出,大灣區會展業將迎來發展契機。經濟總量、產業總量提升會推動會展業的發展,廣州、香港和深圳一如既往地起著引領作用,同時帶動大灣區其他城市以及會展以外的產業發展。

會展業是深圳建設國家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戰略選擇,也是發展大灣區經濟的重要支撐。隨著全球經濟格局調整和會展業發展重心向亞洲轉移,包括深圳在內的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全球會展業發展的重要區域。

即將投入運營的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所在的會展新城作為深圳城市未來再出發的始發地,是深圳全面超越滬京廣,佔領中國會展經濟至高點的核心支點,是奠定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貿易會展業中超級地位的基石,是推動中國會展業邁向世界強國的風向標,是世界各國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有機銜接的重要經貿紐帶,是世界經濟貿易在深度全球化時代下的全新戰略平臺。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總建築面積約158萬㎡將作為綜合商業配套,集會展展示、產業總部、商業中心、國際酒店、精品公寓、生態公園等多功能於一體。作為國際會展活力都會目的地和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新引擎,這裡將帶動城市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全面提升深圳乃至華南的城市形象與知名度。

隨著中國展覽業由粗放式增長進入資本運營時代,溢出效應與價值增值成為趨勢,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也將帶領深圳乃至粵港澳大灣區會展業進入新紀元。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不止是深圳的全球會客廳,也將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C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