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3.5萬畝黑土灘變綠草地,是什麼讓青海祁連山區生態良性發展?

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海省祁連山區,由於草地退化曾形成大量黑土灘。近三年來,青海省在這裡實施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通過一系列恢復技術的應用,將35000畝黑土灘變成綠草原,有效提高了退化草地的生產功能,初步構建了生態生活生產良性發展的模式。

3.5萬畝黑土灘變綠草地,是什麼讓青海祁連山區生態良性發展?

正是牧草返青時節,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的研究團隊已經在海北州祁連縣忙碌多日。在默勒鎮瓦日尕村,副研究員李世雄指著一片長滿了半尺高牧草的草地說,幾年前這裡還是黑土灘,土壤板結化嚴重,甚至出現荒漠化趨勢。而現在這裡的草地退化得到根本治理,年產牧草完全可以滿足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生產需要。

3.5萬畝黑土灘變綠草地,是什麼讓青海祁連山區生態良性發展?

這一成效得益於“祁連山天然草地生態系統修復與保護技術集成示範”項目的實施。在前期項目篩選出6種適宜高寒草甸種植的優良牧草並提出退化草地補播、黑土灘治理、鼠害防治等一系列方法的基礎上,2014年起,課題組專家首次在祁連山區的黑土灘建立飼草料基地,並利用其草產品在天然草地返青期對放牧家畜進行補飼,減輕牧草生長“臨界期”放牧壓力。

3.5萬畝黑土灘變綠草地,是什麼讓青海祁連山區生態良性發展?

“以往面對草地退化,首先考慮禁牧,但長期下去勢必影響牧民生產生活,課題組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協作,組織牧民參與培訓,讓他們深入掌握退化草地治理過程中遇到的各項技術,邊治理邊生產,有效實現了草地恢復和畜牧業合理生產的良性互動。”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研究員馬玉壽說。

3.5萬畝黑土灘變綠草地,是什麼讓青海祁連山區生態良性發展?

據瞭解,三年來青海祁連山區恢復黑土灘示範面積共35000畝,退化草地恢復示範地植被蓋度達82%~89%,建成的多年生、一年生人工草地畝產鮮草分別達到850公斤和1800公斤,相關成果正在推廣應用,為高寒牧區草地治理提供一條見實效的長遠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